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040篇
  免费   15447篇
  国内免费   10978篇
电工技术   13192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4721篇
化学工业   30766篇
金属工艺   28056篇
机械仪表   15789篇
建筑科学   26969篇
矿业工程   13867篇
能源动力   7383篇
轻工业   10866篇
水利工程   5310篇
石油天然气   11581篇
武器工业   2813篇
无线电   190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505篇
冶金工业   11638篇
原子能技术   1979篇
自动化技术   11967篇
  2024年   1836篇
  2023年   6526篇
  2022年   6046篇
  2021年   7084篇
  2020年   6675篇
  2019年   7301篇
  2018年   3536篇
  2017年   5483篇
  2016年   6206篇
  2015年   7595篇
  2014年   14311篇
  2013年   11016篇
  2012年   12995篇
  2011年   13090篇
  2010年   11666篇
  2009年   12398篇
  2008年   13879篇
  2007年   12362篇
  2006年   10811篇
  2005年   10531篇
  2004年   9598篇
  2003年   8177篇
  2002年   6810篇
  2001年   5968篇
  2000年   5250篇
  1999年   4433篇
  1998年   4065篇
  1997年   3763篇
  1996年   3395篇
  1995年   3081篇
  1994年   2736篇
  1993年   2288篇
  1992年   2330篇
  1991年   2225篇
  1990年   2022篇
  1989年   1992篇
  1988年   332篇
  1987年   176篇
  1986年   107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3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15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结合新工厂的应用经验,通过对"都林"机器人的喷涂方式、布局、雾化器配置选型、参数设置、仿形设计及品质控制要点等方面的分析,总结了连续式喷涂的优势及技术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64.
65.
以多晶硅锭中硬质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多晶硅锭中硬质点进行形貌和成分分析,并提出改善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硅锭中部的硬质点较细小,主要由SiC组成;硅锭头部的硬质点较粗大,主要由SiC和Si3N4组成,还有少量O的存在。进一步研究发现多晶硅定向凝固铸锭炉的热场结构对于多晶硅锭硬质点形成有直接影响,通过改进热场结构,优化晶体生长界面,显著减少了铸锭中硬质点的数量。  相似文献   
66.
某核电厂立式水泵配套电机存在两径向方向振动差异大、启机后振动缓慢上升的振动现象,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利用频谱分析、固有频率分析、相位分析等方法进行故障诊断,判断出该配套电机存在结构共振、转子热弯曲、动不平衡的耦合问题,并最终通过调整螺栓及现场动平衡方法成功解决了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67.
冲击压路机是一种新式路基压实机械,为了有效提高路基压实度,我方施工的延安新区尹家沟新老区连接线延伸工程采用冲击压实机械进行路基补强,通过路基试验段施工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8.
《中国涂料》2015,(12):32-38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3.5%Na Cl溶液中30μm和60μm新型MYF无溶剂环氧涂层在Q235钢材表面的阻抗模型演变。两种厚度涂层的电化学过程均可分为5个阶段,但又不相同。30μm和60μm涂层电容的对数和时间的平方根在浸泡初期呈线性关系,为典型的菲克扩散特征。之后60μm涂层电容增长速度减慢,出现一段非菲克扩散过程,表现出两段吸收特征。30μm涂层在菲克扩散阶段后即达到吸水饱和状态。通过对菲克扩散方程的计算,得到了包含时间变量和位置变量的水在涂层中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9.
为有效预防ZF2803工作面的冲击地压,本文采用多因素耦合分析法研究了初次来压、见方、煤柱、断层、邻近空区支承压力、煤层厚度变化及巷道底煤等7个因素的单独影响区域及叠加效果,确定了7个危险区:中等冲击危险区4个、强冲击危险区3个,给出了相应的煤层及底板大钻孔预卸压措施,工业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0.
郑伟  王皓明  陆林  刘贵鹏 《橡胶科技》2020,18(10):0578-0581
分析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内衬层复合气泡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增大复合压辊角度、硬度和压力及在气密层复合前增加位移传感器以减小气密层拉伸,使其与过渡层复合后收缩率一致,解决了内衬层复合气泡问题,提高了轮胎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