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58篇
综合类   75篇
化学工业   5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2篇
矿业工程   8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453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地震多属性综合分析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魏艳  尹成  丁峰  鲍祥生 《石油物探》2007,46(1):42-47
由于地震属性与储层特征对应关系复杂,利用地震单一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往往存在多解性。然而随着地震属性研究的深入,地震属性的数量和分类也更为细化,因此地震多属性的优化组合与综合分析成为必然。为此总结了多属性综合分析的技术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数据分析。其主要步骤为:①不同种类的属性提取和分析;②属性的预处理,即剔除异常值并进行滤波等处理;③结合钻井、采油资料寻找和筛选敏感属性;④利用K—L变换来对优选出的地震属性进行降维处理;⑤利用线性、非线性等综合分析技术进行储层预测。将该分析技术应用于CN工区某一储层的含油气性预测中,然后利用波阻抗反演结果对研究成果进行相互验证,发现综合分析结果有效地减少了预测目标的多解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2.
论述了油藏地球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并介绍一种新的高分辨率地震反演技术——自适应波阻抗外推.在油藏地球物理学中,人们主要利用的地震信息是反射波形,但波形的直接解释是很困难的,原因是波形间的相互干涉,干涉的影响距离相当于子波的延续度,这比常规的时间分辨率1/2周期要大得多.波形干涉问题是地震资料的带限性质所造成的,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地震和测井资料相结合才能解决.结合测井的地震反演是油藏地球物理学各种技术所共同采用的基本方法.自适应波阻抗外推是一种结合测井的地震反演新方法,此方法根据测井曲线和井旁地震记录的自适应映射关系.推导出一系列自适应算子.利用这些算子可以从地震记录估算出高分辨率波阻抗剖面.  相似文献   
73.
水驱油藏四维地震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正确认识长期水驱油藏剩余油分布状况,以渤海湾地区高孔渗油藏的岩石物理数据为依据,结合冀东油田两个区块2次三维地震采集的资料,从可行性研究、叠前和叠后互均化处理以及动态油藏描述等方面对水驱油藏四维地震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叠前和叠后互均化处理可以基本消除地震采集差异造成的影响;对于长期人工水驱开采油藏,由于物性和注水压力变化可造成17%~19%的速度降低,可以直接利用互均化后的叠后地震振幅差异监测水驱前沿;对于天然能量开采油藏,只有孔隙流体性质变化,因此造成的地震波速度变化很小,利用叠后地震振幅差异无法刻划油藏的变化,必须利用叠前地震信息(如互均化处理后新老资料弹性波阻抗反演的差异)才能突出油藏的变化。图7表2参14  相似文献   
74.
应用波阻抗反演、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对LD TST构造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和应用。结合发现井LD TST 1的钻探结果 ,重新计算了储量 ,提出了 5口评价井井位建议。LD TST 2井钻探结果表明 ,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结果是正确的 ,应用效果是好的 ,达到了快速采集、快速处理、快速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75.
反演技术和频谱成像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冯凯  查朝阳  钟德盈 《石油物探》2006,45(3):262-266
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县有很好的垂向分辨能力,在储层横向变化不大时反演效果很好,但如果储层的横向变化十分复杂,反演技术的局限性就非常突出,要获得好的反常效果很困难。基于薄层反射调谐原理的频谱成像技术不依赖于井资料,只与地震资料的品质有关,对于储层边界,非均质及厚度的成像,分辨率尤其是横向分辨率要高于传统的宽带地震分辨率。中国东部H区块S构造带,主要目标地层厚度变化大,构造复杂,目标储层主要由砂岩、砾岩、凝灰质砾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非均质性强。综合应用反演技术和频谱成像技术对其含油气储层的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验证井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76.
本文首先给出旋波煤质基本公式,然后从传输线理论出发,用阻抗法解决了线极化平面被垂直和入射到多层平面旋波媒质的反射向题,处理方法简单方便,且易理解。文中最后给出了一些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并将其与另外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77.
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综合预测评价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碳酸盐岩岩溶型储集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给储层预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利用某种单一技术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针对塔里木盆地桑塔木地区碳酸岩岩溶型储集层,综合应用地震属性参数分析,古地貌恢复,应变量分析裂缝预测,并约束条件下的全三维波阻抗反演以及多参数融合储层评价等技术,提取了对碳酸盐岩岩溶型储集层反映敏感的参数,预测了裂缝的发育密度,恢复了古地貌,划分了各类储层及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个钻探井位,均钻遇到优质岩溶型储集层,并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流。  相似文献   
78.
P-SV波AVO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先回顾了P—P波AVO响应特征及其分类,随后从P—SV波反射系数及振幅特征、归一化的P—SV波反射系数及截距梯度特征、地层参数变化趋势与AVO类型的关系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P—SV波AVO响应特征。文中选用castagna、Hilterman给出的四种AVO类型的岩性参数,利用佐普里兹方程计算了P—SV波反射系数,得出以下认识:①对于不同类型气层,P—SV波AVO响应特征比较复杂,利用单一的反射系数曲线和振幅特征无法同时区分四类AVO类型,表明P—SV波AVO响应对储层流体成分并不敏感;②通过引入伪转换波阻抗的概念,归一化反射系数曲线呈现单调性,同时放大了弱AV0异常。对于Ⅰ、Ⅱ、Ⅲ类AVO类型的气层,无论储层含水还是含气,垂直入射时归一化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单调递增;对于Ⅳ类AVO类型的气层,储层流体的性质不影响反射系数的变化趋势,反射系数都为正值且随入射角单调递减;③Ⅰ、Ⅱ类气层具有负截距和正梯度,Ⅲ类气层的截距和梯度都接近于零,Ⅳ类气层具有正截距和负梯度。文中利用P—SV波AVO截距梯度理论对不同AVO类型和castagna给出的25种含(油)气砂岩模型进行了截距梯度分析,进一步验证了P—SV波AVO响应特征及其对不同气层的分辨能力。本文的研究对AVO正演模拟、储层流体替换、多波AVO分析和参数反演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80.
砂砾岩储集层的地震反演方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T719井区位于东营凹陷宁海断裂构造带的T94断层和胜北断层文汇区下降盘,沙四段-沙三段沉积期的古地貌沟梁相间,发育了夹于烃源岩内的规模较大的深水浊积扇体,主要储集岩为含砾砂岩和砾岩,其厚度差异较大,横向变化非常快。为研究储集层的变化细节并精细预测其分布,采用经高分辨率处理的纯波带地震数据、以测井资料为约束条件,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精细波阻抗初始模型,再利用拟线性方法细微调整,在最终反演出的具有较宽频带的绝对波阻抗剖面上,砂砾岩扇体与波阻抗的对应关系良好,其分布范围与实际钻探结果吻合。图3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