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10篇
  免费   4724篇
  国内免费   2912篇
电工技术   3582篇
综合类   3889篇
化学工业   2852篇
金属工艺   1831篇
机械仪表   2503篇
建筑科学   1687篇
矿业工程   1512篇
能源动力   1031篇
轻工业   1245篇
水利工程   855篇
石油天然气   999篇
武器工业   634篇
无线电   64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15篇
冶金工业   733篇
原子能技术   301篇
自动化技术   9601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566篇
  2022年   969篇
  2021年   1109篇
  2020年   1246篇
  2019年   1132篇
  2018年   1087篇
  2017年   1451篇
  2016年   1569篇
  2015年   1628篇
  2014年   2306篇
  2013年   2604篇
  2012年   2583篇
  2011年   2912篇
  2010年   2215篇
  2009年   2191篇
  2008年   2111篇
  2007年   2539篇
  2006年   2028篇
  2005年   1751篇
  2004年   1403篇
  2003年   1196篇
  2002年   1004篇
  2001年   823篇
  2000年   693篇
  1999年   639篇
  1998年   463篇
  1997年   483篇
  1996年   374篇
  1995年   339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7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多点模型的3D人脸姿态估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进传统的活动形状模型法,准确地提取人脸特征点后,针对人脸形状特性,使用人脸的多个特征点作为人脸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优化求解,精确估计3D人脸空间姿态。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姿态解,而且与同类方法比较具有良好的姿态估计精确度。  相似文献   
992.
H.264在运动估计中引入了多种不同的编码模式,使得模式选择过程异常复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编码模式参考集,并给出了一种基于区域预测的编码模式参考集选择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候选参考模式的数目,简化模式选择过程。并根据所选模式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模式选择的自适应搜索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算法在重建图像质量没有明显下降的前提下,编码速度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3.
基于一种改进NMF算法的人脸年龄估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人脸图像的年龄自动估计是人脸识别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对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NMF算法来实现人脸年龄估计,该算法首先对NMF分解的基图像进行判别分析,保留最具判别力的基图像来构造子空间,然后将整体训练集图像向得到的子空间进行投影,并用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提取包含在大多数人脸图像上的年龄信息来进行年龄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获得了较好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94.
波达方向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雷达、通信、声纳、地震勘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已成为阵列无源探测和智能天线中的关键技术.针对二维信号,本文研究一种基于V型阵二维波达方向估计的新算法.该算法根据阵列结构的特点形成多个需要的相关矩阵,构造一个特殊大矩阵并经特征分解获得信号子空间的估计,最后利用2D-ESPRIT方法实现二维角度估计,可以解决β角兼并信号的波达方向估计问题,无需谱峰搜索且信号参数自动配对.最后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眼睛特征的提取在表情分析、人脸合成和人脸识别等应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广泛使用的眼睛特征提取算法是基于模板匹配的算法和基于特征点的算法.然而基于模板匹配的算法通常需要进行多个参数的选择,而且匹配过程非常耗时;特征点的算法则存在准确度较低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信息提取虹膜中心、虹膜外轮廓和眼睛角点等眼睛特征的算法,算法用改进霍夫变换提取虹膜中心和外轮廓.在获得虹膜中心点后,参照中心位置选择眼睛角点候选区域并对其梯度进行分析.依据角点附近梯度分布与其它区域梯度分布不同的性质定位角点.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有效的提取眼睛特征,在测试数据上得到了比其它算法更高的准确率和更快的速度.  相似文献   
996.
改进周期图法功率谱估计中的窗函数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期图法是功率谱估计的一种基本方法,但该方法不满足一致性估计条件,谱估计的分辨力和方差都很难满足实际应用需要.因此采用其改进方法(即Welch法)估计信号功率谱,并结合该方法对四种典型窗函数的谱估计性能进行了具体的仿真,就其中的频率分辨率、采样信号的数据长度与窗函数的特性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重点分析了窗函数对谱估计的影响,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得出了不同数据类型与估计方式下的功率谱标准方差的均值.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窗函数的评价指标,指出了选取合适的窗函数应注意的一般原则,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网络蠕虫对信息安全构成了威胁,检测和防范蠕虫成为网络安全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网络蠕虫感染率的估法模型,然后根据权函数和残差区间给出了抗差等价权矩阵,分析了误差影响及验后精度估计,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抗粗差能力,可靠靠且收敛速度快。  相似文献   
998.
A theorem which helps to determine the boundary of the image of an interval inR n under a differentiable mapping,F:R n C, is expounded. Examples illustr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em are given.  相似文献   
999.
We study aG/G/1 queueing system with a bursty arrival process. Based on a general model for such a bursty process, we derive infinitesimal perturbation analysis (IPA) derivative estimators of the mean system time with respect to various parameters of interest. The cases of both complete and partial state information are considered. To ensure unbiasedness and strong consistency of the estimators, different sample path representations are developed such that sample functions are continuous with respect to the particular parameter of interest. Some of these representations are applicable to a wider class of gradient estimation problems where sample path discontinuities aris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cluded to compare the convergence rates and variance properties of the different IPA estimator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000.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re dimensions based on physical ad-desorption analyses is central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ore network structure. Several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are commonly employed in the analysis of physical adsorption and/or desorption to deduce the dimensions of the porous network. These approaches assume either theoretical (e.g., BET, the Halsey equation as interpreted by Pierce et al., or the more recent analyses of microporosity) or standard isotherms as model(s) for the sequential calculations required in estimating the pore network dimensions. Subsequent representation of the pore dimens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distributions in dimension and other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such as catalytic activity, adsorptivity or transport); thus, depend explicitly on the model employed in the analyses. Each instrument currently availab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porous solid structure by sorption employs the same specific model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lume ad-desorbed and the dimensions of the porous network that is being characteriz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rous dimensions based on the sequential calculations required in the analyses. A new approach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a modification to current practices reflecting Halsey's original theory for the thickness of the adsorbed layer (as a function of P/P 0). Further,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incremental changes in the exposed surface area are discussed as they relate to pore network structure.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infer the differences in pore shape. Sorption data are analyzed by these new approaches, and these analyses will be compared with those approaches currently employed. Analyses based on these modified approaches provide a dramatically more consist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rption data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re network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