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203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3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3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2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宰后牛肉成熟过程是一系列内源酶和调节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动物被宰杀放血后,肌肉内环境胁迫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热休克蛋白首先被激活。蛋白组学数据发现,小分子热休克蛋白与嫩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可能是成熟过程中嫩度变化的一个关键调控因子。作者综述了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并分析了其在宰后肌肉内环境条件下的变化,重点讨论了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在成熟过程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52.
梁荣  樊琛  李燕  曾庆华  刘冉  郭兴峰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2):306-310,315
目的:研究小分子阿胶肽(LMWPC)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凯氏定氮及高效凝胶色谱法分析LMWPC的蛋白质含量及分子量分布情况,利用小鼠血清溶血素滴度测定和小鼠脾细胞抗体生成实验,观察0.18、0.35和1.05 g/kg·bw剂量的LMWPC对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采用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和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考察LMWPC对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LMWPC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000 Da以下,蛋白质含量丰富,高达(88.84±1.77) g/100 g。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小鼠的半数溶血值(HC50)为(76.8±4.2)(P<0.05),足趾肿胀为(0.35±0.03) mm (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OD值为(0.344±0.052)(P<0.05)。与低、中剂量相比,高剂量组具有最佳的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能力;而中剂量组LMWPC能明显增加小鼠脾细胞抗体生成的效果。结论:本研究条件下,LMWPC能够提高小鼠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3.
刘涛  汪庐山  胡婧  巴燕  刘方  曹嫣镔 《油田化学》2019,36(1):143-146
为揭示油藏条件下微生物驱油过程中配注空气对菌群结构及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岩心驱替模拟实验研究了配气量对微生物驱驱油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显微镜、高通量测序仪和气相色谱分析了产出液中的菌群和小分子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驱油过程中,配注空气量对菌群结构及驱油效果的影响显著。配注不同体积的空气激活微生物作用后产生了明显的驱替效果,并且随着配气量的增加驱替效率升高并逐渐稳定,液气比为1∶5时的驱替效率最高(8.77%)。随配气量增加产出液中菌数升高,不同类型的功能微生物被激活,其中4类主要优势功能菌占整个菌群比例的67%,功能微生物主要以产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的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为主。配气量为液气比1∶5时微生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代谢产生的小分子酸浓度较高,微生物代谢活性最佳。液气比1∶5可以作为现场实际配气的选择依据。图3表3参19  相似文献   
54.
《应用化工》2019,(11):2666-2669
以环氧氯丙烷和三乙醇胺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三羟乙基环氧丙基氯化铵(TEPAC),再与多元醇及多元胺单体反应合成几种吸附型小分子粘土稳定剂。采用防膨、线性膨胀和岩屑回收等实验进行性能评价,通过XRD分析和粒径分布研究了其粘土稳定机理。结果表明,合成的几种吸附型小分子粘土稳定剂都有较好的防膨效果,防膨率最高可达85.2%;且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性能、线性膨胀等多方面性能;多乙烯多胺-TEPAC加入后粘土颗粒粒径变小,单乙醇胺-TEPAC和乙二醇-TEPAC粘土颗粒粒径略有增加,主要起包裹和分散作用,抑制粘土膨胀;这3种吸附型小分子粘土稳定剂加入后粘土的层间距都略有缩小,说明这3种粘土稳定剂均具有一定压缩层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复合酶法制备植物小分子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蛋白、花生蛋白为原料进行合理配比后,采用动态超高压均质预处理,再采用复配酶(木瓜蛋白酶与胰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进行两步复合酶解.结果显示,超高压均质后,酶解度可提高2%-3%.最优条件为:超高压均质压力为60MPa;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按1:1复配,复配酶水解温度60℃,pH6.5,酶用量250U/g,底物浓度5%;复合风味酶水解温度55℃,pH6.0,酶用量200U/g.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测定纯化后的小分子肽,分析表明分子量主要集中在3000Da以下.  相似文献   
56.
总结小分子与DNA作用的方式,介绍用于小分子检测的DNA固定方法,并且对近年来DNA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物、药物及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57.
专利信息     
专利名称:一种棉麻织物无机纳米抗菌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0810143281.0公开号:CN101368331申请日:2008.09.25公开日:2009.02.18申请人:湖南多喜爱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麻织物无机纳米抗菌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在聚乙二醇中加入硝酸银和小分子的有机或无机还原剂,如抗坏血酸、鞣酸、酒石酸等,在  相似文献   
58.
59.
60.
天然产物小分子配体与靶标蛋白的相互作用是很多生物学过程的核心,精确预测其相互作用的模式在现代药物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分子对接技术在天然产物小分子与靶标蛋白相互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