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43篇
化学工业   77篇
金属工艺   223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31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7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1篇
冶金工业   24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0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基于Windows内核态个人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何映  覃以威  李丹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6):49-52,56
为了提高防火墙对非法数据包的拦截能力,增强Windows主机上网的安全性,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indows内核态的个人防火墙。它由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2部分组成,其中应用程序负责对数据包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安全规则实现,并向用户报告防火墙的运行状态或安全事件;基于NDIS中间层驱动程序对数据包进行拦截,采用设备输入和输出控制(IOCTL)方法实现内核态进程与用户态进程间的通信。测试结果表明,该防火墙能在Windows平台下稳定运行,能够有效拦截非法数据包。  相似文献   
102.
当今流行的木马程序开始采用隐蔽通信技术绕过蜜罐系统的检测。首先介绍木马常用的隐蔽通信技术以及越来越流行的内核层Rootkit隐蔽通信技术,并讨论了现阶段客户端蜜罐对于恶意程序的检测方式。针对蜜罐网络通信检测机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案,使用基于NDIS中间层驱动的网络数据检测技术来获取木马通信数据包。该方案能够有效检测基于网络驱动的Rootkit隐蔽通信,提取木马关键通信信息,以进行对木马行为的跟踪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3.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随着采出液含水上升、新的复杂油品区块开发及各种增油措施的不断增加,造成采出液性质不断变化,现有脱水工艺及设施越来越不适应油品性质的变化。虽然初期通过提高脱水温度及增加破乳剂用量等办法仍可以勉强维持外输含水合格,但运行稍有变化就会造成外输含水波动。此种现象目前吉林油田大部分油田均已经出现,因此,针对油水乳状液特点,研究分析影响原油脱水效果原因,寻找目前开发阶段确保脱水系统平稳运行的对策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新木油田对外输含水超标原因的分析,并针对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该研究结果对高含水开发阶段的吉林油田原油脱水系统平稳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以厚度≤1 mm的Cr,Ni混合粉做中间层,在焊接温度为1650℃,真空度(3.0~4.0)×10-2 Pa,保温时间1~2 h,加压0.1 MPa条件下对钼和石墨进行扩散焊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焊接试样接口组织形貌,用其附带的能谱仪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并分析焊接过程中的界面反应,认为实验条件下的焊接过程与瞬间液相扩散焊(TLP)焊接机制相一致,包括中间层的熔化(或溶解)、母材溶解和迁移、等温凝固、固相成分均匀化4种相变过程,靠近母材部分界面反应遵循快速通道扩散机制,整个焊接层组元浓度梯度与薄膜源扩散模型相一致。中间层与母材元素反应形成的最终产物包括Cr3C2,Cr7C3及Mo2C等Ni以单质形式弥散其中,最终形成不同成分粒状组织,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脆性相中的裂纹扩展。石墨基体中也明显有含合金元素的新相生成,有利于实现基体与中间层的连接。  相似文献   
105.
驱油剂对中间层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孤岛油田中间层原油和外输原油的稳定性差异以及驱油剂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对于同一种破乳剂TA1031,在相同的脱水条件下,外输原油与中间层原油的最终脱水率分别为95.48%和78.40%,加入二元复合驱之后,脱水率分别为83.33%和70.30%.随着驱油剂浓度的增加,zeta电位的负值越来越大,乳状液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6.
外壳采用DYNAMIC BEAD与IONDMER结合体.具有球手期盼的优秀回转性能和柔软打感的双重效果.中间层采用高比重、高弹性的硬性结合成橡胶,能够同时实现高反弹性和柔转打感的双重效果,内核采用交叉核芯,  相似文献   
107.
为了研究瞬时液相扩散连接脆性相的形成,用氩气保护、非晶箔BNi2、Fe78Si9813和FeNiSiCrB做中间层,对T91马氏体耐热钢进行了瞬时液相扩散连接试验,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接头形貌,并分析了降熔元素分布情况和脆性相的形成.研究表明,瞬时液相扩散连接过程中,中间层中降熔元素的含量、等温凝固温度和等温时间对脆性相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采用电镀工艺,在纯铜基体表面制备出约2.74μm的单质Au镀层,在950℃,1MPa压力下实现了铜与不锈钢的真空扩散接合,并与铜-钢直接连接接头进行界面显微结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直接连接800℃时结合界面钢侧存在明显的元素沿晶界扩散现象,接头抗剪强度158MPa,约为铜母材强度的86%;添加单质Au镀层中间层时,有...  相似文献   
109.
简述并分析6rd技术;结合WindowXP平台的协议栈特性设计了6rd软终端的实现方案,并利用NDIS中间层驱动实现了6rd软终端;通过分析数据包结构测试评估了6rd软终端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引入厚度为0.05 mm镍箔作为中间层,在焊接速度不变条件下,采用不同转速对厚度为4 mm的6061铝合金和AZ31镁合金进行平板对接,对接头进行系列微观组织表征及力学性能测试,探讨转速对接头中镍颗粒分布状态,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MCs)种类与分布及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与未引入中间层接头相比,引入镍改变了铝/镁异种金属FSW接头焊核区(weld nugget zone, WNZ)中IMCs种类及分布,WNZ存在明显的镁合金与铝合金相间的带状组织,其上分布着絮状Al12Mg17、颗粒状Mg2Ni、层状Al3Mg2及大小不一的镍箔颗粒;随着转速增加,镍箔颗粒分布愈加均匀,Al3Mg2数量相对减少,且脆性Al3Mg2由连续分布逐渐演变为断续分布;当转速为750 r/min时,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与未引入中间层接头相比,引入镍中间层接头抗拉强度提高了56 MPa,达到镁合金的5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