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46篇
  免费   12133篇
  国内免费   11401篇
电工技术   11233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11977篇
化学工业   38213篇
金属工艺   20603篇
机械仪表   6552篇
建筑科学   5571篇
矿业工程   4322篇
能源动力   2732篇
轻工业   11896篇
水利工程   1789篇
石油天然气   12000篇
武器工业   1770篇
无线电   235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533篇
冶金工业   9698篇
原子能技术   2522篇
自动化技术   19292篇
  2024年   1647篇
  2023年   6058篇
  2022年   5843篇
  2021年   6629篇
  2020年   5586篇
  2019年   6402篇
  2018年   3381篇
  2017年   4718篇
  2016年   5667篇
  2015年   6104篇
  2014年   7893篇
  2013年   8790篇
  2012年   9900篇
  2011年   10578篇
  2010年   9793篇
  2009年   10017篇
  2008年   11042篇
  2007年   10348篇
  2006年   9418篇
  2005年   10253篇
  2004年   9220篇
  2003年   7640篇
  2002年   6263篇
  2001年   5041篇
  2000年   3909篇
  1999年   2779篇
  1998年   2351篇
  1997年   1978篇
  1996年   1960篇
  1995年   1821篇
  1994年   1681篇
  1993年   1180篇
  1992年   1286篇
  1991年   1354篇
  1990年   1264篇
  1989年   1553篇
  1988年   238篇
  1987年   144篇
  1986年   113篇
  1985年   92篇
  1984年   92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79篇
  1981年   65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24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81.
化学链燃烧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之一。载氧体作为氧和热的载体,是实现化学链燃烧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寻找廉价载氧体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铁基载氧体由于具有价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机械性能好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其反应活性相对较差,如何提高其反应活性是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笔者详细论述了化学链燃烧中铁基载氧体活性改进的研究进展,针对如何提高铁基载氧体的反应性能,从铁基载氧体制备方法的优化、组分掺杂、结构调控等3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对于载氧体制备方法,应综合载氧体反应性能、制备周期和成本等因素,对其进一步选择或改进。对于载氧体组分,惰性载体的添加、制备成复合载氧体以及碱金属掺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载氧体的反应性能,但采用单一措施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活性组分与惰性载体的相互反应、复合载氧体的烧结以及碱金属的流失等,因而需要进一步研究各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不同结构的载氧体,虽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或热稳定性,但也存在各自的缺点,如钙钛矿结构储氧能力较低,氧释放能力较低;在长时间的循环过程中,尖晶石结构的载氧体产生晶相分离和颗粒烧结而失活的现象;为了保持壳核结构的载氧体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反应活性,对壳材料需要进一步选择及优化。基于目前研究现状,笔者指出铁基载氧体反应性能的进一步提高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深入探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2.
83.
84.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5G通讯技术正在迅速崛起,为互联网取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数据提取固定时,基于5G的网络研究测试现状,会影响到互联网取证过程以及结果。所以,如何利用5G技术服务互联网取证行业,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5.
86.
87.
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平台建立5B02铝合金管件90°推弯成形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形貌、弯曲部位壁厚分布一致,验证有限元模拟的可信性。通过分析不同成形阶段弯曲内侧与外侧的金属流动与应变场,揭示出5B02铝合金管件90°推弯成形后壁厚分布不均匀的机理。利用模拟方法对比研究内压大小(填料的弹性模量)对壁厚分布的影响,找出了有益于壁厚均匀分布的工艺条件,为实际生产中5B02铝合金管件经90°推弯工艺后壁厚均匀性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Planning》2015,(4)
提出了一种基于国产密码算法的身份认证方案。方案中的关键数据用SM2加密保护,引入随机数保证发送中间认证信息的时间具有无规律性。方案克服了传统方案存在的常见安全漏洞,可以更有效地抵御窃取信息攻击和劫取连接攻击,并保留了传统方案的安全特性,可以适用于安全性需求较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89.
The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CO2 due to continuous breathing and no discharge of human beings in the manned closed space, like spacecraft and submarines, can be a threat to health and safety. Effective removal of low concentration CO2 from the manned closed space is essential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ong-term space or deep-sea exploration, which is an international frontier and trend. Ionic liquids (ILs), as a widespread and green solvent, already showed 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 on CO2 capture and absorption, indicating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low concentration CO2 capture. In this review, we first summarized the current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direct capture from low concentration CO2 in both the atmosphere and manned closed spaces. Then, the multi-scale simulation methods of CO2 capture by ionic liquid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including screening ionic liquids by COSMO-RS methods, capture mechanism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absorption process b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Lastly, some typical IL-based green technologies for low concentration CO2 capture, such as functionalized ILs, co-solvent systems with ILs, and supported materials based on ILs, are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the subtle possibility in manned closed spaces. Finally, we look forward to th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low concentration CO2 capture, which can meet the needs of human survival in closed space and proposed that supported materials with ionic liquids have great advantages and infinite possibilities in the vital area.  相似文献   
90.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通信质量,应积极应用5G通信技术,确保城市交通稳定运行,完善通信系统的功能。本文主要分析5G通信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具体应用,旨在进一步发挥该技术的优势,为城市轨道交通做出贡献,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