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6篇
  免费   823篇
  国内免费   55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137篇
化学工业   1919篇
金属工艺   41篇
机械仪表   162篇
建筑科学   48篇
矿业工程   34篇
能源动力   22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33篇
武器工业   24篇
无线电   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9篇
冶金工业   69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介绍了采用BP神经网络来进行轮胎胎号字符识别的一种尝试性方法。用Matlab来模拟用神经网络进行胎号数字识别这一过程,用投影—变换系数法进行特征提取,确定特征输入、隐含层的神经元和输出后,经训练后可识别胎号,识别率尚可。  相似文献   
42.
滚动轮胎表面对流换热的萘升华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热质比拟的基本原理 ,采用萘升华技术 ,在风洞中利用直线运动的旋转圆盘模拟研究了滚动轮胎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当风速为 14m·s- 1 时 ,轮胎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与汽车行驶速度呈线性关系 ,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增大 ,轮胎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也增大 ,其经验式为h =5 2 99+1 2 43 8v。  相似文献   
43.
杨建  胡亚宁 《轮胎工业》2004,24(11):674-677
讨论骨架材料的规格、结构分布及工艺控制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性能的影响。胎体帘布采用带有外缠丝的 3 + 9+ 15× 0 2 2 + 0 15规格钢丝、胎体帘线密度在 45 0~ 65 0根·m- 1 范围内 (帘线直径大于 1 2mm)以及胎体反包端点在成品外轮廓曲线的第 2或 3条装配线上等措施均有利于保证胎体强度 ;合理设计带束层结构 ,端点与胎侧肩部花纹距离取 10mm左右有利于消除应力过度集中 ;采用钢丝增强带有利于提高胎圈刚性。  相似文献   
44.
针对尼龙余交载重轮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早期损坏,分析了其使用因素和设计因素,从配方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认为加强工艺控制与结构、配方设计对轮胎性能的影响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45.
研究纳米氧化锌作为活性剂替代普通氧化锌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和胎侧胶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替代普通氧化锌可以提高胶料的加工安全性和弹性,改善胎面胶的耐磨性能;纳米氧化锌减量约30%替代普通氧化锌,胎面胶和胎侧胶的综合性能较好,原材料成本降低,成品轮胎的高速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46.
马连湘  张方良  崔琪  何燕  刘振 《橡胶工业》2007,54(3):166-167
试验研究炭黑N115用量对SBR/BR胶料动态性能和生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胶料tan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0℃左右的tanδ在炭黑用量40~70份范围内随炭黑用量的增大总体呈增大趋势,在70~90份范围内则呈减小趋势;炭黑用量为70份时胶料的湿抓着性最佳;60℃左右的tanδ随炭黑用量的增大总体呈增大趋势;胶料损耗模量和生热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炭黑用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7.
何井武  白俊霞 《轮胎工业》2004,24(4):213-215
介绍载重子午线轮胎锦纶胎圈包布挂胶配方的改进过程。小配合、大配合和生产使用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配方胶料的强仲和撕裂性能较生产配方好,解决了压延帘布渗胶差、挺性大及工艺粘性差等问题,同时可改善轮胎使用中早期胎圈脱空和胎圈开裂等问题。  相似文献   
48.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对溶聚丁苯橡胶 (S SBR) /NR/BR三元共混胎面胶配方进行了预测和优选 ,并用三角坐标图表征了生胶并用比与硫化胶物理性能 ,尤其是生热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当S SBR/NR/BR并用比为 60 /10 /30或 60 /2 0 /2 0时 ,胎面胶的物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9.
孙振宇  刘江  沈高云 《轮胎工业》2003,23(12):722-726
对国产IIR 175 1、俄罗斯ΒΚ 1675N、日本JSR2 68三种牌号的IIR在力车轮胎内胎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3种牌号IIR内胎胶料的门尼粘度、硫化特性和工艺性能相近 ,硫化胶老化前和老化后 ( 12 0℃× 48h)的物理性能差异不大 ,成品内胎的物理性能和耐久性能均达到国家标准。 3种牌号的IIR均可用于力车轮胎内胎的生产 ,但IIR 175 1价格低 ,货源稳定 ,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50.
用稳态法测量轮胎橡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燕  刘丽  马连湘 《特种橡胶制品》2004,25(5):50-52,56
利用稳态法测试了4种轮胎橡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在测试温度范围内,实验结果与温度线性相关。对误差进行了分析,并用校核实验验证了实验装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