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26篇
  免费   2388篇
  国内免费   862篇
电工技术   675篇
综合类   1545篇
化学工业   11334篇
金属工艺   2622篇
机械仪表   1074篇
建筑科学   1771篇
矿业工程   855篇
能源动力   256篇
轻工业   2640篇
水利工程   262篇
石油天然气   652篇
武器工业   319篇
无线电   4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62篇
冶金工业   2838篇
原子能技术   123篇
自动化技术   171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683篇
  2021年   859篇
  2020年   794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693篇
  2017年   824篇
  2016年   813篇
  2015年   840篇
  2014年   1435篇
  2013年   1474篇
  2012年   1770篇
  2011年   1775篇
  2010年   1407篇
  2009年   1374篇
  2008年   1139篇
  2007年   1752篇
  2006年   1742篇
  2005年   1602篇
  2004年   1336篇
  2003年   1240篇
  2002年   1108篇
  2001年   912篇
  2000年   791篇
  1999年   670篇
  1998年   608篇
  1997年   454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This study was addressed to the influence of an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applied at fabrication process and matrix properties, such as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the Young's modulus, on “pseudo‐1‐3 piezoelectric ceramic/polymer composite” 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piezoelectricity of that. The pseudo‐1‐3 piezoelectric ceramic/polymer composite consists of linearly ordered piezoelectric ceramic particles in polymer material. Silicone gel, silicone rubber, urethane rubber, and poly‐methyl‐methacrylate, which exhibit different dielectric constants and Young's modulus, were used as matrices to evaluate the matrix influence. The piezoelectricity of the pseudo‐1‐3 piezoelectric ceramic/polymer composit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piezoelectric strain constant d33. The d33 is one of the indices of the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for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As a result, it was confirmed that d33 of the pseudo‐1‐3 piezoelectric ceramic/polymer composit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lectric filed strength applied at fabrication process, though, it reached a constant value at a certain strength value. Further it was confirmed that dielectric constant of the matrix had a small influence on d33 of the pseudo‐1‐3 piezoelectric ceramic/polymer composite, however, in case of matrix of lower Young's modulus, d33 was increase. © 2014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5 , 132, 41817.  相似文献   
23.
以硅渣和玻璃粉为原料,采用粉体直接烧结法制备多孔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700~900℃)、烧结时间(15~120min)和升温速率(10~100℃·min^-1)对多孔材料表观密度、气孔率、物相组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孔结构均匀性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观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减小,气孔率的变化趋势与表观密度的相反;多孔材料的主要物相为玻璃相和硅、SiC、SiO2、Ca2Al2SiO7等结晶相,且结晶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抗压强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烧结温度为750℃,升温速率为30℃·min^-1,烧结时间为30 min时,多孔材料的主晶相为硅和Ca2Al2SiO7,抗压强度最大(1.60MPa),表观密度为0.43g·cm^-3,气孔率为80%。  相似文献   
24.
通过分析热转印性能的影响因素合成了不同结构的聚酯树脂,研究了树脂酸值对热转印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部分单体对聚酯树脂热转印性能的影响。采用 DSC热分析法研究了固化促进剂对粉末涂料固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固化促进剂对涂层转印性能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溶聚丁苯橡胶连续聚合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溶聚丁苯橡胶连续聚合工艺的凝胶抑制技术.指出连续聚合丁艺的重点是确定合适的抑凝体系;N,N,N',N’-四甲基乙烯基二胺/1,2-丁二烯以及四氢呋喃/1,2-丁二烯是最常用的抑凝体系。综述了单釜连续聚合和多釜串联连续聚合工艺.对世界各大橡胶公司的连续聚合反应釜的结构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6.
FCC油浆提高废胶粉改性沥青热存储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胶粉用FCC油浆进行预处理后用于沥青改性,制备出沥青与胶粉间相容性好、高温存储性能稳定的胶粉改性沥青.考察并得出相关工艺条件,同时应用多种评价手段分析改性后沥青的性能,结果表明,预处理后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存储性能稳定,低温时柔韧性、抗开裂性能明显提高,高温时稳定性、抗车辙能力及弹性回变性能增强,沥青粘弹区间明显变宽.  相似文献   
27.
吴新胜 《特种橡胶制品》2003,24(4):29-30,35
通过对胶料配方、工艺规程、模具结构的试验研究,成功地解决了胶囊制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8.
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制备工艺、胶粉粒径以及外加添加剂对胶粉改性沥青常规使用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胶粉粒径细,对沥青性能的改善较好;加入相容剂可改变沥青胶体体系的溶剂化层的结构和性质;交联剂的加入,增大了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9.
提高焊膏印刷质量的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渝 《微电子学》2003,33(5):419-421
焊膏印刷作为SMT工艺的第一步,其质量好坏对SMT工艺有着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焊膏成分、特性的分析,讨论了印刷中各种工艺参数的正确选择;对焊膏印刷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0.
刘殿宇 《化工进展》2003,22(4):404-405
描述及分析了干燥塔在生产乳粉过程中出现的塔顶及锥节焦粉现象,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