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23篇
综合类   130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239篇
矿业工程   14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肖南  董石麟 《空间结构》2004,10(1):12-15
跳层空腹网架在利用网架的空腹部分做楼层使用时,网架的上、下弦杆均与楼板浇注成为一个整体,以往对跳层空腹网架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均未考虑楼板刚度的影响.本对普通型跳层空腹网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考虑楼板不同刚度和不考虑楼板刚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楼板对空腹网架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本的结论可为跳层空腹网架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铁道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重要桥梁。北京交通大学结构力学获批2020年首批国家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标志着结构力学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针对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教学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性卓越人才为目标,以提高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为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感性入手,理性探究"的"3E+3E"工程化教学理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从课程思政的承载、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教学实践表明,"3E+3E"工程化教学理念不仅为"课程思政"和"两性一度"的融合提供了新思路,而且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为"传授式"教学向"探究式"教学转变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3.
阐述了结构力学中力法、位移法、势能法与余能法四者的对偶关系,结合工程实例,分别用势能法和位移法对某3刚架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势能法和余能法实质上就是用能量形式表达的位移法和力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74.
高洪波  刘慧 《山西建筑》2008,34(4):224-225
结合在《结构力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体会和实践经验,提出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结构力学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及表达能力,从而提高结构力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5.
复杂形态与结构体系之间所存在的数学逻辑与力学法则之间的偏差,构成了当今国际建筑参数化设计深化研究与面向现实实施的困境与挑战。因此,实现数字化复杂形态与结构力学逻辑的有机统一构成了该研究的初衷与最终目标。从结构工程学的角度出发,以双曲抛物面壳体为实验对象,提出了“结构原型——力学机制——力与形数字重构——验算与优化”的实验方法与创作思路,并通过圆形、三角形、菱形与编织状四种反映力学机制的肌理形式的量化试验与数据分析,论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最终形成一种从结构原型到多样性形态重塑的创新建筑设计模式。文中着力于如何利用与发掘潜在的结构力学机制,指出了复杂空间形态的创作如何结合结构力学的关键点,可为现时建筑参数化设计的现实运用与纵深研究提供实证参考与理论线索。  相似文献   
76.
论述了结构力学课程开展研讨式教学的必要性,根据研讨式教学启发性、探索性、多样性等设计原则,从教师讲解和布置任务、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课后补充、课程评价及教学总结五个环节进行了结构力学课程研讨式教学的构建,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考核方式,可为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结构力学的课程改革中,如何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编制计算机应用程序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能力与素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8.
混凝土多孔砖的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多孔砖的设计强度,是指分摊在毛面积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而直接承受压力的是实体部分。因此,混凝土多孔砖所用母体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是不能根据砖的设计强度直接定出的。该配制强度除与砖本身的形状尺寸有关外,还涉及到成型工艺、养护条件等诸多因素以及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内容。在计算过程中,要根据有关条件,乘以不同的经验系数,中间存在着一些可变的不定值。因此,计算规律虽然相同,但相关系数却不尽相同。本文根据理论并结合实践介绍了混凝土多孔砖配制强度的确定方法及其配合比设计的计算程序。同时,提出了作混凝土多孔砖配合…  相似文献   
79.
基于结构力学中超静定结构的相关理论,讨论了预应力次内力产生的机理及其对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合理利用次内力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80.
诱思探究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不断完善学生思维为目标,从而尝试一种教学思维:在教授力学概念的同时诱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由被动到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