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1篇
  免费   1209篇
  国内免费   1414篇
电工技术   183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1142篇
化学工业   270篇
金属工艺   1120篇
机械仪表   320篇
建筑科学   982篇
矿业工程   892篇
能源动力   80篇
轻工业   85篇
水利工程   273篇
石油天然气   2283篇
武器工业   92篇
无线电   6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17篇
冶金工业   334篇
原子能技术   115篇
自动化技术   1719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467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460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581篇
  2011年   534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区域地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滨坳陷位于三江盆地西部.构造特征显示,绥滨坳陷是一个长期演化发展的一级构造单元,其二级构造单元为中伏屯凸起、军川-南大林子凹陷和四方林子斜坡.其中军川-南大林子凹陷是一个较有利含油气远景的凹陷,而四方林子斜坡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坳陷内主要发育23条断裂,主要发育压性和压扭性的逆冲断裂,北北西-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构成了区块内基本的断裂体系,三组断裂活动具多期性和继承性.地层特征发现,三江盆地绥滨坳陷在前中生界基底之上发育9套充填地层,自下而上发育有中侏罗统绥滨组、上侏罗统东荣组、下白垩统城子河组、穆棱组、东山组、上白垩统猴石沟、海浪组、七星河组、雁窝组、下第三系渐新统宝泉岭组、上第三系中新统富锦组和第四系,各地层间以不整合或假整合面为界.地质演化史表明,绥滨坳陷从中侏罗世开始,经历了中生代的伸展作用和新生代的走滑拉分作用,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局.其构造演化经历了裂陷、断陷、挤压回返和走滑伸展等4个阶段.  相似文献   
72.
该文分析了闽江流域上游水状况以及演化原因,从流域植被、污染源入手阐述江河健康生命的重要性,提出加强水土保持,遏制水土流失;实现统一管理与保护;强化污染治理与监管措施;改善森林质量,提高森林生态效益等策略,以维护闽江健康。  相似文献   
73.
本文就稀土元素在有色金属合金中的孕育与变质作用予以论述,并根据这一理论试制了稀土耐磨铜合金、以证明稀土元素在有色金属合金中能使晶粒细化.有提高合金耐磨强度,改善机械加工性能的功能。  相似文献   
74.
面向软件动态演化的需求建模及其模型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需求工程阶段对软件动态演化考虑不足的现状,在分析软件动态演化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设计了面向动态演化的需求元模型(dynamic-evolution-orientedrequi rements meta-model,DERM)。该元模型以特征为基本部件,按特征组合的方式建立需求模型,需求模型由行为特征和属性特征组成。行为特征被区分为计算行为特征和交互行为特征,以实现计算和交互的相对隔离;属性特征通过其作用域,指定其在行为特征模型中的作用范围,从而将行为特征模型和属性特征模型统一为需求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需求模型的参照完整性、依赖一致性和互斥一致性,并进一步把需求模型规范化为需求模型第一范式到第三范式,需求模型规范化的过程提供了一种保证需求模型一致性的方法。最后通过案例研究,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对软件动态演化的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75.
目前,电路进化设计是演化硬件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而时序电路由于存在反馈环不便于进行电路描述和软件仿真。文中对时序电路的演化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专门针对时序电路演化的虚拟可重构平台,建立起电路编码与HDL代码的映射关系。应用TEXTIO和MATLAB来辅助仿真测试过程,使测试向量数量巨大、难以处理的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最后调用ModelSim完成了FSM的演化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此平台演化时序电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新的媒体环境下,在享受不同形式在线社交网络提供便捷信息互动渠道的同时,需要加强对信息传播的管理与引导,防止其发展成为负面舆情信息肆意滋生的温床。结合传统演化博弈论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竞争性舆情信息的网络传播博弈模型,并理论分析了正面舆情信息传播占优的收益条件及群体规模;随后,结合实际案例,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三种博弈环境下网络舆情的演化特征。三种博弈环境下,正面舆情信息传播策略占优条件均与收益有关,弱选择情境对收益参数的要求最为严格;强、弱选择情景下策略占优的条件还与群体规模有关,且强选择情景对群体规模的要求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77.
无线传感器网络易遭到各种内部攻击,入侵检测系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进行攻击检测以保障网络安全。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问题,建立恶意节点(malicious node,MN)与簇头节点(cluster head node,CHN)的攻防博弈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簇头入侵检测算法——带有近似策略预测的策略加权学习算法(weighted policy learner with approximate policy prediction,WPL-APP)。实验表明,簇头节点采用该算法对恶意节点进行动态检测防御,使得博弈双方快速达到演化均衡,避免了网络出现大量检测能量消耗和网络安全性能的波动。  相似文献   
78.
为了研究岩桥倾角α对岩石力学行为和裂纹扩展机制的影响,采用PFC3D程序中的颗粒平行黏结模型,通过“试错法”获得一组能够反映完整花岗岩宏观力学特性的细观参数,并建立不同α下微孔洞与平行裂隙①、②组合的数值模型,对三轴压缩中岩样变形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α对起裂强度与峰值强度的比值未见显著的影响;当α=0°和75°时,裂纹扩展模式相似,裂隙①、②内外尖端均产生翼型裂纹,随后与微孔洞贯通;当α=15°、30°和90°时,裂纹的扩展模式比较接近,裂隙①、②内外尖端也可见翼型裂纹;当α=45°、60°时,裂纹呈类似方式扩展,裂隙①、②与微孔洞之间在剪切面上出现裂纹贯通,且在裂隙①、②外尖端有剪切裂纹,此时平行裂隙和微孔洞在剪切面上;剪切裂纹远多于拉伸裂纹,且微裂纹是从初始损伤部位开始扩展的。  相似文献   
79.
环境和需求的改变导致软件演化发生, 并通常会使软件架构(Software architecture, SA)产生变化.现有的结构化软件可靠性模型对评价软件初始结构设计有不错的效果, 但在软件演化时的实时分析方面有局限性.从软件结构建模出发, 通过使用代数方法将软件演化描述为原子操作序列, 并跟踪分析序列中每一步操作对可靠性的影响, 从而建立基于过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方法可分析演化关键环节及整体趋势, 用以进一步反馈和约束演化方案设计, 最终达到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的目的.通过对2个实际算例的深入分析与讨论, 方法的有效性与易用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0.
物体形状特征的准确提取往往受到图像获取、目标分割等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需要构造一种鲁棒的形状表现来保有其本质特征。揭示弹性二次曲线(EQW)模型中能量权重因子和样条重叠度因子与形状几何特性间的关系,提出一种自适应保持几何特征的EQW形状表现模型,并将该模型与交互式Live Wire算法相结合,应用至图像分割中,对于各种模态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分割实验。直观上,本文方法能够在去除噪声同时较好地保持目标形状的显著特征;量化结果方面,交互式分割误差保持在较小稳定范围内,引入EQW模型带来的时间开销亦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