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72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4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中板轧制过程出现的翘头问题,分析研究了辊速差、辊径差、摩擦因数、轧件上下表面温差以及轧制线高度对翘头的影响规律,将出炉坯料上下表面温差控制在25 ℃以内,粗、精轧轧制线高度分别设置为-2 mm和+4~+6 mm,可有效地改善轧件翘头问题,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铁素体基Ti-Mo高强钢在连续冷却相变过程中组织及硬度的变化及其原因,通过热膨胀法、金相及硬度等实验研究了Ti-Mo微合金钢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组织及性能的变化,探讨了冷却速率对组织、硬度及相变行为的影响机理,揭示了(Ti,Mo)C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Ti/Mo原子比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由0.06℃/s增加至17.9℃/s,组织依次为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硬度由144HV逐渐增大至228HV。当冷速由0.14℃/s增大至0.90℃/s时,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比例不断增大,珠光体比例不断降低,硬度的提高主要来自于铁素体晶粒尺寸的细化及纳米级(Ti,Mo)C粒子的增多;当冷速由1.79℃/s增大至17.9℃/s时,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比例不断降低,贝氏体比例不断提高,硬度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贝氏体组织的细化及其比例的增加。(Ti,Mo)C粒子主要有2类:一类是奥氏体中析出的10~20nm的粒子,Ti原子数分数约为88%,另一类是铁素体中析出的小于10nm的粒子,Ti原子数分数约为68%,EDS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某板卷厂的热处理产能,以该厂现有的正火工艺为研究对象,研究缩短板坯在炉加热时间对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利用MSC.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LOI辊底式热处理炉内板坯二维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同时,利用"黑匣子"测试数据验证了所建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根据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室及现场生产测试,优化了板坯在加热炉内的加热制度.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简单、精度高,能够满足在线应用的要求,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及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ANSYS有限元法对南京钢铁公司中型厂850轧机机架的变形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出现在压下螺母孔圆角处,并用实测值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得到轧机的力学性能理论结果,为现场工艺的制定和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变断面细长件产品特点的分析和其加工成形方法的比较,确定无模拉伸是最佳的成形方法,无模拉伸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成形工艺,文中作了系统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6.
在线磨辊必须进行不间断冷却,冷却带钢必须要不间断润滑。有的液体冷却效果好,润滑效果差;有的液体润滑效果好,冷却能力却次。本文运用模糊理论对常用的七种磨削液的使用效果和特性进行了模糊评判,得出一种冷却、润滑综合能力最好,又比较经济的液体试剂作为在线磨辊磨削液有兼做冷轧带钢润滑液,从而大大简化工艺,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道次和双道次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变形量20%~50%在980、1000、1020 ℃变形温度、1000℃下不同变形量(25%~40%)以及1 000℃变形后间隔不同时间(1~20 s)的再结晶区的轧制过程。结合金相检测、电子背散衍射(EBSD)及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方法表征和分析了变形过程中的间隔时间、变形温度和变形量对晶粒尺寸、解理单元尺寸以及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结晶间隔时间的减少、再结晶区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变形量的增加,组织晶粒尺寸和解理单元尺寸均细化显著。当变形温度降低至980 ℃时,可获得更多的{110}滑移面,使得韧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在轧机传动轴上布置电阻应变片的方式测量主传动轴扭矩的微应变信号,对信号进行计算机记录采样,获得工作时的扭矩变化。通过轧机工作状态下扭矩和波动量的大小来分析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强度及其对轧制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燃气舵表面ZrO2涂层进行了热结构耦合的分析,主要对不同厚度(0.5 mm,1.0 mm和1.5 mm) ZrO2涂层表面的瞬态温度及其引起的相变和热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rO2涂层的厚度增加后应力值增大导致超过其屈服强度以及ZrO2涂层温度达到相变温度引发相变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燃气舵的失效与ZrO2涂层的失效密切相关。计算结果对探究“消熔舵”技术中ZrO2涂层及燃气舵的失效行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Fe-Mn-Al-C系轻质钢以其低密度和高强韧性在车辆、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和发电厂等零部件的结构材料应用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当前Fe-Mn-Al-C系轻质钢的研究成果及其表现出的优异性能,综述了Fe-Mn-Al-C系高Mn-Al轻质钢在成分设计、显微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以及应用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轻质钢强韧化机制、力学性能和应用性能特点,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学者对Fe-Mn-Al-C系高Mn-Al轻质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展望。该系轻质钢的强韧化机制与析出相(MC型碳化物、κ-碳化物、B2和DO3粒子等)的析出机理及其对轻质钢强韧化机制的影响机理和析出相对该系钢的氧化性、腐蚀性和耐磨性等各项应用性能的作用机制是今后该系轻质钢的重要研究方向。开展析出相可控析出研究有助于突破新一代钢铁材料增强增韧技术瓶颈,加快其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