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1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2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3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01.
本文运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万寿菊籽油,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研究了温度、压力、萃取时间及CO2流量对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以提取率最大为目标,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万寿菊籽油进行了感官评定.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萃取时间3h,压力35MPa,温度40℃,CO2流量在20~40kg·h-1.籽油透明、橙黄、无异味,酸价为46.93mg KOH/g油,碘值为50.17g/100g.  相似文献   
102.
1款放心坚果     
正全项2013/11/22立项重点排查氟、抗氧化剂、过氧化值等营养学家推荐每人每天应吃一小把坚果,但坚果市场准入门槛不高,品牌泛滥,质量与安全得不到保障。放心365针对目前坚果行业的安全状况,检测了3款坚果,其中1款合格。广大消费者可以通过放心365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查看或咨询相关检测信息。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高温加热对不同脂肪酸组成的食用油酸价的影响,用不同加热温度(180℃,220℃和260℃)及不同加热时间(0.5~10 h)分别加热棕榈油、玉米油和橄榄油,并测定其酸价。结果表明:经过加热处理的三种食用油与原油相比,酸值增大;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食用油的酸价均明显升高;其中高温加热对玉米油的酸价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4.
章南 《新食品》2006,(12):36-36
5月29日广东省工商局公布了对广东膨化、油炸食品抽检的结果:当前广东市场上膨化、油炸小食钻的总合格率为71%。其中,有16个批次的食品苗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甚至有个别食品超枥、100多倍,部分食品则有酸价、铝含量超标吲题,质量堪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索蜂胶软胶囊的酸价测定方法。方法根据蜂胶软胶囊的处方,取蜂胶粉、白蜂蜡、植物油脂、抗氧化剂、不含蜂胶粉的混合油脂(内含白蜂蜡、植物油脂、抗氧化剂)、蜂胶软胶囊,分别用方法 1和方法2测定酸价,以10 g/L酚酞溶液或电位滴定仪指示终点。结果方法 1,因蜂胶粉的干扰而无法测定蜂胶软胶囊的酸价;方法 2,以10 g/L酚酞溶液指示终点时,在滴定过程中会出现黄色,影响终点的判断,采用电位滴定仪指示终点,指示效果明显,能得到良好的精密度。按方法 2测定蜂胶软胶囊酸价,用电位滴定仪指示终点,测得不同批次样品重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为0.9%~2.6%,不同批次样品不同时间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为2.4%~3.7%,测得回收率为95.6%~105.0%,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3.5%。结论采用方法 2,用电位滴定仪指示终点,能够很好消除蜂胶软胶囊内容物中蜂胶粉对蜂胶软胶囊酸价测定的干扰,测定结果精密度良好,准确度高,能对蜂胶软胶囊的酸价起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鸡油加工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以酸价、过氧化值、碘值、丙二醛含量、脂肪酸组成和香气成分为指标,对鸡油加工过程进行品质控制。结果表明:鸡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0%以上,油酸含量最高,含量为39.79%;加工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碘值呈下降趋势。加工过程未对鸡油的脂肪酸组成造成影响,但鸡油产品香气成分差异较大,其中空气介质中气味最强的物质为2,3-戊二酮。  相似文献   
107.
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食用植物油中酸价现场快速测定方法。方法 将食用植物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冷溶剂指示剂滴定法检测371个食用植物油样本的酸价,并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经过标准正态变换结合一阶导数对近红外光谱进行数据预处理,选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选取重要变量,建立食用植物油酸价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结果 蒙特卡洛交互验证结果显示,食用植物油酸价预测模型的验证集决定系数Q2为0.9983,交互检验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 RMSECV)为0.0461 mg/g, 独立测试集验证所得到的酸价预测值与实测值决定系数R2为0.9834,食用植物油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检测方法能够预测食用植物油的酸价,为评价食用油品质优劣提供快速无损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08.
电位滴定法测棉籽油酸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位滴定法测棉籽油酸价山东省东明县棉油加工二厂崔庆安酸价就是中和1克棉籽油中游离脂肪酸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现行棉籽油酸价的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用标准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油样溶液中的游离脂肪酸,滴定PH值突跃为8~9.7,以酚酞做指示剂,通...  相似文献   
109.
<正>9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014年中秋节月饼的监督抽检信息。本次组织的中秋节月饼监督抽检覆盖全国23个生产省份的374家生产企业,在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场所共抽检833批次样品。其中,806批次检验合格,合格率为96.8%;27批次检验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2%。本次月饼监督抽检共涉及微生物、酸价、过氧  相似文献   
110.
本实验以油茶籽油、橄榄油和棕榈油为研究对象,研究经过180℃下油炸薯条后三种油的酸价与极性物质的相关性以及主要脂肪酸的变化。发现,三种油随着油炸时间的增加酸价(p0.05)显著增大。油茶籽油、橄榄油和棕榈油的最终酸价分别为0.32、0.66、0.58mg/g。经过20次油炸,三种油的总极性物质(TPC)显著增加,油茶籽油、橄榄油和棕榈油总极性物质分别为16.01%、20.91%和17.66%。随着油炸时间的增加,三种煎炸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变化较大,C18∶2和C18∶3显著下降,而C18∶1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