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7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93篇
电工技术   281篇
综合类   423篇
化学工业   59篇
金属工艺   119篇
机械仪表   527篇
建筑科学   720篇
矿业工程   29篇
能源动力   88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35篇
武器工业   55篇
无线电   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89篇
冶金工业   24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19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电流变体特性及电流变体应用器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评述了电流变体(ERF)材料的组成、工作机理及其流变力学性能,提出以Bingham塑性体来近似描述电流变体的流变特性,综述了电流变体在智能材料、汽车离合器、液压阀门等器件中的应用,给出了含电流变体的双层智能复合材料梁单层、双层加电状态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设计了含电流变体的主动控制式减振器,并对其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减振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改造加热炉系统 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重整装置加热炉热效率低的原因,介绍了提高加热炉热效率采取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下封闭爆炸引起的地表的冲击与隔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给出了地下封闭爆炸近区地表冲击运动参数计算公式,介绍了在强冲击环境中采用的两种隔离措施。事件A和事件B的实用结果表明:当地表冲击速度为3.45m/s和4.8m/s时,砂垫层组合隔离系统和隔离床系统的冲击隔离系数分别为11.69%和12.05%。  相似文献   
14.
将磁流变技术应用于火炮反后坐装置是目前正在发展的一种降低火炮后坐力的新技术,优化火炮反后坐装置控制,达到实时调节阻力。针对某型号火炮,在建立动力学模型和电磁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磁流变反后坐系统。为实现理想的后坐控制规律,提出了PID和模糊控制算法。利用ADAMS和MATLAB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后坐行程范围内,最大后坐阻力分别为3.71×105N,3.53×105N,相比传统火炮减小了13%和17%,并且模糊控制的后坐阻力曲线具有良好的"平台效应",实现了控制目标,表明磁流变阻尼器良好的可控性和应用于火炮后坐系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构建自供能式磁流变阻尼器内部实时状态监测传感系统,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磁流变阻尼器内部流体能的能量采集装置。该装置被安装于磁流变阻尼器活塞顶端并为检测阻尼器内部工作参数的无线传感模块1供电。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磁流变阻尼器中磁流变液流动能的理论模型。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了在不同的外界激励下能量采集装置的工作情况,证明了采集的电能随着活塞的运动频率增加而增加,而与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特性没有明显的关系。测试表明利用此装置能较好的采集到来自于磁流变阻尼器内部流体流动产生的能量,为无线传感模块供电。  相似文献   
16.
针对液力忆惯容器装置已有数学模型忽略因素过多的问题,考虑油液的惯性、动力学黏度以及装置内部的干摩擦,建立符合工程实际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试制液力忆惯容器装置样机,并进行台架试验. 结果表明,当位移激励的频率较低时,液力忆惯容器装置提供的惯性力、黏滞阻尼力较小,可以近似等效为干摩擦阻尼器;当激励的频率较高时,装置等效为理想忆惯容器、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干摩擦阻尼器三元件并联. 装置的输出合力、惯性力、阻尼力试验值与仿真值最大偏差分别为5.70%、9.15%、5.47%,惯质特性曲线和寄生阻尼特性曲线的试验值与仿真值最大偏差分别为4.23%和8.50%,表明数学模型准确可靠,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为液力忆惯容器装置在减振系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磁流变阻尼器MRD(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减振控制系统后备电源采用单一蓄电池供电存在响应时间慢和稳定性差问题,提出锂电池/超级电容的后备混合储能电源。首先进行储能系统供电方式的选择及容量配置,然后设计了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分别串联双向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分配的混合储能结构,再将负载端电流滤波后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用来实现变换器电压电流闭环控制,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混合储能仿真模型,进行输出响应和脉冲功率扰动仿真,对单一锂电池储能和混合储能电源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混合储能电源的输出响应时间可达毫秒级;超级电容能提供80%起始功率,并且在脉冲功率扰动下补偿波动功率,以维持母线端稳定,满足MRD减振控制系统的实际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8.
Glioblastoma (GBM) is the most malignant brain tumor in adults, with a dismal prognosis despite aggressive multi-modal therapy. Immunotherapy is currently being evaluated as an alternate treatment modality for recurrent GBMs in clinical trials. These immunotherapeutic approaches harness the patient’s immune response to fight and eliminate tumor cells. Standard MR imaging is not adequate for response assessment to immunotherapy in GBM patients even after using refined response assessment criteria secondary to amplified immune response. Thu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and alternative neuroimaging techniques for accurate response assessment. To this end, some groups have reported the potential of diffusion and perfusion MR imaging and amino acid-base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techniques in evaluating treatment response to different immunotherapeutic regimens in GBMs. The main goal of these techniques is to provide definitive metrics of treatment response at earlier time points for making informed decisions on futur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available immunotherapeutic approaches used to treat GBMs. It discusses the limitations of conventional imaging and potential utilities of physiologic imaging techniques in the response assessment to immunotherapies. It also describes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imaging method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to avoid them.  相似文献   
19.
Reproducing the smooth vocal tract trajectories is critical for high quality articulatory speech synthesi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daptive neural control scheme for such a task using fuzzy logic and neural networks. The control scheme estimates motor commands from trajectories of flesh-points on selected articulators. These motor commands are then used to reproduce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underlying articulators in a 2nd order dynamical system. Initi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scheme is able to manipulate the mass-spring based elastic tract walls in a 2-dimensional articulatory synthesizer and to realize efficient speech motor control.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achieves high accuracy during on-line tracking of the lips, the tongue, and the jaw in the simulation of consonant–vowel sequences. It also offers salient features such as generality and adaptability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of control models in articulatory synthesis.  相似文献   
20.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车辆悬架系统模糊半主动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磁流变液和磁流变阻尼器的研究基础上 ,以磁流变阻尼器作为半主动控制元件组成模糊半主动悬架系统。运用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等方法对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模糊半主动悬架进行了研究。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 ,设计的模糊半主动控制算法可对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悬架实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