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5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450篇
电工技术   341篇
综合类   508篇
化学工业   385篇
金属工艺   1706篇
机械仪表   887篇
建筑科学   493篇
矿业工程   216篇
能源动力   158篇
轻工业   108篇
水利工程   78篇
石油天然气   582篇
武器工业   121篇
无线电   11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44篇
冶金工业   844篇
原子能技术   188篇
自动化技术   362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赵骧  左良  徐家祯  王福  梁志德 《金属学报》1989,25(6):149-151
利用晶体学性质,将深冲汽车薄板的两种主要特征织构表述于反极图之中,再利用织构定量技术便能简捷地分析深冲钢板的织构与深冲性能的关系。经验证,此法与ODF定量分析所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2.
对MTG区熔生长法,慢冷法,粉末熔融生长法这3种方法制备的熔融织构YBCO块样品进行了交流磁化率和磁阻的测量。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了样品的钉扎势,并且发现3种方法制备的样品在150 mT外磁场下均显示出基本消除弱连接的特性;粉末融熔生长法所制样品中有较纯净123相和较好织构,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83.
(反应)模晶生长法制备NBT-6BT织构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熔盐法合成的片状SrTiO3,Bi4Ti3O12为种晶,分别采用模晶生长法(TGG)和反应模晶生长发(RTGG)制备了具有〈001〉取向的0.94(Na1/2Bi1/2)TiO3-0.06BaTiO3(NBT-6BT)织构陶瓷。研究了不同种晶选择、流延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陶瓷织构化程度、显微结构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TGG制备的织构陶瓷比TGG的在结构和性能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且用该方法以Bi4Ti3O12为种晶,制备出了高密度(f≥96%)、高织构度(F≈95%)、高性能(d33≈241pC/N)的NBT-6BT无铅压电陶瓷。  相似文献   
84.
85.
Cu-Fe-Cr原位复合材料中的纤维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世清  毛磊  郭志猛  殷声 《金属学报》2003,39(6):565-568
通过感应熔炼、铸造、锻造和冷拔变形制备了Cu-16Fe-2Cr(质量分数,%)原位复合材料,最终线材(其轧制后的冷拔变形量达到η=ln(A_0/A)=5.42,A_0和A分别为冷拔起始和冷拔后线材的横截面面积)的抗拉强度为980 MPa。将Cu基体选择腐蚀后提取出纤维,采用SEM和TEM观察分析纤维相组织形态。在较低的应变量时,一些Fe—Cr纤维保持着与铸态树枝晶相同的bcc单晶结构,选区电子衍射表明纤维已经形成了〈110〉织构。在较高的应变量时,单根Fe-Cr纤维分为一些由晶界隔开的平行亚单元(宽度约为100 nm),通过亚单元共同的[110]衍射获得了晶粒之间的相对取向关系,相邻晶粒的偏差角在11°—82°之间。根据Hall-Petch关系讨论了原位复合材料的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86.
几何因素与摩擦耦合对高纯铝箔剪切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 (ODF)研究了轧制几何因素、轧制摩擦条件对高纯铝箔轧制织构的影响。结果显示 ,如果轧制摩擦因数大 ,当处于均匀变形几何条件 1相似文献   
87.
运用取向分布函数(ODF)研究了每个轧制道次的剪切变形特征对高纯铝箔轧制织构的影响.提出用中性角的相对大小来量化轧制剪切变形作用方向改变的位置,运用Taylor晶体塑性变形理论模拟计算了中性角的相对大小对轧制织构演变的影响.实测与模拟的轧制织构特征表明:中性角靠近轧制变形区的中心位置有利于形成{001}<110>剪切织构,从而证实了除剪切变形的程度外,剪切变形方向改变的位置也是影响高纯铝箔轧制织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通过选择不同的退火工艺方案,采用织构定量办法,用西门子D5000型X射线仪进行检测。用正态分布函数拟合计算法计算退火箔立方织构的占有率,研究了成品退火工艺对高压光箔立方织构占有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环形截面提升管内颗粒的运动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DPA(phase Doppler particle analyzer system)及磷光颗粒示踪技术对环形截面提升管中颗粒的运动行为进行了研究。与传统提升管相比,环形截面提升管中颗粒速度分布的均匀性有所改善,其最高速度与最低速度之差变小。环形截面提升管最大速度值出现在相对径向位置φ=0.3-0.4处。与传统提升管相似,环形截面提升管内颗粒的轴向返混较严重,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存在较明显的拖尾,其中颗粒的轴向Peclet数与传统提升管也处于同一数量级范围。提升管床结构的改变并未显著改变其中气固流动的微观相结构,稀相与密相颗粒团微观两相仍然存在,这种微观相结构是造成颗粒严重返混的决定性原因:稀相中的颗粒与密相颗粒团中的颗粒分别造成了颗粒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前峰与拖尾峰。  相似文献   
90.
曹菊琴  汪建华  满卫东  熊礼威 《应用化工》2006,35(10):745-746,751
以H2和CH4的混合气体为气源,用微波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MPECVD)在1 cm×1 cm S i(100)基体上沉积了金刚石薄膜。研究了不同的甲烷浓度对金刚石薄膜(100)织构生长趋势的影响。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Ram an光谱对金刚石膜的表面形貌、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基体温度为750℃,气压为4.8×103Pa,甲烷浓度为1.4%时,薄膜表面为(100)织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