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93篇
  免费   4095篇
  国内免费   2624篇
电工技术   189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096篇
化学工业   5022篇
金属工艺   1483篇
机械仪表   1401篇
建筑科学   1170篇
矿业工程   1013篇
能源动力   884篇
轻工业   1498篇
水利工程   782篇
石油天然气   2453篇
武器工业   368篇
无线电   18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10篇
冶金工业   818篇
原子能技术   570篇
自动化技术   4788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87篇
  2022年   887篇
  2021年   1117篇
  2020年   1180篇
  2019年   1074篇
  2018年   1001篇
  2017年   1189篇
  2016年   1334篇
  2015年   1365篇
  2014年   1693篇
  2013年   1999篇
  2012年   2043篇
  2011年   2064篇
  2010年   1542篇
  2009年   1519篇
  2008年   1381篇
  2007年   1491篇
  2006年   1318篇
  2005年   1068篇
  2004年   914篇
  2003年   711篇
  2002年   581篇
  2001年   545篇
  2000年   467篇
  1999年   426篇
  1998年   301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4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0篇
  195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31.
应用地应力模拟技术研究断块区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茵  黄伟 《特种油气藏》2006,13(6):55-60
应力场数值模拟不仅能够重塑出不同阶段地应力场,而且还可以定量一半定量地预测破裂的发生、裂缝的方向和密度,进一步探讨时间和空间上油气运移的规律,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必要的依据。本文以大庆萨北开发区北二西断层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了流体运移势场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流体运移与构造应力的关系、裂缝形成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确定了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区域,为油田注采系统的设计、部署和油田开发及措施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2.
It is shown, by means of Lagrangian momentum and power balances across the slug nose in slug flow, that the power dissipated due to sudden expansion of the fluid in the film immediately downstream of the slug nose is greater than the power lost due to viscous action at the pipe wall but that it may not be large enough to materially aid particle transport. This has the implication that sand transport in intermittent flow may be considered as transport in a hybrid flow of hydraulic conveying and stratified flow when the length of the mixing section at the slug nose is short compared to the length of the slug body.  相似文献   
133.
新型热红外伪装涂料用填料中空微珠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温度对涂层发射率的影响,并据此重点研究了一种新型热红外伪装涂料用填料——中空微珠——的常规使用性能、降温效果以及对涂层发射率的影响。研究认为,中空微殊用量小于20%、粒径为200目左右时常规使用性能最好。60目的中空微殊降温效果最好,而且当其用量小于20%时,中空微珠对涂层的发射率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4.
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范娜  云庆夏 《信息技术》2006,30(1):53-56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是一种新颖的演化算法,它属于一类随机全局优化技术,PSO算法通过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复杂搜索空间中发现最优区域。PSO的优势在于简单而又功能强大。介绍了基本的PSO算法、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并讨论将来可能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5.
基于模型正演的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西龙门山前缘构造非常复杂,逆掩推覆构造带构造形变强烈,构造幅度大,地层倾角陡,断块发育,波场复杂,速度横向变化大,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成像效果较差。文章将地震资料模型正演技术应用到叠前深度偏移,探讨了一种有助于川西龙门山前缘逆掩推覆构造地震资料精确成像技术。先利用已有地震资料解释成果,根据地质任务建立二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射线追踪、模拟出单炮地震记录和自激自收剖面,从而对观测系统的最大炮检距、道间距等参数进行论证的一些实用方法,这些方法对地震资料采集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然后根据这些结果,再比较准确地进行叠前深度偏移的初始速度模型建立,从而达到了复杂地表下复杂构造精确成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6.
本文采用粒子追踪理论对水平管中粒子流动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粒子碰撞模型,并忽略粒子的旋转和扬力,仅考虑气流阻力和重力对粒子的影响,在输送量为9.13×10~3kg/s,混合比约0.3的条件下,通过数值计算得知:由于粒子间的碰撞,使得异径粒子的速度趋向平均化;粒子间的碰撞是粒子悬浮的原因之一;粒子的浓度沿管轴向是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137.
油气沉积学原理及其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油气藏形成条件中的生、储、盖、运、圈为纲讨论了油气勘探沉积学;以油气藏开发过程中与沉积、成岩的关系讨论了油气开发沉积学。在油气勘探沉积学中重点论述了陆相沉积与储层及圈闭的关系;在油气开发沉积学中重点论述了储层研究的基础—储层的沉积属性和成岩特征。强调储层沉积、成岩研究应成为储层评价最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8.
胶溶法合成 TiO_2超微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胶溶法合成了 TiO_2超微粒子。研究了反应物浓度、胶溶剂用量、胶溶温度对胶溶过程的影响,以及表面活性剂 DBS 的量与 Ti 萃取率的关系。探讨了合成超微粒子 TiO_2的最佳条件,分析了产品的特性。200℃热处理得到的产品为非晶型圆球状,粒度均匀,平均6.0nm,在许多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透明性。550℃得到晶态锐钛矿型超微粒子 TiO_2,粒度为8.5nm。700℃热处理得到金红石型TiO_2,粒度为33.2nm。  相似文献   
139.
辽河东部凹陷北部不整合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不整合对油气藏形成有重要作用。辽河幼陷东部凹陷北部地区不整合较发育,根据实际资料研究沙三段顶面不整合类型(削截、平行和超覆)和不整合面上下6类岩性接触关系的平面分布。不整合类型和不整合面上下岩性接触关系不同,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不同:下泥上砂的削截和平行不整合可在不整合面之上成藏;下砂上泥的削截不整合易在不整合面之下形成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层超覆不整合可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不整合面上下均为砂岩,可作为沙三段烃源岩生成油气的运移通道;不整合面上下均为泥岩,可起封堵和区域盖层的作用。根据上泥下砂的不整合面分布区有利于形成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认识,预测青龙台构造高部位和茨榆坨潜山的低带是有利目标区。图5参12  相似文献   
140.
A general variance predictor for Cavalieri sli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general variance predictor is presented for a Cavalieri design with slices of an arbitrary thickness t ≥ 0. So far, prediction formulae have been available either for measurement functions with smoothness constant q = 0, 1, … , and t ≥ 0, or for fractional q ∈ [0, 1] with t = 0. Because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a fractional q adds flexibility to the variance prediction, we have extended the latter for any q ∈ [0, 1] and t ≥ 0. Empirical checks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human brain data suggest an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the new prediction formula with respect to the hitherto available 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