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82篇
  免费   5096篇
  国内免费   5499篇
电工技术   1505篇
综合类   3038篇
化学工业   5678篇
金属工艺   26670篇
机械仪表   2901篇
建筑科学   600篇
矿业工程   1158篇
能源动力   1784篇
轻工业   550篇
水利工程   96篇
石油天然气   710篇
武器工业   719篇
无线电   23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017篇
冶金工业   6083篇
原子能技术   688篇
自动化技术   3238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945篇
  2022年   1532篇
  2021年   1899篇
  2020年   1996篇
  2019年   1540篇
  2018年   1547篇
  2017年   1965篇
  2016年   1803篇
  2015年   1937篇
  2014年   2791篇
  2013年   2937篇
  2012年   3432篇
  2011年   4333篇
  2010年   3415篇
  2009年   3824篇
  2008年   3163篇
  2007年   4154篇
  2006年   4107篇
  2005年   3147篇
  2004年   2701篇
  2003年   2305篇
  2002年   1977篇
  2001年   1726篇
  2000年   1481篇
  1999年   1297篇
  1998年   919篇
  1997年   888篇
  1996年   835篇
  1995年   619篇
  1994年   551篇
  1993年   395篇
  1992年   351篇
  1991年   260篇
  1990年   243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5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7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针对锆刚玉磨料砂带和近α钛合金工件材料的特点,通过三维体式显微镜对锆刚玉磨料砂带干式磨削近α钛合金时的磨粒磨损面积、磨粒高度、磨损量和金属去除量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分散光谱扫描对磨粒磨损形态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磨粒磨损阶段对磨削工件表面的影响。研究表明:磨粒磨损形态有脱落,磨耗和破碎,主要以磨耗磨损为主;砂带线速度vs、进给速度vw和磨削深度ap增大均使砂带磨粒磨损加剧。在低切削速度、低进给量、低切削深度下锆刚玉磨料砂带加工钛合金时的切削加工性最好,因此锆刚玉磨料砂带适用于钛合金的干式磨削加工。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具有层状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xCo0.2-Ni0.8-xO2。采用XRD、XPS和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手段研究了Mn含量变化对正极材料LiMnxCo0.2Ni0.8-xO2的物理性质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含量的增加会引起元素O和Ni的氧化态降低,使得Ni由+3价逐渐转变为+2价,而Mn的氧化态却始终保持+4价不变;尽管Mn含量的增加会使材料的充放电比容量有所降低,但是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会得到改善。XRD测试结果表明样品LiMnxCo0.2Ni0.8-xO2(0≤x≤0.5)都具有标准的-αNaFeO2层状结构。此外,从Mn含量的变化引起的样品晶胞参数的变化表明,当0≤x≤0.25时LiMnxCo0.2Ni0.8-xO2可能形成的是假固溶体,当Mn含量由0.3增加到0.5时形成的是真固溶体。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在甲苯介质中球磨以改善La1.8Ca0.2Mg14Ni3的储氢性能。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合金的吸放氢性能得到显著地提高,在20 h达到最高。其在513 K,4.0 MPa氢压下初次活化时,吸氢质量分数达到了3.95%,在3次活化后,300 K时的吸氢质量分数达到3.85%,在613 K,一个大气压的放氢质量分数在900 s内达到了4.92%。通过XRD和SEM分析,球磨后合金颗粒粒径明显减小且有非晶化趋势。在球磨过程中形成了电子络合体(electrondonor-acceptor,EDA)体系。合金颗粒粒径、非晶化程度和EDA共同作用使球磨20 h的合金表现出最优异的吸放氢性能。  相似文献   
994.
原子尺寸因素对块体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块体非晶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而非晶形成能力是决定非晶制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研究原子尺寸分布对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计算了原子尺寸差函数与合金非晶形成能力间的关系,系统地分析了其机理,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原子尺寸差函数可以估计合金体系的非晶形成能力.相同合金体系中,非晶形成能力与基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5.
In this paper,taking Nb-Mo alloy system as an example,the equations of concentration of characteristic atoms of alloys in BCC structure were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idea of systematic science of alloys and the number of coordination atoms.The concentrations of characteristic atoms in B2-NbMo type ordered alloys were calculated as functions of ordering degree(s) and composition xMo.When s=smax,the concentrations of characteristic atoms of stoichiometric B2-NbMo intermetallic compound are equal to that o...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制一种柔性比较好的层片状堆焊材料,用来修复易磨损的零件表面和小型的管材类零件等,选择有机硅密封胶、聚乙烯醇、环氧树脂、水玻璃为粘结剂,与硬质材料Ni60H进行混合,做成层片状堆焊材料;另外再加入WC(碳化钨)作为硬质相,利用TIG焊在Q235钢基体上进行堆焊.结果表明:以有机硅密封胶、有机硅密封胶与环氧树脂1∶1为粘结剂的堆焊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任意弯折.以有机硅密封胶与环氧树脂1∶1为粘结剂的堆焊材料加入WC和CaF2后的焊接组织均匀、无缺陷,且堆焊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其洛氏硬度值为HRC43.83.  相似文献   
997.
电弧喷涂锡基巴氏合金层的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弧喷涂巴氏合金涂层组织的特殊性,研究在润滑条件下巴氏合金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对该涂层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分别对比了电弧喷涂、铸造以及堆焊方法制备的巴氏合金层与碳钢和铸铁构成摩擦副的磨损表现.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能谱以及x 射线衍射,分析了巴氏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磨损表面形貌,研究了其组织变化与耐磨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润滑条件下,电弧喷涂巴氏合金涂层具有比铸造巴氏合金更好的减磨性能;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可以制备组织致密、结合强度高,且具有很好磨损性能的巴氏合金涂层.  相似文献   
998.
研究Fe元素部分取代镍对白色金合金镍渗出以及抗变色性能影响.指出当Fe等元素取代合金中的部分Ni元素后,由于镍含量降低,合金的镍释放率出现下降,镍降低导致表面镍钝化膜的破坏.当镍质量分数低于2.5%时,合金的镍释放量反而升高.Fe对合金的漂白效果弱于镍,Fe的加入会导致合金抗变色性能降低.均匀化退火热处理对该实验系列金合金材料的抗变色性能影响不大,但可减少合金成分的偏析,有效降低合金的镍渗出量.  相似文献   
999.
针对P2P(Peer to Peer,对等联网)技术在宁夏石嘴山联通互联网网络的运行中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对P2P应用中最广泛采用的BitTorrent(比特流)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BT流量控制系统,使得P2P流量本地化,并且降低出入口流量,从而达到既节省电信运营企业流量结算成本,又能维持用户体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Nanostructured Fe40Ni40P14B6 alloy ingots of 3―5 mm in diameter could be synthesized by a metastable liquid state spinodal decomposition method. For undercooling T> 260 K,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undercooled specimen had exhibited liquid state spinodal decomposition in the undercooled liquid state. The microstructure could be described as two intertwining networks with small grains dispersed in them. For undercooling T>290 K, the overall microstructure of the specimen changed into a granular morphology.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