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8篇
  免费   1031篇
  国内免费   887篇
电工技术   500篇
综合类   1443篇
化学工业   2608篇
金属工艺   463篇
机械仪表   1708篇
建筑科学   544篇
矿业工程   447篇
能源动力   483篇
轻工业   954篇
水利工程   354篇
石油天然气   5346篇
武器工业   137篇
无线电   59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62篇
冶金工业   361篇
原子能技术   262篇
自动化技术   704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404篇
  2022年   398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451篇
  2015年   542篇
  2014年   884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889篇
  2011年   832篇
  2010年   802篇
  2009年   825篇
  2008年   961篇
  2007年   881篇
  2006年   900篇
  2005年   865篇
  2004年   902篇
  2003年   668篇
  2002年   487篇
  2001年   479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385篇
  1998年   330篇
  1997年   329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313篇
  1994年   258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应用流-固耦合理论推导相似准则和模型设计。在反应堆1:10模型上进行了堆芯吊篮结构的空气和静水中模态分析试验,获得动态特性。在反应堆1:5水力回路上进行吊篮水力振动试 验,测得了流体对吊篮表面脉动压力、加速度、应变等信号与流量关系。经信号处理后获得了流体载荷谱及各种响应参数。在这两个试验基础上对流-固耦合与流致振动定量分析,导出吊篮水流振动理论计算方程。计算了秦山核电厂300MW的吊篮水流振动的响应,结果与试验相符合。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吊篮水流振动在寿期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2.
早在1920年,油田电法测量中的电阻率各向异性效应就曾有过描述,钻穿水平岩层的垂直井眼内,电测井仪器的响应,有时戏不受各向异性的影响,也不受各向同性的影响,而实际的测井仪器各响应的是电阻率(典型的是用于岩心分析时测量的电阻率)的相同张量分量,以及其它未被采样且在地层评价时可忽略的各向异性的张量分量。各向异性能给测井响应造成显著影响的情况很少并且对测蝇响应亦无太大贡献。后来Archie(1942)依照质介质的电阻率理论给出了含水饱和度与电经关系的表达式。虽然他的结果表达式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幂律表式,但迄今59年来,它仍是一个用于定量地层评价的工业标准模型,随着高斜井与水平井钻井的出现,在解释理论中油藏各向异性特征不能再被忽视。一直以来,人们已习惯性地以一个标量方程式为基础利用测得的电阻率计算地层含水饱和度,因此问题很自然的就聚焦在各向异性将如何影响含水饱和度的计算上,通常含水饱和度方程中通过包含着张量因子(如电导率)与标量因子(如隙度和含水饱和度)这样两部分内容的形式表达。标量含水饱和度因子可由张量因子换算解决,然而,通过对角化电导率张量的各分离分量与相似标量,Archie方程可被独立应用于张量分量。  相似文献   
93.
在径向流动的条件下 ,通过实验室内对酸蚀孔洞对称性的实验研究 ,提出了一个新的碳酸盐岩酸蚀孔洞模型 ,即酸蚀孔洞分布的对称性模型。以此为基础 ,对三幅有用的图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同时介绍了利用这些图表进行计算的方法。最终提出 :在碳酸盐岩地层中 ,利用这三幅简单的图表可以迅速计算酸化所产生的表皮因子 ,以及利用这三幅图表进行酸化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94.
成藏流体历史分析——以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储集层岩石烃类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对黄骅坳陷三马地区沙一段油藏进行了重建成藏流体历史的尝试。对包体流体状态的分析表明,成藏流体具有高密度,高矿化度的性质,被捕获时的温度约为110-140℃,成藏流体的主要充注时期在明化镇组沉积期,距今为10-4Ma之前,充注成藏后的小幅度构造抬升中可能使原称油水界面以下的地层水矿化度发生变化,导致现今储集层流体矿化矿比包裹体流体矿化度明显下降。图5表2参6(钟宁宁摘)。  相似文献   
95.
地质储量丰度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应用地质储量丰度来定量描述剩余的分布,避免了应用剩余油饱和度描述剩余油的片面性,从而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文51块剩余油研究中通过应用该方法,提高了剩余油挖潜措施的有效性。文51块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该方法对剩余油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
井间成像技术掌握了注/采过程中油藏内的流体变化位置和范围,它可以产生分辨率极高的二维和三维油藏图像,从而有助于追踪流体运动的变化.该项技术在加利福尼亚州循环注蒸汽的操作中得取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
黄隆基  姜文达 《同位素》2006,19(4):213-213
本发明为”井间钆示踪中子伽马能谱可动水饱和度监测方法”,其核心技术是在井间监测中用钆代替氚做示踪剂,将井口取样单一监测方法扩展为井下测井和井口取样综合监测方法,将监测目标从测定地层含水饱和度改变为测定地层可动水饱和度。在施工时先在注水井和采油井测量中子伽马基线,在注水井注入钆示踪剂,并测量中子伽马钆示踪注水剖面。此后,在相关采油井进行测井与井口取样双重监测,经综合分析分小层求出可动水饱和度井间分布。此项发明可用于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监测可动水饱和度分布和划分水淹等级,进而估算剩油储量和有利区块。与现有的井间示踪方法相比,在厚层细分、薄层评价和用一种示踪剂实现多层监测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8.
大庆油田在聚合物驱后区块仍然有40%以上的剩余储量,准确预测聚驱后剩余油分布是挖潜这部分储量的关键。根据大量代表水驱后期和聚驱后期开发状况的测井资料,计算对比了单井垂向采出程度;通过绘制不同微相剩余油饱和度概率分布曲线和将井点所属饱和度区间标注在沉积微相图上,研究了聚合物驱后平面剩余油分布。结果表明:聚驱后,垂向上驱替趋于均匀,但油层上部剩余油比例较高,在垂向上,厚度小、渗透率低的油层部位,聚驱后剩余油基本没有变化,厚度大的油层部位,聚驱后剩余油剖面趋于均匀,但上部剩余油仍较多;在平面上,河道砂微相聚驱效果明显好于非河道砂微相,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相带尖灭、两相分界处以及渗透率变差部位和注采关系不完善的区域。该研究为进一步挖潜这部分剩余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
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多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测井中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神经网络方法是将油层生产动态看作一个非线性动力子系统,把能影响动态情况下的剩余油饱和度的各种因素自行组织起来,加以训练学习,建立一个广义的、精确的确定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模型.本工作建立的预测油田开发中后期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神经网络模型在中原油田的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表明它可用于评价、分析油藏动态参数和预测油层剩余油饱和度变化情况,为油田调整开发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采用胶体-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合成CaO稳定化ZrO2纳米粉体,并对粉体的烧结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粉体具有粒径小、粒径分布范围窄、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将粉体作为ZrO2基陶瓷起始粉料,具有很高的烧结活性,可以有效地降低烧结温度,缩短烧结时间。此外,粉体中稳定剂的含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