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7篇
  免费   608篇
  国内免费   232篇
电工技术   204篇
综合类   514篇
化学工业   762篇
金属工艺   346篇
机械仪表   1005篇
建筑科学   465篇
矿业工程   1564篇
能源动力   99篇
轻工业   218篇
水利工程   95篇
石油天然气   763篇
武器工业   28篇
无线电   1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6篇
冶金工业   467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36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604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汽车模具的研磨抛光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目前国内外汽车模具研磨抛光技术的现状,通过对汽车模具表面特点及不同构形的工程要求的分析,提出了发展汽车模具研磨抛光技术及设备的方向.  相似文献   
92.
针对汽车覆盖件模具传统数控编程的缺陷,利用UG软件提供的自动化编程工具,提出了一套基于知识的汽车覆盖件模具标准化数控编程方案,提高了编程效率.而且保证了数控程序的可靠性,并举出了流程模板开发的实例。  相似文献   
93.
林炜 《轧钢》2000,17(3):41-43
论述了不锈钢研磨用材料及其对研磨质量的影响;介绍了修磨工艺及修磨机的设备组成, 带钢研磨后党风的表面缺陷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94.
生长温度稳定性对两面顶细粒度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两面顶细粒度金刚石合成中采用PtRh30-PtRh6(双铂铑热电偶)测量温度,测得了合成芯块内部温度,得出了加热功率曲线与晶体生长温度的对应关系。根据多次实验结果,建立了生长温度稳定性具有显著差异的四种典型功率曲线;并分析了各曲线对应的温度变化趋势及幅度,四种曲线中温度变化幅度最大超过70%,最小可控制在10℃以内。对各曲线合成的金刚石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及专门的产品指标对照分析,发现晶体生长温度越稳定晶体质量越好;将晶体生长温度控制在10%以内,能使细粒度晶体质量的综合指标提高5%-10%。  相似文献   
95.
稀土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叙述了用稀土部分替代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铂、铑等贵金属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主要包括:①稀土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应用优势;②稀土催化剂净化汽车尾气中几种主要有害气体的作用机理;③我国从事尾气净化稀土催化剂研究、开发的主要单位和他们各自的研究重点及取得的成果;④稀土三元催化剂的组成、特点及富氧条件下分解NO2的作用机理;⑤纳米稀土催化剂的开发与展望,指出:当纳米稀土催化剂研制成功,可望实现不使用贵金属达到与贵金属催化剂同样的净化效果;⑥稀土催化剂的应用前景。预料,在我国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尾气净化催化剂将成为稀土消费的主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96.
冲击式自穿孔铆接方法及其接头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一种新型的应用火药作为驱动力的铆接方法和试验设备.对影响该方法的主要因素如模具尺寸、铆钉硬度进行分析.用该设备铆接铝合金板形成的接头的拉剪强度、十字抗拉强度以及疲劳强度与点焊形成的接头进行比较.试验证明这种新型的自穿孔铆接接头比点焊接头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7.
针对现有车载坡度检测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高精度车载道路坡度检测仪的设计及实现方案。该检测仪由主控节点和多个检测节点组成,检测节点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与地面倾角,并将其发送给主控节点;主控节点收集各检测节点数据,对其进行数据融合得到坡度的最优估计值。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设计成果可广泛应用于车载导航系统中。  相似文献   
98.
State feedback control is very attractive due to the precise computation of the gain matrix, b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tate feedback controller is possible only when all state variables are directly measurable. This condition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accomplish due to the excess number of required sensors or unavailability of states for measurement in most of the practical situations. Hence, the need for an estimator or observer is obvious to estimate all the state variables by observing the input and the output of the controlled system. As such,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control design methodology based on a Luenberger observer design that can assure the closed-loop performances of a vehicle drivetrain with backlash, while compensating the network-enhanced time-varying delays. This goal is achieved in a sequential manner: firstly, a piecewise linear model of two inertias drivetrain, which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backlash nonlinearity and the network-enhanced time-varying delay effects is derived; then, a Luenberger observer which estimates the state variables is synthesized and the robust full state-feedback predictive controller based on flexible control Lyapunov functions is designed to explicit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bounds of the disturbances caused by time-varying delays and to guarantee also the input-to-stat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in a non-conservative way. The full state-feedback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the Luenberger observer design was experimentally tested on a vehicle drivetrain emulator controlled through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with the aim of minimizing the backlash effects while compensating the network-enhanced delays.  相似文献   
99.
针对新型的强力输送带以接头点为基准参考点进行故障实时检测,存在接头定位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学和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接头点检测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把图像每一列看成一个样本总体;然后根据每一列的样本均值以及该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的方差计算出该像素点的平滑度,根据一定的平滑度阈值来找到接头点区域,通过对接头点区域应用图像处理技术中的腐蚀、膨胀等运算,使其形成一个矩形区域。利用该矩形区域像素值的方差以及矩形区域的宽高比这两个特征,来达到对接头点的识别。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接头点。  相似文献   
100.
The note presents an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strategy for Markov jump linear systems with no mode observation. Based on minimizing a finite‐time quadratic cost, we derive an algorithm that generates output feedback gains that satisfy a necessary optimality condition. These gains can be computed off‐line relying only on the initial condition of the system. This result expands a previous one from the literature that considered state‐feedback only. To illu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the approach, real‐time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control an automotive electronic throttle valve subject to Markov‐driven voltage fluctuations.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