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05篇
  免费   2445篇
  国内免费   1334篇
电工技术   2955篇
综合类   2377篇
化学工业   3344篇
金属工艺   2785篇
机械仪表   1542篇
建筑科学   5346篇
矿业工程   4605篇
能源动力   1472篇
轻工业   1783篇
水利工程   2841篇
石油天然气   3529篇
武器工业   362篇
无线电   25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41篇
冶金工业   1901篇
原子能技术   281篇
自动化技术   1851篇
  2024年   297篇
  2023年   1069篇
  2022年   1130篇
  2021年   1334篇
  2020年   1273篇
  2019年   1312篇
  2018年   549篇
  2017年   919篇
  2016年   1126篇
  2015年   1565篇
  2014年   2847篇
  2013年   2024篇
  2012年   2374篇
  2011年   2198篇
  2010年   1949篇
  2009年   2045篇
  2008年   2297篇
  2007年   1983篇
  2006年   1699篇
  2005年   1723篇
  2004年   1348篇
  2003年   1213篇
  2002年   1025篇
  2001年   878篇
  2000年   768篇
  1999年   685篇
  1998年   577篇
  1997年   523篇
  1996年   475篇
  1995年   421篇
  1994年   412篇
  1993年   318篇
  1992年   307篇
  1991年   282篇
  1990年   286篇
  1989年   240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吴迪  王瑞 《电波科学学报》2019,34(5):655-662
利用2007-2013年的COSMIC掩星数据,分析了E区与F区电离层闪烁的变化特征.发现用闪烁出现频次、闪烁发生率以及闪烁强度来表征的电离层闪烁出现规律比较相似.E区电离层闪烁在夏季半球的中纬地区最强,其次是春秋季的低纬地区和冬季半球.就经度分布来说,春秋季E区电离层闪烁呈四波结构.对F区电离层闪烁来说:南美-大西洋扇区在12月至点最为显著;非洲和太平洋扇区在6月至点最为显著;大西洋扇区在春秋分季最为显著.极区也出现中等强度的闪烁,尤其在南半球的90°E~180°E扇区较为显著.高纬E区电离层闪烁强度随太阳活动的增强而增强,而低纬和南半球的中纬E区闪烁随太阳活动的增强而减弱.高纬和低纬F区闪烁随太阳活动的增强而增强,而中纬F区电离层闪烁对太阳活动无显著依赖关系.对于赤道区来说,北半球60°W~60°E经度区闪烁强度随太阳活动的变化最为显著,其次是南半球60°E~210°E附近;而对于高纬地区来说,F区闪烁强度随太阳活动的变化最为显著的区域在南半球60°E~210°E附近.  相似文献   
23.
为了准确选择井下水文观测孔的位置,减少无效钻探工程量和时间,利用井下直流电法技术查明钻孔备选区域下方岩层的赋水性状况,综合分析直流电法勘探结论和水文地质等资料,科学确定水文观测孔的位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4.
对AP1000压水堆核电站安全壳贯穿件的非径向管板焊接接头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分析其超声检测工艺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建立统一的缺陷定位坐标系并结合被检构件的几何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推导得出了h值(缺陷回波最高点距套管外壁的距离)的计算方法。为超声检测对这类焊接接头缺陷的准确识别和定位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为解决这类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技术受限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5.
玻璃动力学强弱性指数m值的主要评测方法有两种:通过玻璃转变温度附近黏温关系测试直接获得mvis值;基于量热分析,根据不同升温速率获得假想温度,并假定玻璃转变温度范围内假想温度Tf符合Arrhenius关系,通过理论推导间接获得mDSC值。由于玻璃转变温度范围内假想温度Tf和黏度的关系实际上并非严格遵循Arrhenius关系,因此mDSC和mvis之间存在偏差。以系列商用硫系玻璃为例,通过两种评测方法比较,建立了通过mDSC推算mvis的经验公式,实现了准确、快速的评测硫系玻璃动力学强弱性。  相似文献   
26.
27.
地质特征认识对煤层气开发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在资源特征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发现煤层气相邻井的产量差异仍较大。排除工程因素后,通过选取8类地质参数,细致比对了保德区块低产井与邻井的参数特征,筛查出其关键因素为煤层微幅构造与顶板封盖条件,其中以微幅构造为主。据此,重新认识并划分出区块新的次生褶皱背斜单元、向斜单元和斜坡单元,获得了不同次生褶皱构造单元的开发特征。结果表明,高、低产井分布与次生褶皱背斜、向斜相关性高达92%。其中:高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背斜变化较缓、呈隆起状的“平台”,且煤层顶板以泥岩、碳质泥岩为主,封盖性较好;低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向斜,同一井台各井开发效果差异表现为从向斜条带轴部—向斜条带内—向斜条带外的煤层气井平均单井产量不断增加,到向斜轴部的距离大于向斜曲率半径73.5%的范围为主力产气区,小于向斜曲率半径40.0%范围为产水主力区。这对煤层气新井部署、生产管理、开发调整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基于电流的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s,MoM)和物理光学法(physical optics,PO)的混合算法是目前求解电中尺度和多尺度目标电磁散射和辐射的主要方法,在计算MoM区和PO区的耦合作用时需要对PO区域进行亮区判断.传统纯CPU亮区判断方法时间复杂度为O(N2),时间消耗随着面片数量N增加而急剧增大.文中通过GPU渲染功能及对深度缓冲区(zbuffer)的利用,对PO亮区判断过程进行加速,亮区消耗时间与面片数量无直接联系,在面片数量达到105数量级以上加速优势明显.将加速的MoM-PO混合方法应用于复杂目标与粗糙面的组合情况,对比多层快速多级子(multi level fastmultipole method,MLFMA)方法,相比于纯PO方法,获得较高的精度.相比于单一算法,混合算法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9.
30.
李兆生 《山东煤炭科技》2015,(1):112-113,118
对2320隐蔽老火区首先通过灌注泥浆对火区进行治理,同时对部分裂隙通道进行堵漏,然后对泥浆不能到达的区域注入高倍数三相泡沫灭火材料泡沫,瞬间将火源处覆盖,火源因隔绝氧气而窒息灭火。三相泡沫具有良好的堆积性和流动性,对煤体具有保水保湿,惰化遗煤氧化空间,并能够对松散煤体进行化学阻化,从本质上降低遗煤自然氧化速率,消灭了隐蔽老火区的火灾隐患,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