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70篇
  免费   3743篇
  国内免费   3012篇
电工技术   309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146篇
化学工业   13179篇
金属工艺   14989篇
机械仪表   4968篇
建筑科学   2623篇
矿业工程   2239篇
能源动力   926篇
轻工业   3931篇
水利工程   596篇
石油天然气   1943篇
武器工业   543篇
无线电   39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43篇
冶金工业   8045篇
原子能技术   838篇
自动化技术   3015篇
  2024年   455篇
  2023年   1825篇
  2022年   1599篇
  2021年   1855篇
  2020年   1637篇
  2019年   1728篇
  2018年   957篇
  2017年   1398篇
  2016年   1443篇
  2015年   1901篇
  2014年   3617篇
  2013年   2899篇
  2012年   3698篇
  2011年   3870篇
  2010年   3673篇
  2009年   3971篇
  2008年   4401篇
  2007年   3896篇
  2006年   3719篇
  2005年   3547篇
  2004年   3310篇
  2003年   2828篇
  2002年   2367篇
  2001年   2070篇
  2000年   1959篇
  1999年   1507篇
  1998年   1488篇
  1997年   1308篇
  1996年   1176篇
  1995年   1089篇
  1994年   997篇
  1993年   901篇
  1992年   862篇
  1991年   743篇
  1990年   731篇
  1989年   671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1.
铁路在交通运输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列车发生故障将会导致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由于列车发生故障的概率相对较低,因此难以捕获列车的故障样本。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监督学习的列车故障识别方法,通过检测列车音频信号来识别列车故障。该方法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利用小波包分解提取检测信号的特征向量并将其作为DBN的输入,待网络充分训练后,由训练好的DBN识别当前列车的运行状况。现场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无监督的条件下有效识别列车故障,保障了列车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2.
13.
刮板输送机中板磨损失效已成为输送机运行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中板耐磨性,基于蜣螂非光滑单元进行了仿生中板设计,以磨损量为响应值,进行了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根据响应面法试验结果得到的因素显著性影响顺序(从高至低)依次为:径向距离,深径比,直径,节距角。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磨损量与因素的回归预测模型,经试验对比发现,预测模型与真实试验的相对误差为3.2%。在特定工况(煤散料粒度为6~8 mm、载荷为20 N、刮板链速为0.65 m/s及试验时长为6 600 s)下,当深径比为1.41、直径为0.69 mm、节距角为6.55°和径向距离为4.66 mm时,磨损量最小,仿生中板的耐磨性提高了12.6%。分析其耐磨机理发现,与光滑板相比,仿生板的磨粒磨损及黏着磨损较轻。凹坑分布可破坏持续切削中板表面的煤粒运动状态。中板的仿生优化可为今后刮板输送机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步水热法,在乙二胺的辅助下,制备了硫化钴/石墨烯气凝胶(CoS/GA)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法(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晶型规整,30~100 nm的CoS粒子均匀地分布在石墨烯气凝胶上。用作超级电容器时,在电流密度0.5 A/g时,CoS/GA复合材料比电容值达574 F/g,是纯CoS的1.4倍;充放电循环1 000次后,比电容保持率为94.4%。硫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较好,具有较大的比电容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是一种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的较有潜力的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15,(5):878-881
采用二次纳米自组装方法合成大孔容构架式结构的氧化铝载体及催化剂。通过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A、B改善Mo-Ni双金属活性组分的负载方式,制备Mo-Ni-P纳米自组装氧化铝催化剂。通过BE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系列催化剂的最大孔容和比表面积分别为0.49 cm3/g和211 cm2/g,孔道集中分布在10~60 nm之间,所占的比例平均在50%以上;B系列催化剂最大孔容和比表面积分别为0.41 cm3/g和202 cm2/g,孔道集中分布在6~30 nm之间,所占的比例平均为55.72%。并且A、B系列催化剂在0~6 nm和60~100 nm之间的孔分布也有10%以上的分布。由此可知,表面活性剂可以与金属形成一种稳定的自组装体,从而提高活性金属在载体上的分散性,并且这种多极孔存在的Mo-Ni-P纳米粒子催化剂适用于渣油等重油的加氢处理。  相似文献   
16.
谢运 《广州化工》2015,(6):49-50
活塞环在内燃机中有着支撑、密闭、储油、导热的作用,内燃机活塞环制备材料应该具备优良的加工性能、耐高温、耐腐蚀、导热性好且具有良好的强韧性,较好的与气缸材料表面的磨合性能。球墨铸铁和专用钢材已经成为制备内燃机活塞环的基础材料,目前国内外采用多种表面处理技术比如:镀铬、氮化、PVD与CVD镀膜、喷钼、喷涂陶瓷层等表面处理工艺进行表面改性,提高内燃机活塞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需要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内燃机活塞环的表面处理技术来满足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内燃机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热力学基础数据和HSC Chemistry计算软件对473—623 K温度范围内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硫中毒反应的焓变、吉布斯自由能以及平衡常数等热力学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反应步骤的热力平衡与限度,对钴基催化剂硫中毒反应的热力学可能性与生成顺序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从热力学角度,钴基催化剂硫中毒均是放热反应,均能够自发进行;对于不同反应,其平衡常数差异很大,对应硫中毒反应发生时,所需H_2S和COS的质量分数也不同,对COS的要求更为严格,并获得了H_2S和COS的中毒极限,即原料气中的硫化物质量分数应低于10~(-9)级;所获得的热力学基础数据可为抗硫性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改性开发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19.
结合新工厂的应用经验,通过对"都林"机器人的喷涂方式、布局、雾化器配置选型、参数设置、仿形设计及品质控制要点等方面的分析,总结了连续式喷涂的优势及技术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涂料》2015,(12):32-38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3.5%Na Cl溶液中30μm和60μm新型MYF无溶剂环氧涂层在Q235钢材表面的阻抗模型演变。两种厚度涂层的电化学过程均可分为5个阶段,但又不相同。30μm和60μm涂层电容的对数和时间的平方根在浸泡初期呈线性关系,为典型的菲克扩散特征。之后60μm涂层电容增长速度减慢,出现一段非菲克扩散过程,表现出两段吸收特征。30μm涂层在菲克扩散阶段后即达到吸水饱和状态。通过对菲克扩散方程的计算,得到了包含时间变量和位置变量的水在涂层中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