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26篇
  免费   1278篇
  国内免费   260篇
电工技术   446篇
综合类   620篇
化学工业   7457篇
金属工艺   354篇
机械仪表   754篇
建筑科学   1104篇
矿业工程   229篇
能源动力   148篇
轻工业   362篇
水利工程   180篇
石油天然气   545篇
武器工业   58篇
无线电   3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62篇
冶金工业   163篇
原子能技术   139篇
自动化技术   59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803篇
  2013年   807篇
  2012年   915篇
  2011年   902篇
  2010年   692篇
  2009年   730篇
  2008年   577篇
  2007年   771篇
  2006年   756篇
  2005年   684篇
  2004年   591篇
  2003年   591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30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370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高红  刘妍  何天宇  杨俊杰 《润滑油》2003,18(1):61-64
中国石油研制生产的健康环保型石蜡基橡胶填充油系列产品,具有浅颜色、低芳烃、高饱和烃含量等特征,是中国石油的优质特色产品。该系列产品在国内橡胶行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KP6025、KP6030石蜡基橡胶油通过了2001年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的鉴定,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内空白,产品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为国内橡胶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我国橡胶产业向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综述了中国石油石蜡基橡胶油的应用与评价情况。  相似文献   
32.
某铅锌矿选矿尾矿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选矿尾矿的特性,采用高选择性的3ACH捕收剂、F—1抑制剂,回收了绢云母含量分别达96%和64%以上的一、二级绢云母产品。经应用试验表明:绢云母一级品在橡胶中的补强性能基本达到了沉淀法白炭黑水平,二级品也全面超过硅铝炭黑的补强性能。  相似文献   
33.
橡塑共混热塑性弹性体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影响共混热塑性弹性体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4.
综述了电子自旋共振在橡胶的合成、加工和应用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5.
在顺丁橡胶后处理生产线上,用处行开发的新型交替运输取代原有运输机。试用结果表明,采用新型交替运输机后,胶块的导向到位率由70%提高到98%;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出了生产开工率,运行周期可达1a以上。  相似文献   
36.
Butyl rubber mixtures loaded with 70 phr general purpose furnace black (GPF) and tetramethyl thiuram disulphide (TMTD)/S as vulcanizing system were prepared. The kinetics of thei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evelopment during the vulcanization process were followed by using an especially devised system.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uring vulcanization obeys an exponential growth function with time constant τ, which markedl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vulcanization temperature as well as with the efficiency of the vulcanizing system.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vulcanization process, about 80 min, the samples obtained possess reasonable s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相似文献   
37.
用废旧橡胶生产精细胶粉的空气涡轮制冷低温粉碎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屏  刘思永 《低温工程》1998,(6):1-5,11
利用先进的空气涡轮制冷系统,在低温条件下,将废旧橡胶进行冷冻,粉碎,制成60目以上细度的精细胶粉,此法简称ATCG法,它的冷冻能耗成本仅为国际上通用的液氮法的十分之一,整个工艺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为精细胶粉的制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8.
分析了107甲基室温硫化硅橡胶生产中造成粘度波动和收率较低的因素,通过改变原料,用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代替甲基混合环体,提高了产品收率、降低了成本,粘度也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39.
马来酸酐在乙丙橡胶上的接枝共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来酸酐在乙丙橡胶上的接枝共聚,用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的效果优于偶氮二异丁腈。研究了温度、马来酸酐用量和引发剂用量等对接枝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薄层色谱证明了接枝物的存在。用接触角技术测定了接枝物的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40.
In order to produce highly concentrated bioethanol by pervaporation using an ethanol‐permselective silicalite membrane, techniques to suppress adsorption of succinic acid, which is a chief by‐product of ethanol fermentation and causes the deterioration in pervaporation performance, onto the silicalite crystals was investigated. The amount adsorbed increased as the pH of the aqueous succinic acid solution decreased. The pervaporation performance also decreased with decreasing pH when the ternary mixtures of ethanol/water/succinic acid were separated. Using silicalite membranes individually coated with two types of silicone rubber, pervaporation performanc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pH range of 5 to 7,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n‐coated silicalite membranes in ternary mixtures of ethanol/water/succinic acid. Moreover, when using a silicalite membrane double‐coated with the two types of silicone rubber, pervaporation performance was stabilized at lower pH values. In the separation of bioethanol by pervaporation using the double‐coated silicalite membrane, removal of accumulated substances having an ultraviolet absorption maximum at approximately 260 nm from the fermentation broth proved to be vital for efficient pervaporation. Copyright © 2005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