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6篇
  免费   1336篇
  国内免费   1084篇
电工技术   351篇
综合类   958篇
化学工业   716篇
金属工艺   114篇
机械仪表   207篇
建筑科学   198篇
矿业工程   36篇
能源动力   181篇
轻工业   166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76篇
武器工业   62篇
无线电   46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92篇
冶金工业   128篇
原子能技术   184篇
自动化技术   180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442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493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729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582篇
  2006年   594篇
  2005年   536篇
  2004年   429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甲基偶氮四唑热稳定性和热分解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全优化计算了1—甲基—5—偶氮四唑(1—MAT)和2—甲基—5—偶氮四唑(2—MAT)热分解反应位能曲线,探讨了热稳定性和分解机理。热分解活化能计算值分别为245.9,183.2k/mo1,静态分子结构和动态分解性质都显示出1—MAT比2—MAT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裂解优先以开环方式发生。  相似文献   
112.
Bordiga  S.  Ugliengo  P.  Damin  A.  Lamberti  C.  Spoto  G.  Zecchina  A.  Spanò  G.  Buzzoni  R.  Dalloro  L.  Rivetti  F. 《Topics in Catalysis》2001,15(1):43-52
Defective silicalite, an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catalyst in the gas 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reaction, has been characteris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by molecular modelling techniques. We report a detailed IR study on the effect of outgassing treatments at increasing temperature on silanols bands and on framework modes. The effect of a temperature decrease up to 100 K (during the IR measurement) on the H-bonding interactions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The interaction of silanols with mesitylene, a probe molecule which cannot penetrate the channels, has been studied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OH groups. Molecular mechanics and ab initio methods have also been used to model the structure and the vibrational features of a properly designed nest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assignments of the IR spectrum.  相似文献   
113.
本文通过对现代量子化学发展的简介,探讨了将其应用于染料工业的可能性与优越性,并具体分析了它对染料的染色和褪色机理研究的指导作用。指出量子化学必将成为染料工作者强有力的应用工具。文章对目前常用的量子化学计算软件进行了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114.
The antifeedant activity of a series of 21 chalcones, flavanes, and flavanones isolated from the generaLonchocarpus andTephrosia (Leguminosae) was assessed by behavior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bioassays against larvae ofSpodoptera littoralis andS. exempta. The antifeedant activity is related to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s, and possible modes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insect taste recepto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5.
针对60-GHz无线个域网,提出了一种吉比特里所码和卷积码级联译码器架构。在推荐级联架构中,里所码和卷积码分别作为外码和内码,通过交织器级联。采用基于Viterbi算法的8路并行卷积译码结构和基于RiBM算法的里所码译码结构,实现了超高速级联译码器。在TSMC 0.13μm CMOS工艺下,该译码器以0.135 nJ/bit和5.19 mm2的能耗资源开销实现了高达2 Gb/s的吞吐率。  相似文献   
116.
报道了用两步自组装法制备硅基纳米碳化硅量子点列阵. 先将两种硅烷偶联剂均匀有序地偶联到洁净的单晶硅片上,其中一种偶联剂能打破C60上的碳碳双键而使C60通过偶联剂均匀有序地分布在硅片的表面上. 然后用夹心法或覆盖法将样品在900℃的氮气氛中退火20 min,使C60分解成活性碳,与周围的硅原子结合生成碳化硅,碳化硅分子的自组装形成了碳化硅纳米晶粒(量子点),C60在硅表面的有序排列导致了纳米碳化硅量子点列阵形成.  相似文献   
117.
为了减少CO爆炸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巨大损伤,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地监测环境空气中痕量CO的气体传感器。由于CO分子基频吸收谱带的吸收线强要比泛频带和组合频带的吸收线强高出2~3个数量级,选择激射中心波长为4.65μm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QCL)作为光源,同时再配合长光程Herriott气室提高了CO体积分数检测下限。同时,该传感器采用单光源双探测器差分光学结构,消除了电调制光源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实验表明:该传感器CO体积分数检测下限为2×10-6,并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替换在不同波长下运行的中红外QCL来测量其它气体。  相似文献   
118.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通信能力有限,易受到与其共享信道的无线局域网(WiFi)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纠删码——LT喷泉码编码来保证可靠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喷泉码的无码率特性,即发送端源源不断地发送经过LT码编码的编码包,接收端只要接收到足够数量的编码包,就能够成功恢复原始数据包。在CC2430为核心的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LT喷泉码的可靠传输协议,并在WLAN干扰情况下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T喷泉码的可靠传输协议对WLAN的抗干扰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9.
为了整合磁共振测深(MRS)地下水探测系统的测量与反演功能,结合LabVIEW软件在测量与信号处理方面的优势,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地下水探测系统的上位机系统软件,实现了对探测系统整个操作流程的管理。根据已知探测地区的拉莫尔频率产生激发信号,送至发射/接收线圈,利用快速关断技术实现了发射与接收的快速切换。将采集的弛豫衰减信号送至反演解释算法模块,采用改进的量子遗传算法与截断奇异值分解(TSVD)的联合方法,反演解释了地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野外试验表明,该探测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好,验证了反演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0.
数字喷泉码和网络编码都是提高网络传输效率的有效技术方法,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的网络喷泉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对数字喷泉码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几类常见的数字喷泉码的相关研究工作;其次对当前网络喷泉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重点介绍了同构网络喷泉码、异构网络喷泉码和无线网络喷泉码的相关理论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网络喷泉码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