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8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435篇
电工技术   239篇
综合类   408篇
化学工业   294篇
金属工艺   3225篇
机械仪表   745篇
建筑科学   76篇
矿业工程   53篇
能源动力   139篇
轻工业   56篇
水利工程   27篇
石油天然气   208篇
武器工业   66篇
无线电   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3篇
冶金工业   1828篇
原子能技术   66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444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吴玮 《上海钢研》2006,(3):49-53,63
回顾了良好成型性的高强度微合金钢的成分设计和形变热处理。通过添加Ti或Ti+B复合添加使奥氏体晶粒优化,加之在轧材输出及卷取过程中进行恰当控轧和控冷可以获得拉伸强度超过1200MPa的马氏体钢。业已发现添加Si会降低材料对卷取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从而也减少了力学性能值的离散。研究还发现,由于这些钢的强度较高。因此可以以较薄和较轻的型材用于汽车的安全关键部件,由于无需附加的热处理工序,因此马氏体钢种可降低生产成本。还对微合金化元素Nb及Ti对双相钢和TRIP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
明理 《钢铁》2007,42(8):51-51
日本的不锈钢生产厂研究在钢中加入某种抗菌金属,经适当的热处理,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抗菌性能的不锈钢。1998年日新钢铁公司研制成功铁素体系抗菌不锈钢NSSAMI、马氏体系抗菌不锈钢NSSAM2和奥氏体系抗菌不锈钢NSSAM3,形成了含铜抗菌不锈钢系列。同年,川崎钢铁公司研制成功含银抗菌不锈钢。[第一段]  相似文献   
33.
15 0 0MPa级无碳化物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钢的第一类回火脆性开始温度高于 36 0℃。实验表明 ,这并非由于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韧化 ,而是与无碳化物贝氏体中的膜状残留奥氏体有关。无碳化物贝氏体中机械稳定性较高的残留奥氏体可能是导致无碳化物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钢第一类回火脆性开始温度升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含稀土半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半钢的冲击韧度 (αK)、抗弯强度 (σbb)和相对韧性 (σbb× f )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变化较明显 ,而硬度 (HRC)受奥氏体化温度影响较小 ,当奥氏体化温度为 960℃时 ,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5.
钢中加入微量Re ,首先可细化奥氏体晶粒 ,细化显微组织 ;其次 ,有净化、变质作用 ,减少有害气体杂质 ,改善钢的组织性能[1] 。文献[2 ,3 ] 对贝氏体铁素体精细结构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但多数涉及它的形貌和表面浮凸。关于贝氏体铁素体与奥氏体的取向关系 ,早期Smith和Mehl[4] 提出 :钢中上贝氏体铁素体与奥氏体的取向关系符合N W关系 ,即 (111) γ ∥ (0 11) α,[110 ]γ∥[10 0 α]。在下贝氏体中则有K S关系 ,即 (111) γ ∥(110 ) α,[110 ]γ∥ [111]α。本文研究了有无稀土元素贝氏体钢的强度和韧性以及通过TEM和HR…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奥氏体热作模具钢-AM钢,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高温抗软化能力,特别适用于做600~900℃工作温度的高热强模具,AM钢模具寿命比3Cr2w8V钢模具寿命高。本文着重对该钢的组织及强化途径进行分析,并发现铜元素对该钢的组织与强韧性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含硅贝氏体钢的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