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09篇
  免费   2365篇
  国内免费   1268篇
电工技术   842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833篇
化学工业   1602篇
金属工艺   3078篇
机械仪表   1028篇
建筑科学   3515篇
矿业工程   1401篇
能源动力   918篇
轻工业   1396篇
水利工程   1403篇
石油天然气   2085篇
武器工业   155篇
无线电   6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47篇
冶金工业   2395篇
原子能技术   509篇
自动化技术   71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647篇
  2021年   828篇
  2020年   853篇
  2019年   705篇
  2018年   628篇
  2017年   824篇
  2016年   937篇
  2015年   933篇
  2014年   1395篇
  2013年   1470篇
  2012年   1595篇
  2011年   1714篇
  2010年   1311篇
  2009年   1375篇
  2008年   1115篇
  2007年   1392篇
  2006年   1286篇
  2005年   1017篇
  2004年   854篇
  2003年   750篇
  2002年   677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462篇
  1999年   409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库车坳陷北带断裂输导天然气效率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断裂输导天然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断裂输导天然气能力评价参数.利用此评价参数对中国24个以断裂为主要输导通道的大中型气田断裂输导天然气能力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其天然气聚集效率和断裂输导天然气能力评价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到:高效、中效和低效断裂输导天然气能力评价参数值应分别为大于250×10-4、250×10-4~25×10-4和小于25×10-4.根据库车坳陷北带断裂输导特征,对其下白垩统顶部断裂输导天然气效率进行了研究,得到库车坳陷北带下白垩统顶部高效断裂输导天然气区主要分布在大北1井周围、克拉1、2、3、4井周围和东秋5井-迪那2-依南2井周围3个地区,中、低效断裂输导天然气区围绕高效断裂输导天然气区分布.目前在该区发现的5个气田皆分布在高效断裂输导天然气分布区,表明高效断裂输导应是库车坳陷北带天然气成藏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2.
王亭 《石油仪器》2005,19(5):29-31
文章通过对五口井的现场应用介绍,阐述了快速色谱分析技术在油气层识别和解释方面的准确性,探讨了该技术在薄油气层的发现和评价、快速钻进条件下油气层的发现、对油气层全烃组份变化的统一、水平井的地质导向以及排除钻井液添加荆对油气显示的影响五个方面的优势,从而论证了快速色谱分析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郯庐断裂带含油气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巨型断裂构造带,该文从其基本构造特征入手,分析了它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其含油气特点,认为:a)郯庐断裂带对中国东部诸多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及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不同演化阶段产生并控制了不同的沉积盆地(如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b)郯庐断裂带对油气藏的形成及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不仅控制盆地烃源岩的发育、基本的储集层和盖层条件,以及圈闭的形成等等,而且对油气的生成、运移及聚集成藏、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及分布等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4.
在测定 2 0CrMnTi、4 0MnBH、2 0MnVBH钢淬透性及试样的化学成分基础之上 ,利用计算机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回归运算 ,得到淬透性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回归方程 ,根据回归方程求出了不同窄淬透带规格所对应控制的化学成分范围  相似文献   
45.
大塑性变形制备纳米结构金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伟  陈光 《稀有金属》2003,27(3):361-365
细化晶粒是改善材料性能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压力加工技术(如轧制、挤压、拉拔和锻造等)可以细化晶粒(微米量级)。纳米结构金属由于具有很小的晶粒尺寸(20-500nm)和独特的缺陷结构,从而表现出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大塑性变形(SPD)具有将铸态粗晶金属的晶粒细化到纳米量级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介绍了4种大塑性变形制备纳米结构金属的方法、原理、变形特点及应用,分析了纳米结构金属的强度和超塑性变形特征,以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大塑性变形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油气聚集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口盆地自新生代以来,曾先后受到不同方向张应力的作用,造成了不同时期构造体系的交叉叠合.中中新世以来构造运动强烈,并具有东强西弱的特点,对油气的运移与聚集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平凹陷的剧烈断裂和断陷活动始于始新世,并在同期沉积了巨厚的文昌组.晚渐新世以后,由于断裂活动非常微弱,在成熟的烃源岩与其上地层之间缺乏有效的油源断层,因而自生自储、近距离运移可能是开平凹陷油气聚集的基本特征.在凹陷内部,因重力滑动和欠压实泥岩共同作用所形成的KPll-1构造带可能是该区最具有油气远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47.
通过LD22-l构造地震资料目标处理,搞清了“模糊带”,引进交互处理系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8.
在对Sirius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应用开发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Sirius 2D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建立、层析成像及演、叠前深度偏移以及深度聚焦等技术环节的基本原理,并以莺歌海盆地某测线的处理为例,具体分析了Sirius 2D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流程、主要参数及时效.文中还分析讨论了莺歌海盆地中央“泥拱带”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地质效果.实践表明,莺歌海盆地广泛发育的与“泥拱模糊带”有关的构造各有其特殊性,只有通过3D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泥拱模糊带”的成像问题.  相似文献   
49.
李德斌 《焊管》1998,21(3):23-26
主要介绍了φ219直缝焊管机组生产高速公路护栏 成型原理、工艺布置、变形方式、变形图和轧辊设计。  相似文献   
50.
高速冷带轧机垂直自激振动稳定性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充分考虑轧机垂直振动过程中辊缝非线性的基础上,利用轧制理论方程和机械振动理论中的能量判据,给出了更精确的分析高速冷轧机垂直自激振动稳定性的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