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7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7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Origin6.1在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物理实验数据处理过程比较了物理实验中应用前景很广的Origin软件和现在广泛流行的Excel软件,并利用Origin软件拟合了一例较复杂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42.
对30 t EAF-LF-VD冶炼高级齿轮钢的过程进行分析,由此确定LF-VD过程中的成分微调工艺和VD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规律,并对钢的各项性能与化学成分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了最佳内控成分.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石钢60t VD炉的主要参数、脱氧工艺,分析了氩气流量、真空脱氧时间、弱搅拌处理对VD炉脱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庞洪亮  边延君 《特殊钢》2006,27(1):57-58
北满特钢用90tEBT 电弧炉-LF(VD)-240mm×240mm方坯连铸生产CCr15轴承钢。GCr15轴承 钢钢包精炼时采用碱度为4.46的高碱度渣系,用含32.8%Al的脱氧剂,并进行25 min VD真空处理,保持 [Als]≤0.030%,统计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的氧含量≤8×10-⁶  相似文献   
45.
林纲  曹立国  郁健  李士琦 《特殊钢》2007,28(6):43-45
石钢采用60t氧气顶吹转炉-LF+VD-CC流程生产高碳铬轴承钢。602炉次至2449炉次的统计数据表明,转炉冶炼时采用高拉碳操作,平均终点碳为0.15%、[P]0.012%、[S]0.034%。LF+VD精炼后,钢中平均氧含量为9.4×10-6,Ti含量为52×10-6,但存在钛、氧含量波动较大,需进一步改善工艺和操作。  相似文献   
46.
肖鸿光  贺道中 《特殊钢》2007,28(6):63-64
通过90t EBT电弧炉-100 t LF+VD-喂丝-Φ20mm CC流程开发了Nb-Ti微合金化海底管线管钢HSL450S(%:0.06C、0.40Cr、0.15Mo、0.02Ti、0.05Nb)。经30炉分析得出,[O]为35.2×10-6,[N]为78.8×10-6。该钢的组织为回火贝氏体-珠光体+多边形铁素体。轧制的Φ102mm×14mm和Φ168.3mm×8.7mm HSL450S钢管的晶粒度为10~11级,机械性能满足海底管线管X60、X65钢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7.
南京钢铁公司采用100 t高阻抗超高功率电弧炉-100 t钢包精炼炉-5流150 mm×150 mm方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GCr15轴承钢。GCr15轴承钢生产结果统计表明,通过炉料中配入55%~70%铁水,电弧炉出钢时碳含量0.22%~0.24%、磷含量0.004%~0.006%、硫含量0.040%~0.043%;精炼渣成分(%):53~58CaO、13~16SiO2、15~20Al2O3、3~5MgO,碱度2.3~3.3;精炼时全程吹Ar搅拌,67 Pa VD处理≥20min,连铸全程保护浇铸,使真空处理后GCr15轴承钢平均氧含量为10×10-6,铸坯中最低氧含量为7×10-6。  相似文献   
48.
刘川汉 《特殊钢》2000,21(4):26-27
从冶金效果,设备性能,工艺条件,投资组成,生产运行成本等方面对RH与VD/VOD二次精炼法进行了全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49.
手机电池后盖CAE模拟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手机电池后盖为例,采用Moldflow 6.1对制品的3D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及优化、创建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运用MPI对注射过程的填充、冷却和翘曲进行模拟分析,获得最优的成型工艺参数和模具设计方案,提高了制品试模成功率,缩短了制品开发周期,为企业节省了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50.
开发了较为完善的VD终点温度在线预报系统。采用MINITAB软件确定影响VD过程温降的主要因素为抽真空时间、保压时间、吹氩时间、非真空时间、VD搬入钢水的过热度、LF处理时间以及转炉出钢至VD初始测温之间的钢包运输时间。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对VD处理终点的钢水温度进行在线预报,系统在线连续预报了95罐,预报温度与实际测量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