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8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125篇
电工技术   83篇
综合类   334篇
化学工业   610篇
金属工艺   41篇
机械仪表   107篇
建筑科学   53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46篇
轻工业   173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127篇
武器工业   35篇
无线电   1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4篇
冶金工业   26篇
原子能技术   23篇
自动化技术   3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本课题以汽车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为应用背景,利用MATLAB语言对其进行设计与仿真。首先对汽车的运动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控制系统模型,确定期望的静态指标(稳态误差)和动态指标(超调量和上升时间),最终应用MATLAB环境下的.m文件来实现汽车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其中,.m文件用step(s)语句来绘制阶跃响应曲线,根据曲线中指标的变化进行PID校正。  相似文献   
62.
基于拓扑导数的复扩散在图像去噪及边缘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拓扑导数的非线性复扩散用于图像去噪及边缘提取的一种算法.由于线性扩散会使图像边缘模糊,基于拓扑优化思想,对每个像素点的线性复扩散系数扰动,使得拓扑导数最小的扩散系数为最优.文中选取的扩散系数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从而克服了Perona-Malik的各向同性扩散系数不利于去除边缘噪声的缺陷,选择拓扑导数足够小的像素点,对这些像素点用最优扩散系数进行扩散.文中给出了使算法迭代终止的判据.实验证明,与Guy Gilboa的非线性复扩散相比,本文方法对原始加噪图像处理后,实部图像体现出了更好的去噪效果,虚部图像则很好地保留了图像边缘,此外,本文方法还消除了Perona-Malik的方法对图像去噪后产生的阶梯效应.  相似文献   
63.
动态的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用来创建Web页的脚本语言,现在IE浏览器和Netscape Navigator都支持的动态的HTML,动态的HTML也称之为DHTML。在Visual C++应用程序中也都支持HTML,在制作程序时可将一个动态的HTML脚本作为资源嵌入到应用程序中。  相似文献   
64.
陈武  靳海兵  吴政  王祥涛 《计算机仿真》2009,26(10):257-260
针对提升小波变换的特点,研究图像融合规则,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方向导数的多分辨多光谱图像快速融合算法。首先,利用提升小波变换得到待融合源图像的多分辨分析;然后以小波域方向导数为判据,在图像的多分辨分析的相应各级上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多分辨分析;最后,利用提升小波反变换重构融合图像。使用多光谱图像对算法进行验证并与方向对比度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融合图像完好的融合了源图像的信息,且算法运算时间短。  相似文献   
65.
敏度分析的数值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优化方法中敏度计算的精度和效率,比较研究了拟梯度、复数步长微分和自动微分三种数值方法原理及实现.采用操作符重载和模板技术实现复数步长微分和自动微分,并将自动微分前向模式和反向模式结合起来计算Hesse矩阵.研究表明:拟梯度能有效地减少函数求值次数,但对高度非线性函数其计算精度较差;复数步长微分方法简单,能得到机器精度的梯度值,但需要处理复数,计算量较大;自动微分在函数求值的同时并行计算高阶精确导数值,计算量适中.  相似文献   
66.
大量研究和实发事件表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会在系统中引入潜在的振荡风险。以往对于柔直振荡的研究往往集中于交流侧,而对于直流电网侧的振荡问题研究较少。该文针对柔直换流器与直流电网之间的振荡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通过电磁暂态仿真分析复现出柔直系统中高频振荡现象,其次建立系统直流阻抗网络模型,然后采用对数导数法定量分析系统振荡模式,最后分析了振荡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多端柔直电网中高频振荡特性。  相似文献   
67.
传统彩色边缘检测算法在提高边缘检测准确性时可能将噪声检测为边缘,而在提高噪声鲁棒性时会将部分边缘当作噪声进行抑制,导致部分边缘信息丢失。为解决传统彩色边缘检测算法在边缘检测准确性与噪声鲁棒性之间的矛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各向异性高斯方向导数(ANDD)的彩色边缘检测算法。通过彩色图像的微分自相关矩阵构建反映边缘类型的度量准则,以自适应地确定每个像素处ANDD滤波器的形状,从而准确提取不同类型的边缘特征,采用ANDD滤波器组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提取在三个通道上的ANDD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奇异值分解得到最优融合权值,并融合三个通道的ANDD特征,以增强彩色边缘强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无噪声和含噪声环境下的Pratt品质因子分别为0.849 6和0.791 4,与彩色Canny、RCMG-MM和FRPOS算法相比,在保持较高边缘检测准确率的同时具有较优的噪声鲁棒性。  相似文献   
68.
A new mathematical model of generalized thermoelasticity with memory-dependent derivatives for the dual-phase-lag heat conduction law is constructed.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the new model are applied to a half-space subjected to ramp-type heating. Laplace transforms technique is used. The solution is obtained for different types of functions representing the thermal shock and for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parameter of the time fraction derivative of the model. The effects of time-delay and arbitrary kernel function on elastic material are studied and represented graphically. The predictions of the theory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dynamic classical coupled theory.  相似文献   
69.
在303~393 K温度范围内,采用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研究了二甲基硅油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去卷积红外光谱。实验发现,在1800~600 cm~(-1)范围内,二甲基硅油主要存在CH_3伸缩振动模式(νCH_3)、CH_3变形振动模式(δCH_3)、CH_3摇摆振动模式(ρCH_3)、Si-O伸缩振动模式(νSi-O)和Si-C伸缩振动式(νSi-C)等5种红外吸收模式,其中782 cm~(-1)和789 cm~(-1)处的红外吸收峰归属于二甲基硅油νSi-C。以二甲基硅油νSi-C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开展相关二维红外光谱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二甲基硅油νSi-C红外吸收强度的变化快慢顺序为:789 cm~(-1)782 cm~(-1)。本项研究拓展了ATR-FTIR技术在二甲基硅油热变性方面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70.
Many non-iterative imaging algorithms require a large number of incident directions. Topological derivative-based imaging techniques can alleviate this problem, but lacks a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a definite means of selecting the optimal incident directions. In this paper, we rigorously analyse the mathematical structure of a topological derivative imaging function, confirm why a small number of incident directions is sufficient, and explore 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of these directions. To this end, we represent the topological derivative-based imaging function as an infinite series of Bessel functions of integer order of the first kind. Our analysis is supported by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