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94篇
  免费   1002篇
  国内免费   619篇
电工技术   666篇
综合类   1165篇
化学工业   7965篇
金属工艺   204篇
机械仪表   221篇
建筑科学   502篇
矿业工程   192篇
能源动力   106篇
轻工业   768篇
水利工程   129篇
石油天然气   1737篇
武器工业   50篇
无线电   10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76篇
冶金工业   160篇
原子能技术   179篇
自动化技术   1402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490篇
  2022年   488篇
  2021年   494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430篇
  2015年   549篇
  2014年   1008篇
  2013年   825篇
  2012年   933篇
  2011年   969篇
  2010年   807篇
  2009年   856篇
  2008年   972篇
  2007年   880篇
  2006年   864篇
  2005年   838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681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507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419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250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中国塑料》2020,(4):89-89
由张玉霞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一书于2017年6月出版,本书介绍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种类及目前的生产与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目前研究得较多、有一定的生产量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应用的几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包括可再生资源基、微生物参与制得的可生物降解塑料——乳酸和聚羟基烷酸酯,以及石油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乙烯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等,涉及其化学结构、合成工艺、力学性能、熔融行为与结晶性能、成型工艺等;同时还介绍了其改性方法,包括共混改性及其与纳米材料的复配方法,重点介绍了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与纳米层状硅酸盐(纳米黏土、蒙脱土等)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复合材料结构、物理与力学性能、熔融行为与结晶性能、流变性能、阻透性能、阻燃性能等,其中各类可生物降解塑料/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重点介绍了原位聚合插层法、熔融插层法和溶液插层法。  相似文献   
12.
吕改芳  王萍  程静  孟柱  李莉  周学祥  李晓明 《聚氯乙烯》2020,48(1):11-13,22
采用卡尔费休法测定了液态氯乙烯单体中的水含量。试验确定了采样工具、样品的预处理方式及选用溶剂的最优方案,并进行了精密度与准确度的验证。结果表明卡尔费休法测定液态氯乙烯单体中的水含量准确、快速,可以用来准确、及时地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3.
张林雅  薛伟  顾丽敏 《化工进展》2020,39(8):3246-3255
目前阿维菌素以高效性、无污染和低抗药性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稳定性较差,易降解导致使用量较大从而造成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半纤维素为基体,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阿维菌素载药微囊(HDCM),通过制备条件、热降解性、储存稳定性和释放动力学研究,确定了HDCM的载药量、热稳定性及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在芯壁比为1∶34(质量比),温度为65℃,pH为3.5的制备条件下,HDCM的载药量可达66.5%,粒径较小且分散均匀。HDCM的热降解性能和恒温热稳定性能较阿维菌素原药有所提高,最高热分解温度从261℃增加到272℃,阿维菌素原药10h后降解率达到12.1%,而载药量为66.5%的HDCM降解率仅为5.2%。HDCM的释放机理满足Fick扩散,阿维菌素原药在水中的累积释放率在12h之内达到83.8%,而HDCM的累积释放率在24h之后才有所增大,12h内其释放率仅为33.7%,表明HDCM具有极好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4.
溶聚丁苯橡胶连续聚合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溶聚丁苯橡胶连续聚合工艺的凝胶抑制技术.指出连续聚合丁艺的重点是确定合适的抑凝体系;N,N,N',N’-四甲基乙烯基二胺/1,2-丁二烯以及四氢呋喃/1,2-丁二烯是最常用的抑凝体系。综述了单釜连续聚合和多釜串联连续聚合工艺.对世界各大橡胶公司的连续聚合反应釜的结构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用导电高分子制备工艺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近年的相关专利,综述了用于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导电高分子的最新制备工艺,介绍了导电高分子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结构,详细描述了制备导电高分子的两种主要方法——化学聚合和电化学聚合——及其进展历程。介绍了新颖掺杂剂的发现与使用,对各种工艺的特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采用前加碱二元胶束共聚-共水解法合成了三元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N-双烯丙基十二胺)[P(AM/NaAA/DiAC_(12))],研究了其水溶液的粘度行为。当x(DiAC_(12))=0.10%~0.40%时,在30℃、1 mol/L NaCl溶液中,其特性粘数[η]、Huggins常数K_H、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8~19.45 dL/g,0.214~0.394和8.36×10~6~10.36×10~6g/mol;K_H小于0.8,表明其分子内缔合作用较弱。P (AM/NaAA/DiAC_(12))在矿化度为19 334μg/g,盐水溶液中的表观粘度随疏水单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在NaCl、CaCl_2的离子强度分别为1.26×10~(-3)~4.88×10~(-3)和1.07×10~(-4)~5.28×10~(-4)mol/kg的水溶液中,P(AM/NaAA/DiAC_(12))水溶液出现盐增粘现象,疏水单体用量越高,盐增粘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介绍采用聚合氯化铁(PFC)为絮凝剂,对海水进行混凝除浊预处理方法。考察了原海水pH、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及PFC用量对海水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海水pH凋至9.0,搅拌速度控制在200min^-1,反应时间选择8—10min,PFC用量0.10μg/g的最佳条件下,能使处理后的海水浊度降至0.05mol/L,而联产的酸性废水中和剂浆料中Mg(OH)2含量在25%~45%,大肠菌群的去除率大于89.3%。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具有新型结构的双膦胺镍配合物N,N-双(二苯膦基)-对甲氧基苯胺二氯化镍-甲基铝氧烷(PNP-N i-MAO)催化体系对苯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考察了聚合温度、n(A l)∶n(PNP-N i)、PNP-N i的浓度和苯乙烯的浓度对催化活性、苯乙烯转化率、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并用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对聚苯乙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25℃、聚合时间1h、n(A l)∶n(PNP-N i)=300、c(苯乙烯)=2.3m ol/L、c(PNP-N i)=0.4mm ol/L、甲苯为溶剂的适宜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催化活性达到5×105g/(m ol.h)左右。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表征结果显示,所得聚苯乙烯为无规结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Mn约为2。  相似文献   
19.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甲基丙烯磺酸钠(M A S)与丙烯酸(A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合成含有羧基(-COOM),磺酸基(-SO3M)的高分子主链M A S-AA,然后再与一定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合成含有羧基(-COOM),磺酸基(-SO3M),聚氧乙烯链(-OC2H4-)侧链的高性能减水剂PC。该减水剂具有高减水率,通过复配减水剂掺量为0.08%(固含量)时,净浆流动度可达到260 mm。  相似文献   
20.
FCC汽油叠合生产柴油的研究——(Ⅰ)叠合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中孔γ-Al2O3为载体,以非贵金属Ni为活性金属组分,以金属Sn为助剂组分,制备了FCC汽油叠合生产柴油的催化剂。在实验室小型连续流动式固定床装置上,以FCC汽油为原料,考察了主活性金属负载量、助催化剂、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活性金属Ni质量分数为8%,助催化剂Sn质量分数为1%,浸渍时间6h,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4h的条件下,制备的叠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好。并对催化剂进行了1500h的稳定性试验和再生性能考察,结果表明该叠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