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165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6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晶体生长形态是晶体生长过程中定向发展的结果,除与晶体本身的结构特点有关以外,还与生长环境有关.分析了酸性水热环境下AIOOH产物形貌特征,从原子"聚集体"层面揭示了外界环境pH对AIOOH结晶过程及最终形貌的影响机理.初步构建了一维纳米AIOOH的"生长基元"运动模型.从"生长基元运动"的角度讨论了纳米晶体的结晶过程,指出了pH=3和pH=5环境条件下纳米AIOOH的AI3三聚体[AI3(OH)4(OH2)9]5+、[AI3(OH)5(OH2)8]4+、[AI3(OH)6(OH2)7]3+的特点,用实验样品形貌直接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得出"不同的pH决定不同的生长基元,不同的生长基元决定不同的侨联运动过程,并最终决定晶体一维定向生长成单锥晶须或双锥棒状形貌"的结论.  相似文献   
42.
具有纳/微结构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纳/微结构单斜BiVO4聚集体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零维、一维和二维等低维度纳/微结构单斜BiVO4聚集体在光催化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并对这类光催化材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炭黑填充型导电复合材料的聚集体结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炭黑填充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导电行为和机理,基于有效介质理论及以炭黑聚集体的等效球形单元为基本单元,建立了描述其非线性导电行为的聚集体结构模型。进而推导出复合体系导电率与炭黑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式及其逾渗阈值的计算式,克服了有效介质理论只能得到逾渗阈值为1/3而不能解释低于1/3的逾渗阈值的不足。应用这些表达式预测了导电复合体系的导电率和逾渗阈值,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4.
气相燃烧法纳米无机氧化物粉体特征一方面取决于前驱体的水解反应速度和粒子的成核生长动力学, 另一方面受到燃烧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混合、热质传递等多种过程因素的影响。电场控制气相燃烧法制备纳米 无机氧化物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外加电场,使火焰的轴向高度降低、径向宽度增大,形成厚度相对均匀的火焰层, 火焰温度梯度也随之增大,抑制粒子表面的生长和粒子之间的烧结,获得“粒径分布较窄的粒子和结构相似的 聚集体”。  相似文献   
45.
两亲性卟啉LB膜的Cu~(Ⅱ)离子嵌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涛  王永强 《化学世界》1999,40(10):520-523
研究了带一个脂链三个羟基( T H P P1)及三个脂链一个羟基( T H P P3)的两种卟啉的单层膜及 L B膜的 Cu2+ 离子嵌入作用。 Cu2+ 嵌入速率和程度取决于膜中卟啉环的取向、分子排列和聚集态。膜中卟啉环较为平躺、排列较疏松、形成 J 聚体的 T H P P1 可快速完全地金属化,而 T H P P3 在膜中形成 B 带劈裂聚集体,环较直立,排列紧密有序, Cu2+ 的嵌入缓慢且不完全。  相似文献   
46.
表面活性剂及其在分散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就悬浮体、乳状液、多乳状液,微乳状液,囊泡等典型固/液、液/液分散体和软固体的制备的原理、体系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能以及表面活性剂在这些分散体系中的作用综述性介绍。  相似文献   
47.
纳米粉体在聚合物熔体中的分散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纳米粉体在聚合物熔体中的分散理论,包括纳米粉体聚集体中聚集力的模型及影响因素、纳米粉体聚集体在流场中所受外力的模型及影响因素,介绍了纳米粉体聚集体分散的破裂机理和剥蚀机理,评述了各个模型及相关机理的优点和局限性,建议要将更多的影响因素如表面能等引入模型中,要考虑破裂分散与剥蚀分散之间的竞争关系,注重分散结构在加工过程中的演变过程,以强化分散模型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48.
本研究利用新型交联剂京尼平制备了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交联聚集体(BAP-CLEAs)。以酶活回收率为指标,确定了BAP-CLEAs制备的最佳条件为:交联剂质量浓度0.50%,交联温度35℃,交联时间12 h,此时BAP-CLEAs的酶活回收率为55.04%。采用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对BAP-CLEAs进行表征,结果证明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在京尼平的作用下成功交联。与游离酶相比,BAP-CLEAs的最适p H值向碱性方向偏移,由9.4变为10.3,在较宽的p H范围和温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的酶活。另外,在2%浓度的酪蛋白底物中重复使用5次后,BAP-CLEAs还能保持86.42%的酶活性。以上催化特性的结果表明,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在京尼平的作用下可成功交联形成酶聚集体,且该交联酶聚集体具有比游离酶更优越的p H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和重复使用稳定性,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酸性(pH 3.0)热致大豆分离蛋白聚集体(AHSPI)的平均粒径(Dh)、表面电位(ζ)、表面疏水性(H0)与溶解度进行了表征与测定,并用酸性(pH 3.0)天然大豆分离蛋白(ANSPI)、中性(pH 7.0)热致大豆分离蛋白聚集体(HSPI)作为对比分析,同时选用了AHSPI代替蛋黄制备高冻融稳定性的类蛋黄酱乳液,探讨了不同蛋白浓度对类蛋黄酱乳液的外观质地、微观结构、流变性质、DSC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HSPI的平均粒径(204.67 nm)及H0(79418)均大于ANSPI与HSPI(pH 7.0),但ζ电位绝对值(35.93 mV)小于ANSPI与HSPI(pH 7.0),溶解度(89.47%)较HSPI(pH 7.0)更好。用AHSPI制备的类蛋黄酱乳液经过3次冻融循环保持稳定的最低浓度可达0.3 wt%,冻融前后乳液结构保持不变,只是乳液粒径的略微增大,流变性质表明类蛋黄酱乳液具有以弹性为主的凝胶网络结构,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大,油滴粒径逐渐减小,粘弹特性增强。DSC热分析表明: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类蛋黄酱乳液的结晶凝固点降低(-18→-28 ℃),而蛋黄酱即使具有低于冷冻温度(-20 ℃)的结晶凝固点(-27.89 ℃),仍发生了冻融破乳现象,类蛋黄酱乳液较好的界面稳定性赋予了其较好的冻融稳定性,为开发一类天然低胆固醇高冻融稳定性的酱类乳液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0.
气相二氧化硅聚集体的网络结构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颖  李春忠  程起林  胡彦杰 《功能材料》2005,36(12):1915-1918
采用RPA橡胶加工分析仪,在一定的温度和频率下,分析不同性质结构的气相二氧化硅在高温硅橡胶中的聚集体网络结构差异及聚集体网络对填充胶Payne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高分支结构聚集体的填充胶具有明显的Payne效应,补强效果好。原子力显微镜(AFM)表明,高分支结构的聚集体在高温胶基体中分散均匀,呈三维链网结构,聚集体橡胶约为100-200nm。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表明,在-42℃左右,填充胶结晶而失去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