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156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46篇
矿业工程   32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705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我国是香椿的故乡,香椿的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广泛,以山东、安徽、河南、陕西为主要产地,广西、四川、湖南等地栽培也多,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蔬菜。民间食用香椿.据说从汉代起就风行大江南北了。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视香椿为蔬菜的国家。常见的品种有两个类型:一是紫香椿,幼芽绛红色,富光泽,香味浓,油脂含量高;二是绿香椿,幼芽绿色,香味较淡,油脂较少。  相似文献   
992.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来看,先秦时期我国至少已经有了海盐、池盐、井盐、崖盐四个盐种的食盐生产。海盐产地有青州、幽州、吴国、越国、闽越等5处;池盐产地有安邑盐池、羌塘、哈姜盐池、茶卡盐池、凉州青盐池等5处;井盐产地有巫载国、巴国、蜀国3处;崖盐产地有凉州盐山1处。这是先秦时期食盐产地分布概况。先秦时期食盐产地的分布为秦汉以后食盐产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论金代食盐产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代有海盐产地29处、池盐产地9处、土盐产地13处、井盐产地1处(以县计),总计52处。金代食盐产地以海盐产地为主,海盐生产在全国盐业生产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就北京路、中都路、河北东路、山东东路来说,仅史籍明确记载从事海盐生产的盐场就有24个、务2个。与辽代、北宋时期这些地区的海盐产地相比,增加较多。可见,金代对于北方食盐产地的开发也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94.
以山东威海地区出产的西洋参为例,研究西洋参的地理特征,采用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西洋参的元素组成,以数据转换为图形的方式建立西洋参的元素指纹图谱,直观地反映元素特征。通过元素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地西洋参的差别,用于判别西洋参产地。根据向量相似法计算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表明所构建的元素指纹图谱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并确定元素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阈值为0.93。采用该方法对22批西洋参样品进行产地判别,正确率为95.5%。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了解不同产区信阳毛尖茶中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状况,并利用稀土元素对茶叶产地进行判别。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前处理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对信阳产区106个茶叶样品中的16种稀土元素进行测定。结果信阳毛尖茶叶中不同稀土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Sc、Ce、La、Nd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0.4203、0.1118、0.0862、0.0457 mg/kg;不同产区信阳毛尖茶中轻稀土含量均低于重稀土含量,表明茶树在富集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的过程中存在着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茶叶中16种稀土之间存在正相关,表明稀土元素在茶叶富集过程中有较强的协同作用。信阳毛尖茶中稀土氧化物的含量范围为0.5417~1.2823mg/kg,低于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2.0 mg/kg。结论稀土元素可作为信阳毛尖茶产地识别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96.
基于矿物元素指纹图谱技术的芸豆产地溯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对芸豆产地溯源的可行性,筛选出判别芸豆产地溯源的有效指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来自依安县和拜泉县2个地域54份芸豆样品中31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研究表明,芸豆中25种矿物元素含量在地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Ca、As、Mg和Pt 4项元素指标建立芸豆产地判别模型,所建立的模型对芸豆产地整体交叉检验判别率为94.4%。因此,矿物元素指纹图谱技术可用于判别芸豆产地来源。  相似文献   
997.
探讨产地、季节、品种对蛤蜊中金属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解析蛤蜊中金属营养元素含量与养殖地淤泥和海水中相关元素含量间的关系。于2014年5月和9月在青岛市、南通市和大连市海岸采集花蛤、文蛤及养殖地淤泥和海水样品,测定样品中金属营养元素含量,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蛤蜊中Mg、K、Ca、Mn、Fe、Cu、Zn含量受产地的影响,Ca、Cu、Zn含量受季节的影响,Mg、Ca、Mn、Fe、Cu、Zn含量与品种有关;Na、Mg、Ca、Co、Cu含量与淤泥中相关元素的含量密切相关,而10 种金属营养元素含量与海水中相关元素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本研究表明,蛤蜊中金属营养元素含量受产地、季节、品种的影响,其来源除淤泥、海水外,还有其他途径。  相似文献   
998.
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产地溯源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手段。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产品的有机成分、同位素含量、有机化合物等特征成分,建立起能区分产品产地的溯源体系,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综述了目前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及不同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并展望了今后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紫色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中花色苷含量及组分,采用p H示差法检测了甘肃、山东和贵州等不同产地"黑金刚"紫色马铃薯中总花色苷含量,并采用HPLC-VWD法对花色苷不同组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三个产地紫色马铃薯中花色苷组分种类相同,但总花色苷及花色苷各组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甘肃产地样品中总花色苷含量最高,薯肉中含量为0.839 mg/g,薯皮为1.178 mg/g;贵州产地含量最低,薯肉中含量为0.512 mg/g,薯皮为0.865 mg/g。与甘肃产地相比,山东产地的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贵州产地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均显著降低了薯肉中所有花色苷组分含量,但也分别提高了薯皮中个别花色苷组分含量。可见,环境气候条件影响着马铃薯薯皮和薯肉中花色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00.
电子舌在中华绒螯蟹产地鉴别及等级评定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电子舌对产自阳澄湖、松江、崇明的不同等级雌性中华绒螯蟹各可食部位的滋味轮廓进行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电子舌测定数据后发现,特级、1级、2级阳澄湖中华绒螯蟹体肉、钳肉、足肉、性腺4 个部位滋味轮廓区分显著。采用软独立建模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单部位及联合多部位的阳澄湖中华绒螯蟹产地鉴别模型,无论是单部位还是多部位模型,对非阳澄湖蟹样的拒绝率均为100%。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建立了中华绒螯蟹的等级评定模型,特级、1级、2级蟹样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0以上,采用上述模型可100%正确识别16 个未知蟹样的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