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5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453篇
电工技术   123篇
综合类   355篇
化学工业   438篇
金属工艺   2263篇
机械仪表   384篇
建筑科学   119篇
矿业工程   109篇
能源动力   35篇
轻工业   106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41篇
武器工业   67篇
无线电   20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88篇
冶金工业   934篇
原子能技术   59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61.
加热到1173K的Cu-25at;%Al合金块状试样经723K60S等温淬火后其组织由片状的“羽毛状贝氏体(9R结构)和β_1'马氏体(18R结构)组成。当试样被离子束轰去进一步薄化后,在足够薄的区域内生成了许多2H结构的薄片马氏体。初步分析认为该薄片马氏体形成的原因是由于贝氏体生成时在试样内留下了高的应力场,当试样薄化到一临界厚度以下时,试样区的三维约束条件松弛使试样内的应力场触发了薄片马氏体的生成。这些薄片马氏体是通过位于贝氏体界面上位错的重新启动而长大的。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介绍了W-311^#SMC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制及制品耐水、耐腐蚀性能。实际应用表明,该树脂适合SMC成型工艺要求,为优良的耐腐蚀SMC树脂。  相似文献   
63.
本文阐述了在大连钢厂进行阀门4Cr9Si2、Cr10Si2Mo钢锭轧制开坯的必要性,对阀门钢的热加工特性和轧制开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该钢完全可以利用650轧机轧制开坯。轧制开坯比自由锻造开坯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4.
研究SMA动力学优化模型,针对形状记忆合金(SMA)驱动丝具有强非线性、迟滞效应等特性,为设计SMA驱动丝的自适应结构,提出建立SMA驱动丝模型并提供高效的仿真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实现了受轴向载荷的SMA驱动丝的仿真建模。对本构模型是根据自由能的一维热-力学耦合模型,可以同时复现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数值仿真能够引起材料相变的非均匀温度和应变分布。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热-力学耦合模型,可为设计SMA驱动丝的自适应结构计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5.
《广东化工》2021,48(2)
以三聚氰胺为原料制得g-C_3N_4,同时采用水热法制得颗粒状的MoO_2,然后将MoO_2与g-C_3N_4复合得到MoO_2/g-C_3N_4复合电极材料。对所制备的MoO_2/g-C_3N_4材料表面形貌及组成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获得的MoO_2/g-C_3N_4复合材料具有片状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MoO_2/g-C_3N_4电极在扫描速率为5 mV/s时比电容可达到319 F/g,高于单独的MoO_2及g-C_3N_4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66.
Cu-Zn-Al合金马氏体稳定化与母相有序态SCIEI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X射线衍射和内耗测量研究了Cu-Zn-Al合金不同热处理条件对马氏体相变和母相有序态的影响。研究表明,“淬火-时效”试样从室温加热到320℃马氏体完全消失为止始终未发生逆相变。分级淬火短期等温试样出现B2?9R和DO_3?18R两种马氏体相变共存。随着等温时间的增长,B2?9R相变消失,与此同时DO_3?18R相变增强。然而,淬火后立即上淬到100—150℃等温的试样只出现B2?9R相变,即使等温时间增长也能继续保持。显然,从高温快冷不能抑制A2?B2有序,却可以抑制B2?DO_3有序。虽然分级和上淬处理时母相所处的湿度相同,但其有序态却各异,足够的空位浓度是发生B2?DO_3有序转变的必要条件。文中讨论了Cu-Zn-Al合金马氏体稳定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7.
通过夹杂物评级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了65、70、77B、80硬线盘条拉拔过程中断裂的厦因。实验结果表明:马氏体的出现及基体为索氏体、屈氏体和少量的贝氏体的混合组织是断裂的主要原因;基体组织为混合组织和马氏体的出现是由于存在碳、锰、铬元素的偏析、轧件出精轧机组进水冷和斯太尔摩控制冷却线时冷却速度过快、温度过低等因素造成的。通过调整轧制和连铸工艺,断裂问题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68.
预转变马氏体对GCr15钢贝氏体转变动力学的影响SCIE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磁性法和膨胀法研究了GCr15钢M_s点以下贝氏体转变动力学以及不同温度预转变马氏体对240℃等温时贝氏体转变动力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冷奥氏体在M_s点以下等温过程中首先形成变温马氏体,继而转变为下贝氏体。随着等温温度的降低和预淬马氏体数量的增加,应力促发作用有助于贝氏体转变的加速,200℃左右其孕育期最短。但是,当温度继续下降、预淬马氏体超过一定数量之后,贝氏体转变却愈趋困难,此外,M_s点以下不同温度的预转变马氏体对随后240℃等温时贝氏体转变动力学影响的研究结果,也具有相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69.
赵晋龙 《热处理》2002,17(3):39-41
低碳钢及低碳合金钢的淬火马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本文简述了08F,Q235-A,20,20Cr,高强度螺栓用钢ML15,25CrMnSiA和ZG28SMnVCu钢的低碳马氏体强化工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0.
空冷淬火Cu-Zn-Al合金马氏体结构及稳定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强度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相变点测量等方法研究了空冷淬火态Cu18Zn14Al合金马氏体结构及其稳定化现象。认为该合金空冷淬火可获得长程有序完全的M18R马氏体,其有序组态为Al原子与Cu原子、Zn原子与Cu原子两种近邻(nn)有序(K=偶,H+K/2=奇),以及产生K=奇的衍射中Al原子与Zn原子次近邻(nnn)有序。其基面原子分布为:Ⅰ—1425Al+1125Cu、Ⅱ—Cu、Ⅲ—1825Zn+725Cu。与此相对应,该合金相应为Heusler结构。该合金在充分有序化的条件下仍存在马氏体稳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