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99篇
  免费   2269篇
  国内免费   1144篇
电工技术   44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479篇
化学工业   22412篇
金属工艺   1154篇
机械仪表   519篇
建筑科学   699篇
矿业工程   1381篇
能源动力   253篇
轻工业   9602篇
水利工程   75篇
石油天然气   3569篇
武器工业   147篇
无线电   7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67篇
冶金工业   2680篇
原子能技术   278篇
自动化技术   221篇
  2024年   292篇
  2023年   1148篇
  2022年   1190篇
  2021年   1252篇
  2020年   1159篇
  2019年   1289篇
  2018年   642篇
  2017年   985篇
  2016年   1187篇
  2015年   1393篇
  2014年   2745篇
  2013年   2176篇
  2012年   2400篇
  2011年   2417篇
  2010年   2123篇
  2009年   2312篇
  2008年   2662篇
  2007年   2243篇
  2006年   2082篇
  2005年   2222篇
  2004年   2086篇
  2003年   1689篇
  2002年   1408篇
  2001年   1268篇
  2000年   1238篇
  1999年   1051篇
  1998年   971篇
  1997年   882篇
  1996年   840篇
  1995年   717篇
  1994年   612篇
  1993年   553篇
  1992年   554篇
  1991年   507篇
  1990年   468篇
  1989年   432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根据晶界耗尽层模型, 分析了受主表面态浓度/ 0 、施主农度/ 。、表面态能 级尸二对? 型( ) ? 12 0 内瓷+ ? , 效应的影响, 提出“ 高且薄 ” 的晶界势垒形状在理论一五应具育 最大的+ ? , 效应, 并给出了在减少耗尽宽度0 。的同时提高势垒高度功。的理论依据! 最后, 讨论了在实际研制过程中得到最佳+ ? , 效应所应遵循的配方选择原则与相应的工艺条件, 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72.
高立 《国外核新闻》1989,(12):19-19
【荷兰《湿法冶金》1989年第1期第223页报道】阿尔及利亚的A.布瓦利亚等三位研究工作者,最近发表了他们得到的,浓度高达1M的硝酸中的硝酸铀酰密度的经验关系式。他们在论文的引言中说,硝酸铀酰溶液的密度,作为萃取设备尺寸确定方面的重要参数,已有许多人进行过研究。例如,  相似文献   
73.
DCPD和PET合成不饱和聚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用双环戊二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废料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PET用二元醇醇解后,加入顺入烯二酸酐和DCPD,在80-120℃条件下滴加与DCPD等量的水进行反应,反应大约2.5h,加入其它成分,升温酯化直至反应完全。PET一定时,DCPD的含量影响不饱和聚酯同苯乙烯的互溶性和固化过程,DCPD和PET合成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与标准树脂相比较,机械性能好,空干性好,解决了环境污染,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4.
许多含双膦酸结构单元的化合物都显示了良好的除草活性,本文对这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生物活性以及相关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归纳和概述。  相似文献   
75.
采用酯交换工艺,对甲基丙烯酸2-乙基已酯(2-EHMA)的合成进行了100t/a级中间放大试验研究。确定了酯交换法生产2-EHMA工艺流程和各种工艺条件,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好,所选用的催化剂和阻聚剂体系活性高且可以反复多次回用,产品收率和纯度可分别达98%和99.5%以上,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小试结果。  相似文献   
76.
77.
合成肉桂酸正丙酯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硫酸铁铵,杂多酸,氯化铁,TiSiW_(12)O_(40)/Ti_2,阳离子大孔交换树脂,SnCl_4·5H_2O,聚氯乙烯三氯化铁等几种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了肉桂酸正丙酯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杂多酸HPA和SnCl_4·5H_2O对肉桂酸正丙酯的合成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磷酸三辛酯(TrioctylPhosphate),又名磷酸三异辛酯,学名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简称TOP。磷酸三辛酯是1种既有阻燃性又有耐寒性的特种增塑剂,其低温性优于己二酸酯类,耐水性优良,挥发性低,与PVC树脂配合具有优异的凝胶作用,同时赋予制品优良的机械性能、紫外光稳定性、抗老化性、阻燃性及抑菌作用。主要应用于军用PVC制品、涂料、合成橡胶及纤维中,还可以用于双氧水(H2O2)的工作溶剂、润滑油添加剂、贵重金属萃取剂等。目前,我国主要的生产单位有杭州大自然有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无锡太湖化工溶剂厂、杭州黎明聚…  相似文献   
79.
A synthetic polymer with a laminin-apatite composite layer on its surface would be useful as a percutaneous device. The preparation of such a composite was attemp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using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 (PET) and polyethylene (PE) as the synthetic polymer. PET and PE plates and those pretreated with an oxygen plasma were alternately dipped in calcium and phosphate ion solutions, and then immersed in a metastable calcium phosphate solution supplemented with laminin ( LCP solution ). The PET and PE plates pretreated with an oxygen plasma formed a uniform and continuous layer of a laminin-apatite composite on their surfaces. In contrast, the PET and PE plates that had not been pretreated with an oxygen plasma did not form a continuous layer of a laminin-apatite composite on their surfaces. The hydrophilic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PET and PE surfaces introduced by the plasma treatment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successful laminin-apatite coruposite coating.  相似文献   
80.
A series of random and block poly( L-lactide-co-e-caprolactone ) ( PCLA ) copolymers whh different composition are prepared using stannous octaoate as catalyst.The 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initiator on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structure of the PCLA copolymers i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 ( FTIR ),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 DSC ) and X- ray diffraction ( XRD ) methods. It is shown that the synthesis condi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copolymers obrious influence on the structure of PCLA copolymers. Hydrolytic degradation of the copolymers in a PBS solution of pH 7.4 at 37.0℃ shows that the copolymers of different composhions degrade at different r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