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85篇
  免费   7194篇
  国内免费   5406篇
电工技术   231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801篇
化学工业   18903篇
金属工艺   6427篇
机械仪表   3899篇
建筑科学   2683篇
矿业工程   2084篇
能源动力   1857篇
轻工业   4993篇
水利工程   1115篇
石油天然气   2707篇
武器工业   599篇
无线电   90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666篇
冶金工业   3022篇
原子能技术   977篇
自动化技术   10331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1352篇
  2022年   1712篇
  2021年   2943篇
  2020年   2401篇
  2019年   2166篇
  2018年   1946篇
  2017年   2403篇
  2016年   2667篇
  2015年   2692篇
  2014年   3922篇
  2013年   4232篇
  2012年   4896篇
  2011年   6262篇
  2010年   4622篇
  2009年   5191篇
  2008年   4561篇
  2007年   5265篇
  2006年   4705篇
  2005年   3960篇
  2004年   3058篇
  2003年   2693篇
  2002年   2148篇
  2001年   1629篇
  2000年   1591篇
  1999年   1288篇
  1998年   1028篇
  1997年   804篇
  1996年   766篇
  1995年   594篇
  1994年   568篇
  1993年   439篇
  1992年   347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214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108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28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16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针对视频码流在ZigBee等不可靠低速无线网络传输时易发生编码信息包丢失而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解码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3D-SPIHT视频多描述编码方案。与传统多描述编码如MDSQ相比,该方案创建的各描述质量平衡,并能通过去除视频帧间冗余来提高压缩比;与国际标准(H.264等)相比,该方案具有算法简单、能够在任意码流截断处解码、码率可连续分级和无明显块效应等优点。实验表明,该编码方案能够较好地应用于ZigBee多信道网络,并在较大压缩比的情况下仍能获取质量较好的重建图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2.
为满足生产线柔性设计需求, 对柔性焊接生产线解决方案的难点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基于机器人三维模拟仿真的生产线柔性主拼技术方案, 建立了机器人负载边界模型和基于负载边界模型的机器人选型及快换装置选型方案, 提出了网格式夹具设计方法, 以白车身柔性焊装生产线为例, 建立了面向柔性的网格式夹具设计方案以及网格式装配检测及应力分析, 并对面向柔性主拼中的离线编程技术及三维仿真中的项目权限管理和工作站模拟仿真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该方案在某汽车厂NL-1&NL-2两个车型项目生产线的设计中应用焊接生产线上进行了应用验证, 能满足两车型生产线柔性主拼的需求。  相似文献   
933.
对6种苯并噻唑偶氮吡唑化合物的分析特性进行了探讨,着重研究了4—(6′—甲基苯并噻唑-2′-偶氮)-3,5-二氨基吡唑(MBTAP)与钯离子显色反应的光度性质。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Brij35存在下与钯离子形成橙红色的配合物。适宜的 pH 值范围为9.0~10.5.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01×10~4L·mol~(-1)·cm~(-1)。钯在0~14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显色体系可稳定11h。在柠檬酸存在下可消除 Fe~(3+)、Co~(2+)、Cu~(2+)、Ni~(2+)等离子的干扰。  相似文献   
934.
Miscible polymer blends based on various ratios of poly(vinyl acetate) (PVAc) and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were prepared in film form by the solution casting technique using benzene as a common solvent.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behavior of these blends and their individual homopolymers before and after γ‐irradiation at various doses (50–250 kGy) was investigated. The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echnique was utilized to determine the temperatures at which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rate of reaction (Tmax) occurs and the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The rate of reaction curves of the individual homopolymers or their blends before or after γ‐ irradiation displayed similar trends in which the Tmax corresponding to all polymers was found to exist in the same position but with different values. These findings and the visual observations of the blend solutions and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films gave support to the complete miscibility of these blends. Three transitions were observed along the reaction rate versus temperature curves; the first was around 100–200°C with no defined Tmax, which may arise from the evaporation of the solvent. The second Tmax was in the 340–380°C range, which depended on the polymer blend and the γ‐irradiation condition. A third transition was seen in the rate of reaction curves only for pure PVAc and its blends with PMMA with ratios up to 50%, regardless of γ‐ irradiation. We concluded that γ‐irradiation improve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VAc/PMMA blends, even though the PMMA polymer was degradable by γ irradiation.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9: 1773–1780, 2006  相似文献   
935.
以3,5-二甲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与LiH在室温下反应5h生成苯甲酸盐,生成的盐再与正丁基锂进行酰化反应得到3,5-二甲氧基苯戊酮,进而在210℃以下进行乌尔夫-黄鸣龙反应将酮还原,生成3,5-二甲氧基戊苯,所得产物与吡啶盐酸盐熔融,于200℃回流2h,脱甲基制得5-戊基间苯二酚,总收率达60.9%,纯度≥98%。  相似文献   
936.
用在50L固相接枝反应器中合成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作界面改性剂,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聚丙烯/碳酸钙(i-PP/PP-g-MAH/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i-PP/PP-g-MAH/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增容机理。结果表明,PP-g-MAH对i-PP/CaCO3复合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有提高;PP-g-MAH与CaCO3反应形成PP-g-MAH的钙盐,实现反应性增容。  相似文献   
937.
变性淀粉取代聚乙烯醇生产Al2O3刚玉陶瓷的胶粘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变性淀粉取代聚乙烯醇(PVA)生产Al2O3刚玉陶瓷的意义及聚乙烯醇结构与吸附性能的关系,并且根据胶粘机理,通过分析Al203胶粒的表面特性和变性淀粉的结构,说明了变性淀粉可以取代聚乙烯醇。  相似文献   
938.
以乙醇为溶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胶溶剂,CaCO3为主要试剂,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制备纳米偏硅酸钙(CaSiO3)填料,考察主要工艺参数——初始水凝胶pH值、R值(H2O/TEOS)对粉体形貌、颗粒大小等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能合成纳米级的CaSiO3填料。  相似文献   
939.
本文采用了两种工艺制备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C3D/EP)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对复合材料的影响较大,相对RTM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真空浸渍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有较高的空隙率,较低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较好的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940.
采用主监视窗扩展技术的增强现实三维注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增强现实三维注册中,采用重新检测策略时顿卡现象严重。提出一种采用主监视窗扩展技术的增强现实三维注册方法。在检测阶段,引入特征点可信度和主监视窗,并设计主监视窗的分割、扩展和调控策略,大幅提升了计算速度;在跟踪阶段,采用基于图像金字塔的光流算法进行特征点跟踪。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有效缓解了顿卡现象,也提升了系统整体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