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9篇
  免费   1783篇
  国内免费   541篇
电工技术   4833篇
综合类   1054篇
化学工业   216篇
金属工艺   192篇
机械仪表   577篇
建筑科学   2698篇
矿业工程   1580篇
能源动力   215篇
轻工业   97篇
水利工程   1264篇
石油天然气   98篇
武器工业   74篇
无线电   6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0篇
冶金工业   215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986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533篇
  2020年   531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488篇
  2016年   434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916篇
  2013年   607篇
  2012年   1092篇
  2011年   1139篇
  2010年   837篇
  2009年   867篇
  2008年   717篇
  2007年   902篇
  2006年   763篇
  2005年   662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获得某地铁车辆永磁同步电机的噪声特性,开展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力波理论分析和振动噪声测试,从A计权声压级、1/3倍频程和色谱图等指标分析不同测试工况与转速下的噪声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永磁同步电机噪声主要由电磁振动产生,加速过程的主要频谱成分是48阶、56阶和104阶等阶次成分以及以开关频率及其倍频为中心的调制成分,减速过程无开关频率作用,其余阶次成分一致;电机在316 Hz、440 Hz和910 Hz等频率处存在局部模态,在电机阶次激励作用下易引发共振。振动噪声测试及特性分析可为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2.
逆变器非线性和电机反电动势谐波给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引入了电流谐波,在对其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复矢量PI控制器用于电流谐波的抑制。在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d、q轴电流环中,将若干复矢量PI控制器与原有PI控制器并联,其中心频率随着电机转速自适应调节,PI控制器调节d、q轴中的直流分量,通过复矢量PI控制器在中心频率处的高增益无静差跟踪控制d、q轴中不同频率的交流量,从而达到抑制电流谐波的目的。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复矢量PI控制器对电流的5、7等频次的谐波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3.
通过绕组函数理论对直线同步电动机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直线同步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从直线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出发,基于绕组函数理论对电动机正常状态和匝间短路故障状态进行仿真,对电流波形图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到不同状态的数据集。利用CNN中的GoogLeNet网络结构,在保持网络空间维度的同时不增加故障诊断的计算量。将数据集输入到网络模型进行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GoogLeNet网络结构对直线同步电动机电枢绕组的短路故障识别率达到了96.5%以上。  相似文献   
94.
为解决新时期电网“绿色建设”的需求,研发并应用新型环保型基础是电网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薄壁锥端注浆微型钢管桩,通过现场试验,研究该类钢管桩的抗拔承载特性。 以双楼~交河入东光北变220kV线路工程为工程背景,设计出?159 mm和?203 mm两种桩径、5 m和8 m两种埋深、注浆与不注浆两种条件,共18根钢管桩,开展了18组试验桩的现场抗拔承载特性试验,对比分析了注浆作用对不同型号抗拔桩荷载位移曲线、抗拔承载力以及桩周土体破坏模式的影响;基于现场试验获取的桩土界面的破坏机制,建立桩土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对钢管桩上拔变形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重点佐证了现场试验中得出的桩土界面破坏模式;通过测试注浆前后桩周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和微观结构,分析了注浆作用对桩周土体影响的宏微观机制。 试验分析表明:① 注浆前后钢管桩荷载位移曲线由陡降型转变为缓变型,塑性变形特性增强;②注浆前后钢管桩抗拔承载力提高59%?148%,提高幅度与其长细比呈负相关;③未注浆钢管桩发生破坏时,地表土体鲜见裂缝,桩体近乎被抽出,注浆钢管桩破坏时地表土体出现径向与环向裂缝;④注浆过程中的浆液向土体空隙中不断渗透,充填了大量空隙,从而加固了桩周土体,最终在钢管桩周围形成水泥固结体,其与桩周土体之间形成剪切面,这一结论同时也得到数值模拟结果的佐证。 注浆作用对钢管桩抗拔承载力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有效剪切面积的加大和桩周土体侧摩阻力的提高两个方面。工程应用表明,该桩型具有施工周期快、承载力高、对周围环境破坏小的优点,在双楼~交河入东光北变220 kV线路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5.
针对车用驱动电机转矩和转速多变,运行范围宽广,需要提升电机在全域运行范围的高效率能量转换的问题,提出以高效率区间占比为设计目标的车用轴向磁通永磁电机设计方法。提出了考虑PWM供电影响的电机铁耗工程计算方法。基于等效磁网络法和集总参数热网络法构建了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的快速磁-热耦合设计模型,提高了车用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精度。基于磁热耦合模型,分析了极弧系数、每槽导体数、气隙长度、永磁体尺寸、定子槽型尺寸等关键设计参数对车用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高效率区间占比的影响。设计并制造了样机一台,开展了电机效率和温升测试实验,获取了全域运行范围内的电机效率及电压分布,测试结果验证了磁热耦合模型和设计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
根据类对象之间的消息通信产生的同步消息、消息传递以及消息等待的交互特征,设计了一种有向同步交互图(DSIG)模型,提出了类继承的同步交互路径(SIAPaths)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给出了自动生成同步交互路径的算法.同时,提出了同步交互序列测试充分性准则,并从基本交互路径序列和基本交互消息序列的测试覆盖率两方面阐述了测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
Automatically formed roadway(AFR) by roof cutting with bolt grouting(RCBG) is a new deep coal mining technology. By using this technology, the broken roadway roof is strengthened, and roof cutting is applied to cut off stress transfer between the roadway and gob to ensure the collapse of the overlying strata. The roadway is automatically formed owing to the broken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apsed strata and mining pressure. Taking the Suncun Coal Mine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is new technology on roadways was studied. To compare the law of stress evolution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mechanisms between AFR and traditional gob-side entry driv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omechanical model tests on the above method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w technology of AFR by RCBG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of the roadway compared with gob-side entry driving. The side abutment pressure peak of the solid coal side was reduced by 24.3%, which showed an obvious pressure-releasing effect. Moreover, the position of the side abutment pressure peak was far from the solid coal side, making it more beneficial for roadway stability. The deformation of AFR surrounding rock was also smaller than the deformation of the gob-side entry driving by the overload test. The former was more beneficial for roadway stability than the latter under higher stress conditions. Field application tests showed that the new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roadway deformation. Moreover, the technology reduced roadway excavation and avoided resource waste caused by reserved coal pillars.  相似文献   
98.
可控励磁直线同步电机磁悬浮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以及扰动不确定性的特点,采用模糊PID控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然而,模糊PID控制器为三输入单输出控制器,其规则数太多,使得控制器设计非常复杂。因此,对可控励磁直线同步电机磁悬浮控制系统提出合成模糊控制。研究可控励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结构,建立磁悬浮直线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合成模糊控制器采用模糊PD控制器和模糊积分器的合成构成模糊PID控制器,在减少模糊控制规则数的同时提高磁悬浮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因此分别设计模糊PD控制器和模糊积分控制器,包括模糊化、模糊推理、去模糊化等。在MATLAB中建立可控励磁直线同步电机磁悬浮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模糊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可以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9.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中存在的共模电压高、电流脉动大的问题,提出将无零矢量调制(NSPWM)方法与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算法结合进行控制。已有的单矢量模型共模电压抑制策略电压矢量方向固定,可选矢量范围有限,电流脉动仍较大。而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共模电压抑制策略基于NSPWM在每个扇区利用3个非零矢量合成目标电压矢量,矢量范围覆盖广。结合无差拍电流控制,在实现共模电压抑制的同时,还能减小电流脉动,提高系统动态响应。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PTC)权重系数设置复杂、转矩和磁通脉动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MSM双矢量MPTC方法。该方法扩展虚拟矢量以增加候选电压矢量,结合电压矢量作用于转矩和磁链的原则,减少选择候选矢量的计算量。同时,针对转矩无差拍和磁通无差拍,运用候选矢量的转矩占空比和磁通占空比构造了优化规则代替传统预测转矩控制中的代价函数,避免权重系数的整定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改进方法不仅提高稳态性能,而且能保持MPTC动态响应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