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2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电工技术   22篇
综合类   127篇
化学工业   188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209篇
矿业工程   75篇
能源动力   50篇
轻工业   80篇
水利工程   644篇
石油天然气   176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21.
随着农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家用空调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同时对住宅的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平顶山市西南郊的平西湖周边社区区域建筑、气候条件以及平西湖水资源状况分析,并结合江、浙农村部分区域(城乡一体化)水系统空调的使用情况,介绍一种适合湖畔住宅区居民使用、经济上可承受的一种利用湖水作为空调冷源的湖水水源空调系统。以期在人工湖周边地区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922.
盐湖卤水提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锂及锂盐在能源和新材料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 21世纪锂盐的生产主要来自盐湖卤水。介绍了世界锂资源的概况、市场前景以及目前盐湖卤水的主要提锂方法和工艺技术,重点介绍了沉淀法、萃取法和离子筛法及其工业化情况。并对中国盐湖锂资源的开发情况及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国盐湖卤水锂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3.
三峡水库运用后长江倒灌鄱阳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与鄱阳湖的关系变化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江水倒灌是长江与鄱阳湖关系的主要特征,其变化特性和发生条件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利用长江干流九江、八里江和大通站及鄱阳湖星子、都昌、康山、湖口站的实测资料,从江湖水位、流量关系及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三峡水库2003年建成运行后长江干流与鄱阳湖关系的变化。基于能量平衡的基本原理,研究了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内在机理,提出江水倒灌条件的理论公式。结果表明:1)鄱阳湖具有洪水湖相、枯水河相的特性。都昌站水位在15 m以上时,湖区由河相向湖相过渡;康山站水位在17 m以上时,湖区呈现湖泊特性。2)江水倒灌主要发生在汛期7-9月,7、8、9月分别占倒灌总天数的41.6 %、24.8 %、28.8 %。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后,水库汛期拦蓄洪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倒灌强度。3)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长江出现大的洪水过程且鄱阳湖5河总入流消退或过程平稳是倒灌形成的必要条件,而倒灌流量的大小和持续天数主要取决于长江洪水的持续时间和洪峰量级。提出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深入认识江湖关系及影响机理提供参考,也可为鄱阳湖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4.
根据一里坪盐湖夏季卤水主要化学组成和湖区气候特点,以Na+,K+,Mg2+//Cl-,SO42-—H2O五元体系25 ℃介稳相图为参考,进行了一里坪盐湖夏季卤水25 ℃等温蒸发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夏季盐湖卤水25 ℃等温蒸发析盐过程依次为石盐段、钾混盐段、光卤石段和水氯镁石段;锂和硼等在液相富集;结晶路线与Na+,K+,Mg2+//Cl-,SO42-—H2O五元体系25 ℃介稳相图的规律基本吻合,实验结果可以为盐田工艺节点控制提供依据。比较了南美阿塔卡玛盐湖与一里坪盐湖的盐田工艺,分析了两种卤水组分的差异,阿塔卡玛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一里坪盐湖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25.
以ISLEC软件模拟计算了新疆玛纳斯湖晶间卤水20 ℃自然蒸发的结晶路线,以模拟计算的结果指导在室内进行了自然蒸发实验,得出了与模拟计算一致的玛纳斯湖自然蒸发结晶路线。并研究了蒸发过程中硼、锂等微量元素的富集和分布规律。玛纳斯湖水室内自然蒸发时的结晶路线:①CaSO4·2H2O+NaCl;②CaSO4·2H2O+NaCl+MgSO4·6H2O;③NaCl+MgSO4·6H2O+KCl(少量)+KCl·MgCl2·6H2O;④NaCl+MgSO4·6H2O+KCl·MgCl2·6H2O+MgCl2·6H2O。ISLEC计算得到的光卤石矿中KCl的品位为14.24%,实验得到的光卤石矿中KCl的品位为10.59%。同时,蒸发过程中硼、锂未以固相形式析出,一直富集于卤水中,至蒸发结束约富集16倍,w(B2O3)约为1%,Li+约100 mg/L。依据自然蒸发结果,给出了湖水开发利用的建议,即先经过冬季冻硝脱硫再进行盐田晒卤以获取高品质的光卤石矿。  相似文献   
926.
王毅  王智微  何新 《中国电力》2021,54(3):61-67,176
在电站智能化建设过程中,为解决现有系统的数据孤岛、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设计了数据中台产品。基于全域数据采集、数据湖底座建设、数据萃取与分析、数据服务化交付、数据可视化关键技术,建立了智能电站数据中台,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共享和服务能力,有效提升电站精益化运行管理水平。最后介绍了智能电站数据中台的典型应用场景,对发电企业建设和应用数据中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7.
This paper is part of a series of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temperature thermodynamically consistent model for salt lake brine systems.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thermodynamic framework proposed in our previous study, the thermodynamic and phase equilibria properties of the sulfate binary systems (i.e., Li2SO4 + H2O, Na2SO4 + H2O, K2SO4 + H2O, MgSO4 + H2O and CaSO4 + H2O) were simulated using the Pitzer-Simonson-Clegg (PSC) model. Various type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i.e., water activity, osmotic coefficient, mean ionic activity coefficient, enthalpy of dilution and solution, relative apparent molar enthalpy, heat capacity of aqueous phase and solid phases) were collected and fitted to the model equations.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se systems can be well reproduced or predicted using the obtained model parameters. Comparisons with the experimental or model values in literature indicate that the model parameters determined in this study can describe all of the thermodynamic and phase equilibria properties of these binary sulfate systems from infinite dilution to saturation and freezing point temperature to approx. 500 K.  相似文献   
928.
To elucidate the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ssolved oxygen (DO) decline near bottom in shallow polymictic eutrophic lakes, we conducte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onthly measurements for 12 years at 14 stations and hourly observation for 8 years at two stations in Lakes Kasumigaura and Kitaur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O decline (hereafter, <2 mg/L) was negligible at stations with a depth of <5 m. Thus, we consider this depth to be critical depth for studying DO decline conditions in these lakes. The collected data revealed that DO decline events lasting more than 2 days occurred a few times a year. During these events, wind blew weakly (usually, <2 m/s), and diurnal stratification was formed by solar radiation. The averaged DO declining rate leading up to these events was 4.3 (±2.7) mg L?1 d?1, suggesting that within a few days, DO can fall into a declined state.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DO declined events in the respective summe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proportion of weak wind hours (<2 m/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wind velocity and DO change rate (1 hr difference in DO) supported the importance of wind on DO changes in polymictic lakes. The influence of mean air temperature on DO decline events was in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929.
利用2006-2016年内的5期landsat遥感数据影像来初步研究博斯腾湖湖岸线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变化特征以及博斯腾湖湖岸线的变化趋势。通过运用水体指数找出博斯腾湖的水体,提取这5期遥感数据中博斯腾湖的面积和周长,进而计算岸线发育系数、形状复杂程度和圆形度来表征岸线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湖岸线呈阶段性的变化趋势,2006-2013年间博斯腾湖湖岸线的面积从990. 78 km~2减少到902. 25 km~2,2013-2016年期间博斯腾湖湖岸线面积从902. 25 km~2增加到963. 48 km~2。博斯腾湖湖岸线的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博斯腾湖湖岸线的周长也呈现阶段性变化,从2006年的325. 32 km减小到2013年269. 33 km,而2013-2016年为增加趋势,从2013年269. 33 km增加到2016年的331. 93 km。在空间上博斯腾湖的西北角的湿地在2006-2011年向东南变化剧烈,2011-2016年表现稳定,在博斯腾湖的南岸和东南角也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岸线2006-2013年呈现向北部缩小的特征,2013-2016年则向南变化,且变化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930.
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基于3期(2013、2015和2016年)鄱阳湖湿地植被物理参数数据和RADARSAT-2极化SAR影像数据,分别建立植被生物量、极化分解分量与鄱阳湖植被物理参数的关系模型,并分析不同植被物理参数对生物量积累的贡献和对极化分解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被生长旺盛初期阶段到旺盛稳定阶段,对植被生物量积累贡献较大的主要是植株参数和下垫面参数,对极化分解分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下垫面参数和茎秆参数,并根据各阶段较大关联度数据合理地分析和确定了野外采样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