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9篇
  免费   1188篇
  国内免费   868篇
电工技术   923篇
综合类   1236篇
化学工业   3101篇
金属工艺   784篇
机械仪表   861篇
建筑科学   740篇
矿业工程   484篇
能源动力   161篇
轻工业   1066篇
水利工程   258篇
石油天然气   658篇
武器工业   178篇
无线电   144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20篇
冶金工业   431篇
原子能技术   119篇
自动化技术   974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412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432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429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881篇
  2013年   707篇
  2012年   832篇
  2011年   767篇
  2010年   759篇
  2009年   726篇
  2008年   794篇
  2007年   723篇
  2006年   644篇
  2005年   620篇
  2004年   518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钛酸钡/聚偏氟乙烯(BT/PVDF)复合材料,研究了BT粒度分布及含量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电气强度、储能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粒径BT,双粒径BT共同填充的协同作用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且协同作用在两种粒径的BT等质量比时表现最为显著.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热稳定性提升,介质损耗因数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当BT质量分数为60%,两种粒径BT的质量比为5:5时,复合材料在100 Hz的介电常数达到46.5,是纯PVDF的5倍;其储能密度与极化强度分别为0.18 J/cm3和0.0119 C/m2,相比纯PVDF分别提高了176%和310%.热失重5%的分解温度达到478.4℃,分别比S-BT和L-BT单独填充的PVDF基复合材料提高了1.3℃和30.3℃.  相似文献   
122.
定向凝固的进展对高纯铝偏析法提纯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佼  何博  孙宝德  孙刚  刘莉 《铸造技术》2003,24(4):269-271
铝提纯工艺为高纯铝发展的关键。现在国内外通用的高纯铝制备工艺为三层液电解法和分步冷凝法。由于能耗高或提纯效率低,这两种工艺都不能完全满足当今工业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广泛采用的凝固偏析法,结合定向凝固的新进展,讨论了改进结晶方式,提高提纯效率和生产效率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23.
为实现铜转炉吹炼过程中的关键操作参数的准确预测,构造一种基于核偏最小二乘法的动态预测模型,并提出一种适用于动态建模的在线式异常样本剔除方法。该动态预测模型使用滑动窗方法不断更新建模数据,再利用核偏最小二乘法对动态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最后根据反馈的前次计算误差对本次预测值进行修正。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动态预估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较强的鲁棒性,并具有较好预测精度(风量预测的相对均方根误差小于10%,氧量预测的相对均方根误差小于19%)。目前,该预测模型被用于某转炉的吹炼辅助决策系统中。  相似文献   
124.
由于剪切坯料端面偏斜,拍扁时压成椭圆形,此文称此现象为镦偏。此文分析了用锥形砧镦粗减小镦偏的作用,建立了分步压缩的主应力法计算模型模拟减小镦偏过程,描述了锥砧的斜角,接触面摩擦系数,压下量等参量对减小镦偏的作用,给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5.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对青蒿素拉曼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鉴别不同纯度的青蒿素样品,本文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OPLS-DA)研究了不同纯度青蒿素样品的拉曼光谱。研究表明,对青蒿素拉曼光谱进行OPLS-DA建模分析可以鉴别不同纯度的样品,从而用于青蒿素样品的质量评估。另外,青蒿素拉曼光谱OPLS-DA建模分析表明,青蒿素拉曼光谱中与生物活性官能团相关的724 cm-1处的特征振动模式与青蒿素的纯度紧密相关:在不同纯度青蒿素样品中,该特征振动模式与其他振动模式的相对强度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单向方差分析,F=7.39,P<0.01)。  相似文献   
126.
以粤北南岭某矿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采样检测方法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借助ASD FieldSpec 4型便携式高光谱仪测量土壤光谱反射率,将土壤反射率经过卷积平滑后进行8种数据变换,分析9种光谱数据指标与镉(Cd)含量的相关性.采用偏最小二乘和随机森林方法,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建立9种光谱数据指标的土壤重金属Cd含量的高光谱反演模型.并对其预测能力进行评价,实现了局地尺度上土壤重金属Cd含量反演,探究了不同Cd浓度区间对建模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的数据变换方式可以有效消除基线,去除背景干扰并提高光谱数据与Cd的相关性.其中一阶微分变换效果最为理想;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均能不同程度预测Cd含量,其中采用一阶微分结合随机森林(FD-RF)方法所建模型具备较高可靠性,R2超过0.80;当样本浓度平均值变化超过40%时,建立的模型预测能力降低.该研究方法可以作为土壤重金属Cd检测的手段,研究结果可以为土壤重金属高光谱反演提供方法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7.
为了分析直流偏磁对电力变压器顶层油温度和绕组热点温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场路耦合模型和热路模型的直流偏磁下顶层油温度和绕组热点温度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分析了某500 kV单相自耦变压器在直流偏磁下的损耗、顶层油温度和绕组热点温度等的变化规律.直流偏磁后,变压器绕组损耗略有下降,铁心、夹件等钢结构件的损耗随直流偏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由于地磁感应电流(GIC)波形的短时脉冲特性,GIC作用下的变压器顶层油温升和绕组热点温升均低于相同直流偏磁电流下的稳态温升.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变压器耐受直流偏磁能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8.
过热汽温是燃煤锅炉运行中的关键参数,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性.由于大容量锅炉机组经常处于深度调峰大幅变工况运行,且过热汽温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大惯性、大时延的被控对象,通常采用传统PID控制,往往很难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因此智能控制的发展为过热汽温的控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提出一种基于双神经网络逆模型的屏式过热器汽温控制方法,以克服屏式过热器蒸汽温度控制方法对机组大范围变工况适应性差,特别是当锅炉存在严重偏烧,导致喷水后汽温接近饱和蒸汽区时导前温度失灵的问题,从而增强工况适应性,有效应对喷水后蒸汽接近饱和区时温度对喷水量不敏感,引起屏过出口汽温控制效果变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9.
为了获得持久稳定的超疏水材料,本研究将聚偏氟乙烯共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和疏水改性的纳米三氧化二铝(Al2O3)进行复合并通过溶剂/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一种耐磨超疏水薄膜。采用SEM及能谱分析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薄膜的表面微观结构、化学组成和疏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膜具有自相似微纳米复合微观结构。并且薄膜具有优异的自清洁性和耐机械摩擦性,即使经历360个周期的砂纸磨损(100 g载重)后仍保持超疏水性。除此之外薄膜具有优异耐化学溶液和紫外灯照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0.
张莹莹  白万里 《冶金分析》2022,42(10):43-50
铝用炭素材料无法采用普通酸溶解,需要经过灰化-熔融-酸浸取法或混合酸-微波消解法处理。实验选择灰化-偏硼酸锂熔融法处理样品,即:700 ℃下灰化6 h、1 000 ℃下偏硼酸锂熔融5 min、10%(V/V)硝酸浸取熔块,避免了高温处理样品引起某些测定元素的损失;同时对由熔剂引入产生的基体效应采用基体匹配法进行消除;选择Al 396.152 nm、Ba 455.403 nm、Ca 317.933 nm、Cr 267.716 nm、Fe 259.940 nm、K 766.490 nm、Mg 285.213 nm、Mn 257.610 nm、Na 589.592 nm、Ni 231.604 nm、P 177.495 nm、Si 288.158 nm、Ti 334.941 nm、V 292.402 nm和Zn 213.856 nm为分析线,在绘制校准曲线时进行基体匹配,实现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铝用炭素材料中15种元素的测定。方法中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 01%~0.000 3%,定量限为0.000 04%~0.001 0%。方法用于测定铝用炭素标准样品GPW-4、GPW-5、GPW-6中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为0.17%~10%;回收率为91%~107%;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