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4篇
电工技术   34篇
综合类   62篇
化学工业   758篇
金属工艺   294篇
机械仪表   92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87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65篇
武器工业   12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0篇
冶金工业   6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为了获得装饰性、耐蚀性及外观符合要求的发黑磷化膜,采用开路电位-时间曲线、交流阻抗曲线、极化曲线、扫描电子显微镜、宏观描述等方法,对钢铁发黑磷化工艺中的温度、时间、游离酸度、总酸度、促进剂、配位剂、硫酸铜、钼酸钠、磷酸二氢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发黑磷化液配方和操作条件下,能够得到晶体数量多、晶体尺寸适中、缝隙小、平整致密、结合力和耐蚀性好的发黑磷化膜。发黑磷化液稳定,寿命长,沉渣少。  相似文献   
72.
为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在镁合金表面制备锌系磷化膜,并对磷化膜进行封闭。比较了未封闭磷化膜、浸油封闭磷化膜、铬酸盐封闭磷化膜和硅酸盐封闭磷化膜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厚度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浸油封闭、铬酸盐封闭和硅酸盐封闭对镁合金表面磷化膜的厚度基本没有影响,但封闭前后磷化膜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有所不同。Cr、Na和Si元素分别通过形成化学转化膜、胶体状膜或物理填充孔隙被引入封闭后磷化膜中。硅酸盐封闭磷化膜的致密性相对较好,使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在铬酸盐封闭逐渐被弃用的趋势下,效果较好并且低污染环保的硅酸盐封闭在磷化膜封闭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3.
采用化学转化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磷酸盐转化膜。在基础磷化液中添加植酸,改善膜层的耐蚀性。通过交流阻抗、Tafel曲线和硫酸铜点滴实验确定了植酸最佳的质量分数为1.5%。该质量分数下的容抗弧半径最大,自腐蚀电流密度最低,耐蚀性最好。通过扫描电镜测试得出:膜层的表面结构为晶粒紧凑堆积状,该膜层很好地覆盖了基体表面,起到了一定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74.
丁凝  刘建明 《广东化工》2014,(7):167-168
文章介绍了目前工业磷化废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化学沉淀除磷法,研究了pH、PAM投加量的变化对除磷效率的影响。确定了除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7.5~9之间,PAM投加量为300 mg/L。  相似文献   
75.
探讨了磷化渣产生的机理与工艺条件,介绍了为达到磷化液少渣、无渣所采用的除渣设备与减渣措施。  相似文献   
76.
导读     
<正>本期主要针对无磷转化膜技术与阴极电泳漆的配套性、磷化液中磷化渣的控制及磷化渣对磷化膜的影响进行了重点报道。蓝花等研究了无磷转化前处理在CRS、GA、GI及Al底材上的薄膜形貌及薄膜的生长过程,并与普通电泳漆及高泳透力电泳漆配套,研究电泳漆及底材等因素对其漆膜厚度、耐腐蚀性能及泳透力的影响。胡莲跃等通过试验对磷化液加热水浴温度与磷化液产渣量的关系进行验证,分析了磷化渣体积浓度与质量浓度间的换算关系,并采用SEM对磷化渣与磷化膜的成膜质量关系进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车架电泳涂装前处理的工艺:即钢板酸洗、工序防锈、脱脂、表面调整、磷化。并分析了不同前处理工艺对涂装效果的影响,总结了车架电泳涂装前处理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8.
正本公司在磷化表面处理领域具有超强的研发能力,有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前处理专家专门从事产品的持续改进及质量把关,以确保产品的先进性及质量稳定性。生产的胶钛表调剂(BT系列)、锰系表调剂综合性能与进口表调剂相当,部分性能已超过进口表调剂,可完全取代进口表调剂。该系列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胶钛表调剂:浸渍(或喷淋)过本表调液(10~100 s)后的工件,磷化时间1~5 min(常温0℃以上),磷化膜细腻致密均匀。  相似文献   
79.
《中国涂装》2010,(4):31-32
1 国内汽车表面处理技术将带来一场革命。我国从2006年12月1日起开始执行汽车制造业清漆生产和涂装标准,对磷化技术所使用的磷化液进行了各种限制,而硅烷技术将在汽车行业推广使用,此举有望逐步替代目前的磷化处理技术。另外,还有氧化锆转化膜。这两种处理都比锌盐磷化处理污染轻,设备投资少,能耗低,表调可简化,沉渣减少甚至无,处理时间也短,  相似文献   
80.
由于一般的“四合一”处理工艺的废液排放污染环境,常温下除油效果差等原因,因此,研制常温“四合一”磷化新工艺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性。从理论上探讨了常温磷化工艺的设计,其关键是PH值的控制,选择性和加入促进剂和成膜助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