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79篇
  免费   2607篇
  国内免费   908篇
电工技术   3745篇
综合类   2602篇
化学工业   3773篇
金属工艺   1832篇
机械仪表   4600篇
建筑科学   5657篇
矿业工程   1667篇
能源动力   3155篇
轻工业   1429篇
水利工程   714篇
石油天然气   1585篇
武器工业   602篇
无线电   14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72篇
冶金工业   1649篇
原子能技术   295篇
自动化技术   1306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748篇
  2021年   1006篇
  2020年   1002篇
  2019年   693篇
  2018年   616篇
  2017年   857篇
  2016年   976篇
  2015年   1093篇
  2014年   2432篇
  2013年   2018篇
  2012年   2786篇
  2011年   2882篇
  2010年   2088篇
  2009年   2092篇
  2008年   1754篇
  2007年   2510篇
  2006年   2347篇
  2005年   2042篇
  2004年   1721篇
  2003年   1561篇
  2002年   1379篇
  2001年   1058篇
  2000年   885篇
  1999年   627篇
  1998年   455篇
  1997年   372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194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介绍了一种用于液压支架大流量、快速移架系统中的POCV——200/31.5型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分析了该阀的性能,并指出了其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王政民 《工业炉》2003,25(2):19-25
推导了热效率变化百分率和单产标准煤耗变化百分率的计算公式 ,通过计算说明了连续生产型炉窑依靠高效余热回收而实施高烟温生产操作 ,实际上是增加而不是减少燃料消耗 ,据此 ,指出“三高一低”理论的不完全正确和HTAC技术在此类炉窑上的不可用性。论述了连续生产型炉窑低烟温的合理性 ,并提出基于低烟温的“双高低”理论和“烟混型高温低氧燃烧法” ,促使连续生产型炉窑向高效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3.
液化天然气供气站的工艺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创明 《天然气工业》2006,26(1):116-119
〗LNG供气站的设计核心是工艺设计,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正确处理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关系,综合权衡设置费与运营费的比例,力求项目全寿命费用最低;大多数城市LNG供气站均利用空气气化LNG,单罐容积为100 m3的真空压力式储罐广泛用于储存量为1200 m3以下的LNG供气站;为正确设置储罐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和排放压力,必须根据储罐的最高工作压力按照规范正确确定储罐的设计压力;储罐上2套独立的液位计和高、低限报警自动切断装置可确保储罐安全运行;空温式气化器的气化能力按用气城市高峰小时计算流量的1.3~1.5倍确定,为便于自然化霜应设置2套空温式气化器切换使用;空温式气化器出口串接水浴式加热器可提高冬季或雨天出口天然气温度,保护碳钢管道并降低供销差;LNG储罐区应设置围堰,消防用水量为喷淋与水枪用水量之和。最后建议,必须尽快颁布国家LNG设计规范,以提高我国的LNG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44.
介绍新型节流装置——线性浮阀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大型冷水机组中的应用以及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在设计具有较高能效比的中大型冷水机组中,在节流机构选择应用上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45.
我国风机盘管技术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风机盘管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在结构形式、强化传热、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降低噪音和提高自动控制水平等方面的技术进展情况,分析了目前风机盘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富氧燃烧技术对梭式窑烧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氧浓度从21%-30%的逐渐增加,CO总浓度和NO总浓度都先明显下降,后缓慢上升;节能效果在初始段较为明显,而后效果不明显;而实际烟气量与氧浓度成反比,与过剩空气系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47.
Residual stress as measured quantity in quality assurance The x‐ray method is used in the Volkswagen Automotive Group at different world‐wide locations as a standard procedure to determine residual stress. As an important measured quantity in the quality assurance residual stresses are specified in drawing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e.g. gears, coil springs). Measurements are carried out during quality assurance, production, damage analyse, technical development department and design control of components from suppliers. An optimum efficiency can be achieved, if it exists a unique correlation between residual stress values and loading capacity of components, and if the processes to introduce residual stress can be optimized using residual stress measurements during th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48.
风管摩擦阻力的直接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小勇  李惠敏 《暖通空调》2004,34(12):76-77,80
提出用高精度的反映密度、黏度和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和Colebrook公式计算风管摩擦阻力系数的方法。分析和算例表明,用该方法计算,计算结果比采用常用工程设计方法更为准确,为应用计算机进行风道设计提供了直接、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A model is presented for drying of a single porous particle with superheated steam and humid air. Experimental data for spherical porous ceramic particl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were used for the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An inversion temperature at which the evaporation rates within superheated steam and humid air are equal was predicted. The effect of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article (permeability 10-14 - 10-17 m2, diameter 3 × 10-3 - 10 × 10-3 m) and operating variables (gas mass flux 0.26 - 0.78 kg m-2 s-1, drying agent temperature 120-200°C) is tested. The inversion temperature is shown to be affected by the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orous particle and of the drying agent.  相似文献   
50.
青藏铁路西格二线混凝土冻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期的要求,青藏铁路西格增建二线必须进行冬期施工。根据工程状况,分析了混凝土受冻的破坏机理,针对施工环境及对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要求,进行了大量冻融试验分析,对引气剂、水胶比、砂率、粉煤灰掺量等原材料与混凝土含气量的关系及其混凝土搅拌温度与静停时间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技术论证,确保了该线冬期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