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10篇
  免费   1644篇
  国内免费   760篇
电工技术   1839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2676篇
化学工业   16761篇
金属工艺   749篇
机械仪表   1340篇
建筑科学   3990篇
矿业工程   2097篇
能源动力   4275篇
轻工业   4663篇
水利工程   1744篇
石油天然气   1727篇
武器工业   102篇
无线电   35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49篇
冶金工业   2228篇
原子能技术   294篇
自动化技术   321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1056篇
  2022年   1131篇
  2021年   1244篇
  2020年   1274篇
  2019年   1257篇
  2018年   443篇
  2017年   839篇
  2016年   992篇
  2015年   1260篇
  2014年   3290篇
  2013年   2374篇
  2012年   2755篇
  2011年   2833篇
  2010年   2979篇
  2009年   2880篇
  2008年   3139篇
  2007年   2549篇
  2006年   2015篇
  2005年   1934篇
  2004年   1678篇
  2003年   1407篇
  2002年   1191篇
  2001年   941篇
  2000年   805篇
  1999年   637篇
  1998年   503篇
  1997年   460篇
  1996年   445篇
  1995年   376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262篇
  1991年   290篇
  1990年   268篇
  1989年   28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针对湖北省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磷矿选矿尾水排放锰含量超标的问题,提出将含锰尾水回用于合成氨造气循环水补水的处理方法.采用含锰尾水代替新鲜水补充至含有硫化物、碳酸根以及氢氧根离子的造气循环水系统中;中和沉淀去除锰离子后大部分废水循环利用,少量强制外排至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锰离子在合成氨造气循环水处理系统中大部分得以削减,质量浓度由36~41 mg/L下降至3~6 mg/L;强制外排废水再经过合成氨综合废水处理站处理,质量浓度由3~6 mg/L下降至0.5~1.5 mg/L,总去除率达到95%以上,出水水质能够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该工程应用减少了废水中的重金属排放,并对废水进行了综合利用,达到了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具有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采用超细粉体加工技术制备了超细羽绒粒子,并对其粒径、孔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超细羽绒粒子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其对模拟染料废水溶液中酸性大红3R、直接耐酸大红4BS、还原大红R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超细羽绒粒子的平均粒径是2.34±0.26um,且具有良好的孔结构,其中以大孔为主,而且孔径分布较宽。动力学研究结构表明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可更好地描述超细羽绒粒子对酸性大红3R、直接耐酸大红4BS、还原大红R染料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993.
调研了某污水处理厂3个月份的综合水质指标,利用传统的化学方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分析了各运行节点水质的特征,色氨酸峰荧光值与蛋白质含量具有高度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89;色氨酸峰荧光值与COD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75。结果表明,三维荧光光谱法与部分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污水厂水质样品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994.
在综合考虑漓江风景名胜区沿岸乡镇污水特性、污水排放要求、受纳水体景观影响和经济技术因素的基础上,从污水收集方式、处理规模、处理工艺、出水标准等方面,构建景区沿岸乡镇污水处理方案,并提出乡镇小片区和大片区污水处理方案的主要工艺流程及技术指标。研究表明:乡镇小片区污水处理宜采用高效地埋无动力生物反应器处理系统,乡镇大片区污水处理宜采用一体化A/O生物反应器处理系统,并根据乡镇环境特征和景观要求设计景观塘排放和污水扩散器排放等排放方式。  相似文献   
995.
针对青岛市道路特点及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现状,本文根据移动线源排放源强理论,建立了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预测模型。通过采集典型线源道路香港中路的车流量和车速数据,结合相应的风速、风向、机动车排放因子等参数,模拟计算了机动车在预测点处污染物排放的质量浓度。计算结果表明,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随着风速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机动车CO和HC的排放量随着车速的增加,下降比较明显。该研究为青岛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96.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废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多,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废水生物处理因其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包括厌氧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等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分类和应用,介绍废水生物处理法的前沿动态、应用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7.
在化工制药生产过程中,产生一类以分子量小、挥发性较强,对生化过程有害的污水,使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系统难以正常工作.为解决这类化工污水的生化消解问题,以湖北某厂生产吡哆醇盐酸盐产生的污水治理为例,应用"鱼刺图"的方法分析,找到了该企业生化系统不能开车正常的主要原因是三乙胺和正丁醛杀灭或抑制了菌群的生长.提出了——对三乙胺和正丁醛等进行氧化解毒是确保该UASB系统正常开车的关键.在协同使用气提回收三乙胺和正丁醛等,曝气脱毒,催化燃烧曝气后的稀相有害物质的基础上,提出了该企业实践清洁生产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98.
使用花生壳作为原材料,利用微波微碳化的方式将花生壳制备成活化剂载体,进而将活化剂吸附在微碳化的花生壳上面。利用流化床处理含氰废水,研究了流化床中废液的体积流量、微碳化花生壳的温度、流化床循环时间、活化剂等条件对水中氰化物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积流量在150mL/min时对氰化物处理效果最好,当流化床循环时间大于2.5h时,微碳化温度为250℃的花生壳去除率最高;使用10%磷酸活化后的花生壳处理氰化物废水,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999.
建筑物化阶段的CO2排放时间集中、绝对量大,是建筑节能减排的研究重点。构建了办公建筑物化阶段CO2排放的计算模型,包括建材、设备生产与运输的CO2排放,以及施工过程的CO2排放。利用该计算模型,分析计算了78栋办公建筑物化阶段的CO2排放量。平均来看,物化阶段的碳排放量为326.75kg/m2;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碳排放明显增加,超高层建筑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是多层建筑的1.5倍;土建工程的碳排放量占到物化阶段的75%左右,而钢筋、混凝土、砂浆、墙体材料的碳排放量占到了土建工程的80%以上。分别以建筑层数和建材用量为自变量做了办公建筑物化阶段CO2排放量的预测模型,通过统计学的分析对比,发现以钢筋、混凝土和墙体材料为自变量的预测公式可以很好地预测建筑物化阶段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000.
为去除生产双酚A工业废水中的苯酚、丙酮、双酚A以及溶解于丙酮中很多难以监测的含酚类成分,通过厌氧颗粒污泥静态培养及驯化,验证其厌氧微生物对此类废水的适应性及处理效果.在颗粒污泥对该杂酚废水的静态适应性实验中,其微生物对该杂酚废水有较好的适应性,6 h的接触时间就可以使原水的COD降低约58%.驯化及连续运行60 d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9 h时,可使COD去除率达50%.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反应器内实验前后的颗粒污泥,发现其内部和表面微生物均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