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62篇
  免费   7422篇
  国内免费   4540篇
电工技术   2065篇
综合类   5140篇
化学工业   10194篇
金属工艺   6009篇
机械仪表   6435篇
建筑科学   3149篇
矿业工程   2036篇
能源动力   1676篇
轻工业   6770篇
水利工程   1547篇
石油天然气   1901篇
武器工业   731篇
无线电   68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198篇
冶金工业   1963篇
原子能技术   576篇
自动化技术   9594篇
  2024年   277篇
  2023年   1181篇
  2022年   1758篇
  2021年   2159篇
  2020年   2326篇
  2019年   2149篇
  2018年   2091篇
  2017年   2506篇
  2016年   2540篇
  2015年   2750篇
  2014年   3638篇
  2013年   4390篇
  2012年   4788篇
  2011年   4886篇
  2010年   3601篇
  2009年   3598篇
  2008年   3414篇
  2007年   4106篇
  2006年   3685篇
  2005年   3041篇
  2004年   2448篇
  2003年   2111篇
  2002年   1832篇
  2001年   1500篇
  2000年   1352篇
  1999年   1124篇
  1998年   917篇
  1997年   853篇
  1996年   722篇
  1995年   548篇
  1994年   501篇
  1993年   405篇
  1992年   323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150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63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8篇
  1959年   8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The traditional unified viscoplasticity constitutive model can be only applied to metal materials. The study of the unified constitutive theory for metal materials has discover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lassical plasticity theory and the unified viscoplasticity constitutive model, thus leading to the concepts of the classic plastic potential and yield surface in the unified constitutive model. Moreover, this research has given the continuous expression of the classical plastic multiplier and presented the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ve method, which extends its physical significance and lays down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unified constitutive theory to the material analysis in more fields.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unified constitutive model for metal materials and geo-material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both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90410012)  相似文献   
992.
综述了药剂与硫化矿表面吸附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总结了现代表面测试技术在硫化矿表面吸附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表面测试技术在选矿中的应用,使矿物与药剂的吸附机理研究更加深入,也促进了浮选理论和工艺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93.
表面三维形貌测量及其评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表面三维形貌测量技术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测量过程由相移,采样,相位提取及数据处理等部分组成.整个测量系统采用激光为干涉光源,CCD为图像传感器,压电陶瓷提供微小位移,通过图像采集卡将干涉条纹采集到计算机内存.文中采用上述理论对标准样块进行了测量,计算机得到表面三维形貌图,根据建立的基准面分离出粗糙度信息,并由给出的参数评定数学模型,编制出合理的软件,计算出零件表面的三维参数.最后给出实验结果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4.
混合匹配规则的否定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基于免疫的检测器生成算法中,匹配规则单一造成的检测器质量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匹配规则的否定选择算法,采用海明距离整体匹配的各段内R连续比特匹配的否定选择算法,即混合匹配否定选择算法,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高效地产生所需要的检测器,提高了检测率,且降低了误报率.  相似文献   
995.
在信息论通信模型下,基于秘密分享模式和将集合的元素转化为多项式形式的技术,提出了隐私保护的集合模式匹配的协议。假设参与方都是半诚实的,且合谋的参与方人数少于1/2,那么所提的协议能够安全高效的计算集合模式匹配的问题。由于此协议是在信息论模型下所提出的集合模式匹配协议,所以此协议是无条件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微波辐射法改性胶粉,用苯乙烯对其进行溶胀,并通过平衡溶胀率、接触角、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等研究微波改性对胶粉的交联度、表面润湿性、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法打断了胶粉中部分S—S和C—S键,使得胶粉交联度降低,易于被苯乙烯溶胀;另外,微波辐射使得胶粉表面发生氧化,极性基团增多,因此使胶粉表面亲水性提高。  相似文献   
997.
纳米聚丙烯酸酯微乳液改性纳米CaCO3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聚丙烯酸酯乳液和纳米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对纳米CaCO3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改性纳米CaCO3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CaCO3由亲水疏油性变为亲油疏水性,纳米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与纳米CaCO3粒子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并包覆到纳米CaCO3粒子表面。  相似文献   
998.
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卫英  李晓  朱兰兰 《现代化工》2005,25(12):20-23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是通过把分子识别位点建立在印迹材料的表面,来提高识别位点与印迹分子的结合速度,进一步加强印迹材料吸附分离效率。从无机硅胶材料和聚合物材料两方面综述了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制备技术发展现状,着重评述了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及相应产品的性能,并指出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9.
钢板用浅色抗静电涂料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饱和聚酯为成膜物质,多异氰酸酯作固化剂,锑掺杂氧化锡包覆的二氧化钛作导电粉体,制备表面电阻为106W彩钢板用抗静电涂料,具有良好的附着力、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方及合适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000.
氩等离子体处理聚四氟乙烯粘接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再经丙烯酸化学接枝处理方法对聚四氟乙烯(PTFE)薄片表面进行改性,发现PTFE对水的润湿性明显改善,然后用环氧胶进行粘接,其粘接强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