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8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323篇
电工技术   480篇
综合类   206篇
化学工业   1140篇
金属工艺   56篇
机械仪表   161篇
建筑科学   195篇
矿业工程   277篇
能源动力   139篇
轻工业   382篇
水利工程   73篇
石油天然气   323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8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5篇
冶金工业   382篇
原子能技术   30篇
自动化技术   3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报道了基于梯度能带结构的高速室温中波红外HgCdTe器件,器件设计为n-on-p同质结结构,在300 K的零偏压条件下达到了1.33 ns(750 MHz)的总的响应时间,相对于非制冷的碲镉器件和工作于高偏压下的碲镉APD器件响应速度有所提高。基于一维模型的分析表明,吸收层中的组分梯度可以形成内置电场并改变了载流子的输运特性,该模型由不同组分梯度的HgCdTe器件的实验对比验证。因此,此项工作优化了高速HgCdTe中波红外探测器的设计,并为设计超快中波红外光电探测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92.
金属/碲镉电极接触是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器件的性能与稳定性影响较大。然而在碲镉金属化过程中,金属离子能量较高将有可能对碲镉表面造成损伤。本文采用了离子束沉积系统生长金属电极,探究了束流、束压以及热处理等条件对碲镉红外探测器接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碲镉在生长电极后表面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随着离子能量的升高,对材料表面损伤加剧。在I-V曲线中,电极沉积损伤较大的器件表现出软击穿现象;在热处理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修复电极沉积时能量过大造成的损伤,提高了电极接触性能。  相似文献   
93.
田震  宋淑芳  邢艳蕾  孙浩  刘世光 《激光与红外》2022,52(10):1527-1531
报道了碲镉甚长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最新研究进展。采用水平液相外延In掺杂和垂直液相外延As掺杂技术生长了高质量的p on n型双层异质结材料。并通过提高材料质量将双层异质结材料的双晶衍射半峰宽控制在30 arcsec以内。基于台面器件加工、表侧壁钝化以及In柱互连工艺,制备了640×512,25μm碲镉甚长波红外焦平面器件。通过进一步优化了材料生长和芯片制备工艺,在65 K的工作温度下,该器件的截止波长为1435 μm,有效像元率为9806,平均峰值探测率为809×1010cm·Hz1/2·W-1。  相似文献   
94.
牛佳佳  刘朋超  王丹  李乾  折伟林 《红外》2022,43(11):8-13
碲镉材料的电学、光学性能直接影响红外探测器的性能,掺杂是一种有效提高材料性能的手段,因此碲镉材料的相关掺杂研究至关重要。利用步进式扫描傅里叶红外调制光致发光(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Modulated Photoluminescence, FTIR-PL)测试仪对不同退火条件下的掺In碲镉材料进行了变温测试,降低了实验过程中的信噪比,获得了较好的光谱图。在此基础上结合霍尔测试结果,分析了由温度变化导致的能级位置变化以及不同退火条件处理后碲镉材料的发光峰强度和位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95.
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烟叶中的含量,并用计量学方法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显示,标准曲线校准和测量重复性是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其中标准曲线校准对合成不确定度的影响最大。当烟草中的测定结果为0.096μg/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9μg/L。  相似文献   
96.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硫酸中的汞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硫酸的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中,均未规定测定含量的方法,而在其它化工产品如工业用氢氧化钠的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中,规定采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分析文献中有报道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和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硫酸中的含量。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灵敏度较高,准确性和重现性也较好,是一个常用的方  相似文献   
97.
马敬堂 《山西化工》1993,(2):39-39,62
在环境监测中用过硫酸盐氧化比色法测定水体中的微量锰,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精确度也比较高,应用较普遍。然而,该法所用的测锰试剂(亦有人叫特殊试剂)含有硝酸银和硫酸,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测定后要产生含毒性较大的含废液。据推算,测锰废液中含有AgNO_31.75g/l、HgSO_43.75g/l,其pH值为0.5左右。若将其随便  相似文献   
98.
李东俊 《治淮》2013,(12):63-64
原子荧光光谱仪逐步进入环境样品监测、卫生防疫、食品卫生检验、药品检验、城市给排水检验、化妆品检验、环保等领域的监测领域,其以谱线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适用于多元素同时分析的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监测过程干扰因素是大家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9.
系统采集了孟津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岸边区、过渡区(实验区和缓冲区)及保护区外耕作区的土壤、典型植物及水体样品,基于冷原子荧光测定方法对样品中总和甲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岸边区的土壤、植物中总和甲基含量均高于过渡区和保护区外耕作区,并与黄河水体中的含量有密切关系,而的甲基化主要与湿地处于水淹的交替变化有关,其中土壤中的甲基化程度最高.在岸边区与过渡区长期处于水淹环境中的植物甲基的含量明显高于旱地植物.甲基占总的比例为植物>土壤>水体,说明甲基化过程主要是生物甲基化.  相似文献   
100.
通过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恒压压、恒速压等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样品经行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普遍为低渗透砂岩并具有孔喉较小、分选性较差和细歪度的特点,但同时恒速压实验表明大喉道对渗透率贡献大,是提高储层渗流能力的关键.另一方面通过对沉积微相、水动力条件、储层碎屑组分以及成岩溶蚀作用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强水动力砂体发育带的心滩微相是相对高渗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溶蚀作用是相对高渗储层形成的关键.在相对高渗储层形成过程中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强水动力粗粒心滩沉积有利于溶蚀作用的发生,溶蚀作用的发生又促进强水动力心滩沉积向相对高渗储层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