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8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87篇
电工技术   39篇
综合类   171篇
化学工业   114篇
金属工艺   1440篇
机械仪表   360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32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12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武器工业   34篇
无线电   18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9篇
冶金工业   605篇
原子能技术   4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6000系铝合金组织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6000系铝合金组织性能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时效析出过程及其合金元素的影响、提高合金烘烤硬化性的途径以及合金固溶处理再结晶织构与成形性的研究。对目前铝合金车身板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2.
为改善压裂泵柱塞密封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在压裂泵柱塞密封副表面建立不同的复合表面织构(不同复合织构类型、不同分布方式、不同截面形状等),并在结合柱塞密封副几何结构特征、压力边界条件及雷诺方程的基础上,建立织构化柱塞密封副动压润滑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差分对雷诺方程进行求解,仿真分析复合织构对柱塞密封副动压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织构对动压润滑性能的影响与外织构深度有密切关系;内织构为凹坑或凸起,以及内织构为不同截面形状的复合织构,主要是通过影响织构平均深度与摩擦副间隙的大小关系,而对复合织构的动压润滑性能造成不同的影响规律;内织构分布于外织构右侧(润滑介质入口一侧)对复合织构动压润滑性能的提升最大。  相似文献   
103.
采用自主研制的激光微织构加工设备在45#钢试样表面制备出具有不同间距和夹角的微凹槽织构,在UMT-Ⅱ摩擦试验机上进行往复运动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发现:在富油润滑条件下,当载荷较低、速度较大时,微凹槽织构具有较好的润滑减摩效果,织构面的平均摩擦因数最大比未织构面下降超过60%;凹槽夹角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受载荷大小的影响,在给定的在载荷下,存在最优的夹角使摩擦因数最小;在其他几何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存在最优的槽间距使得平均摩擦因数达到最小,且最优的槽间距基本不受载荷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分析了无取向电工钢不同再结晶退火温度下的织构变化及织构对磁感应强度和铁损的影响,并计算了无取向电工钢的磁晶各向异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实验钢的再结晶退火温度升高,Goss织构和立方织构组分显著增强,而{111}面织构强度却减弱。较高的退火温度有利于减小织构因子,提高磁感应强度。磁晶各向异性能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再结晶退火温度升高,无取向电工钢板的磁晶各向异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05.
A mononuclear chiral copper(ll) complex, [Cu(RRchxn)2(C(CN)3)2]'H20 (RRchxn = (1R, 2R)-diaminocyclohexane) (RRchxnH), and its deuterated compound, [Cu(RRchxn)2(C(CN)3)z].D20 (RRchxnD), and their isomers, [Cu(trchxn)2(C(CN)3)2]'H20 (trchxn = trans-l,2-diaminocyclohexane) (trchxnH) and [Cu(trchxn)2(C(CN)3)2]'D20 (trchxnD) have been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1R (infrared), electronic, and CD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a,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variable-temperature X-ray crystallography as single crystals or powder. Interestingly, depending on grain size of samples, RRchxnH exhibits the monoclinic form and the orthorhombic form, which are distinguished by systematic absence and powder XRD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clearly. Although single crystals did not exhibit phase transition, powder XRD patterns of RRchxnH and weakly hydrogen bonded RRchxnD emerged low-temperature phase of monoclinic in the orthorhombic patterns only around 200-220 K. However, as a control, powder XRD patterns of both trchxnH and trchxnD did not exhibit such phase transition clearly.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退火温度对低牌号电工钢50W1300磁导率影响规律,通过观察试样的显微组织、织构形成特征及组分,研究了成分、组织及织构对磁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的杂质元素含量、粗大的晶粒尺寸和较低的铁损是保证获得高磁导率重要条件;退火态再结晶有利于织构组分强度的提高,能够明显提高磁导率且能获得良好的综合磁性能。  相似文献   
107.
研究不同Q值冷轧工艺对高强TA18钛合金管材织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测试比较了两种工艺获得的管材的拉伸性能、CSR值和(0002)面极图、ODF截图。结果表明,冷轧加工TA18钛合金管材的Q1时,管材径向压力占优势,会形成晶向[0002]与管材径向平行的织构,以径向织构为主的管材综合性能较好,可满足AMS标准要求;当冷轧加工TA18钛合金管材的Q1时,切向压力占优势,会形成晶向[0002]与管材切向平行的织构,以切向织构为主的管材塑性较差,无法满足AMS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气膜屏蔽微细电解加工方法在金属平面副、圆柱副表面加工不同阵列形貌微织构。通过试验将该方法与微细电解加工的微织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摩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气膜屏蔽微细电解加工的微织构相比微细电解加工方法加工的微织构平面副及圆柱副凹槽深径比分别提高了约45.6%和25.8%,改善了加工的定域性,提高了加工精度。进一步的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微细电解加工方法,气膜屏蔽微细电解加工出的平面副及圆柱副微凹槽的表面摩擦因数分别减小了13.6%与16.2%,表面摩擦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9.
综述了金属板材织构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基于X射线衍射技术织构在线检测的原理和方法。着重讨论了基于面探测器织构在线检测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分析了织构在线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织构在线检测技术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0.
使用室温压缩变形与再结晶退火处理研究了Inconel 625高温合金冷变形及再结晶行为,采用EBSD技术分析冷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分布、晶粒尺寸变化、组织与织构演变,分析冷变形Inconel 625合金再结晶过程中再结晶分数、晶粒尺寸、组织及织构演变。研究表明,Inconel 625合金在变形量为35%~65%时具有良好的塑性,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晶粒尺寸减小,应变分布越均匀,{111}<112>织构和{110}<001>织构逐渐减弱,而{001}<110>织构和{112}<111>织构略为增强。冷变形Inconel 625合金再结晶退火处理后,随着退火温度与保温时间的升高,再结晶分数增大;随着变形量的增大,Inconel 625合金发生完全再结晶时温度减小,且发生完全再结晶时的晶粒尺寸变小,变形量为35%时,再结晶过程主要是{112}<111>织构{123}<634>变形织构转变为{110}<112>织构、{001}<100>织构与{124}<211>织构。随着变形量增加到50%及65%时,冷变形产生的{123}<634>织构在再结晶过程中转变成了{124}<211>织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