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65篇
  免费   894篇
  国内免费   460篇
电工技术   142篇
综合类   1551篇
化学工业   9121篇
金属工艺   215篇
机械仪表   142篇
建筑科学   447篇
矿业工程   236篇
能源动力   204篇
轻工业   5514篇
水利工程   198篇
石油天然气   637篇
武器工业   44篇
无线电   4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85篇
冶金工业   269篇
原子能技术   135篇
自动化技术   114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559篇
  2022年   699篇
  2021年   614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536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478篇
  2015年   530篇
  2014年   1072篇
  2013年   834篇
  2012年   1013篇
  2011年   1076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974篇
  2008年   1183篇
  2007年   1031篇
  2006年   842篇
  2005年   962篇
  2004年   854篇
  2003年   763篇
  2002年   641篇
  2001年   564篇
  2000年   511篇
  1999年   433篇
  1998年   399篇
  1997年   356篇
  1996年   366篇
  1995年   342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218篇
  1992年   234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19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篇
  1951年   6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81.
利用活性碳增强微波热效应对某石油化工厂区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研究,在微波处理最佳条件下,考察场地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处理效果,通过三维荧光(3D-EEM)和气相色谱(GC)分析了石油烃污染物的组分和去除特性,并采用菌剂强化法对修复后的土壤进行深度生物降解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碳增强微波热修复技术对石油烃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微波功率700 W、辐照15 min、土壤含水率10%、添加5%活性碳的试验条件下,可将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由5 700 mg/kg降至2 800 mg/kg,去除率达50.9%;GC分析表明:土壤中污染组分主要为TPH(C6-C9)、TPH(C15-C28)和TPH(C29-C36),经微波热修复后,土壤中TPH(C15-C28)去除率较高,达到70.4%;3D-EEM解析表明:微波热消解对土壤中三环芳烃及其同系物去除效果较好;对微波热修复后的土壤进行工程菌剂深度生物降解14 d后,污染土壤中石油烃含量降至716.8 mg/kg,去除率提升至74.4%,达到《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相似文献   
182.
为有效利用板栗树废弃资源,以水为溶剂从板栗落叶中提取天然染料,研究该染料的提取工艺,测试了提取液的紫外-可见光谱,并对该染料在三种天然纤维柞蚕丝、羊毛及改性棉上的染色性能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板栗叶染料提取的适宜条件为:煮沸回流提取2h,物料与溶剂质量比为1:20.板栗叶染料上染三种纤维时,适宜的染色条件为:在温度90℃下恒温染色50min,染色pH=3.以板栗叶染料上染三种纤维,直接染色、明矾及硫酸亚铁媒染试样都可以获得较好的染色深度,其中以硫酸亚铁媒染试样的K/S值最高,且染色织物的染色牢度较好.  相似文献   
183.
唑螨酯是一种高效、广谱、非内吸性的苯氧基吡唑类杀螨剂,广泛用于果蔬害螨防治。但近年来因为不合理使用导致残留及安全性问题。笔者综述了唑螨酯的应用、残留、代谢降解及毒性研究进展,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4.
185.
传统的静电纺丝法使用单一的毛细管状喷头喷丝,通常用于制备实心且表面光滑单一组分的纳米纤维,无法得到具有多种功能性结构的复合材料,应用范围较窄。以酞酸丁酯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TiO2/g-C3N4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runauer-Emmett-Teller (BET)分析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MB)研究了不同g-C3N4添加量对TiO2/g-C3N4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结合500℃煅烧工艺成功制备了大比表面积及高光催化性能的TiO2/g-C3N4复合材料。当g-C3N4添加量为0.15 g时,TiO2/g-C3N4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MB)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可达93.8%,且经过5次重复实验后降解率仍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86.
综述了近年来仿酶催化木素降解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木素降解的机理和产物形成做了概述总结,并对仿酶催化剂进行了介绍归纳,包括Fenton催化剂、Salen配合物、金属卟啉配合物和GIF体系等。简要分析了木素降解的机理,并给出采用不同仿酶催化剂降解木素的代表性案例。鉴于传统的木素降解方法条件较为苛刻且不符合环保要求,为了使木素在温和环保的条件中降解,文中专门对仿酶催化剂的处理条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最后展望了仿酶催化木素降解的发展前景。对木素降解研究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7.
王帅  崔洪友  谭洪梓 《精细化工》2021,38(7):1480-1485
利用无机熔盐水合物的温升效应,考察了氯乙酸废水在常压/低压下湿空气催化氧化降解效果,分别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氯乙酸和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CaCl2?2H2O熔盐水合物中CuCl2对氯乙酸的降解效果最佳,在200℃和0.35 MPa条件下氯乙酸去除率可达97.2%,COD去除率可达90.7%.通过自由基抑制实验和中间产物分析推测反应机理为:在羟基自由基的协同催化下,氯乙酸依次降解为羟基乙酸、二羟基乙酸、甲酸、CO2和水.  相似文献   
188.
TiO2是较为成熟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但因TiO2分散性差、量子利用率低、比表面积小、难回收等问题难以工业化.多孔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引入可增强TiO2/MOFs复合材料的光吸收性能,提高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和提高回收率.基于TiO2/MOFs制备时前驱体添加顺序不同,综述了TiO2/MOFs的3种制备方法(即Ship-in-a-bottle法、Bottle-around-ship法、One-pot法)及TiO2/MOFs光催化机理与性能影响因素,并探讨不同MOFs与TiO2结合的作用机理.最后,对TiO2/MOFs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9.
采用磁控直流溅射的方法,使用TiO2靶材直接制备二氧化钛纳米薄膜,并在不同温度(500、550或600°C)下进行退火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TiO2纳米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550°C时TiO2纳米薄膜的光催化性能最佳,紫外光照1 h可降解22.90%的罗丹明B溶液.  相似文献   
190.
郭宇璇  朱瑶  王楠  郭笑彤  何玲玲 《当代化工》2021,50(6):1328-133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钨酸镁(MgWO4)半导体催化剂,并使用金橙II为有机污染物模型研究了其声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MgWO4具有良好的声催化活性,可显著提升超声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而且MgWO4具有优秀的可重复利用性能.同时,MgWO4催化超声降解金橙Ⅱ的机理研究表明,产生的活性物质如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空穴(h+)是声催化降解金橙II的主要原因.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gWO4作为声催化剂用于处理有机染料废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