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篇
  免费   98篇
综合类   51篇
化学工业   48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767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61.
科技动态     
东洋纺开发出使用高强力锦纶纤维的功能纺织品日本《纤维和工业》最近报道,东洋纺特殊贸易公司开发了使用高强力锦纶纤维"希尔法茵N"的功能纺织品,获得了2008年度日本纤维学  相似文献   
62.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对锦纶6的抗滴落阻燃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聚己内酰胺(PA6)切片中加入不同比例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或三聚氰胺多聚磷酸盐(MPP)-MCA共混纺丝,改善锦纶6的抗滴落阻燃性.研究发现,加入30%(wt)MCA的PA6仍具有可纺性,且随MCA添加量的增加,极限氧指数(LOI)增加,纤维的物理力学性能下降,阻燃剂的加入使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变差,含有MCA-MPP共混物的纤维阻燃性及物理力学性能均好于单纯含有MCA的纤维.  相似文献   
63.
江庆余 《广东化纤》2001,(1):32-34,52
介绍了加弹织造一步法生产锦纶弹力丝袜的新工艺,比较了该工艺与传统工艺的技术特点,并以规模为50台机的小企业为例,对改造前后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改造后的经济效益可达到改造前的十倍。  相似文献   
64.
介绍如何在国产聚合设备上生产出满足高速纺POY—DTY要求的半消光锦纶 6切片 ,讨论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联苯加入量、前聚合器对切片的影响及连续萃取塔、熔融工序和泡罩的改造方法以及对消光剂调配的要求  相似文献   
65.
本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锦纶长丝过滤布主要物理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收缩率与温度的经验公式,给出了适用于锦纶 长丝过滤布热定型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66.
根据锦纶—66帘子线对油剂的要求进行了该油剂的配方设计,调整了平滑剂与乳化剂的比例,合成了理想的耐热油剂,用于原丝和帘子布生产,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合格,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7.
根据锦纶─6帘子线纺丝牵伸工艺特点,通过单体测试;配方设计性能试验和实际应用试验,研制出新型耐热纺丝油剂TFN─103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8.
楼利琴  占海华 《合成纤维》2008,37(1):33-35,41
介绍了以涤纶(PET)为岛、锦纶(PA6)为海,采用复合纺丝技术开发的多岛型高回弹性PA6/PET复合纤维的生产流程,探讨了原料的选择、切片干燥、纺丝温度、组件设计、冷却条件、拉伸加弹、PA6/PET复合比及岛个数等工艺条件,并选择24f×18~20岛、锦涤比50∶50的多岛型高回弹性纤维为最理想产品。纤维织成织物后并不象海岛纤维一样要溶去其中一组分,而是用廉价的PET替代部分昂贵的PA6。结果表明:开发的多岛型高回弹性PA6/PET复合纤维及其织物兼具了锦、涤2种纤维的优点,且原料成本是纯锦纶的2/3。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 17dtex/5f锦纶 66弹力丝的生产过程 ,从切片干燥、纺丝温度、组件、侧吹风、集束位置、上油几个方面对工艺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0.
本文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摸索出了锦纶一6原丝快样纤度与平衡纤度的对应关系,为合理制定原丝快样纤度控制指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