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2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161篇
电工技术   128篇
综合类   431篇
化学工业   156篇
金属工艺   789篇
机械仪表   1468篇
建筑科学   143篇
矿业工程   254篇
能源动力   116篇
轻工业   125篇
水利工程   21篇
石油天然气   42篇
武器工业   55篇
无线电   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7篇
冶金工业   280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7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91.
汽车轮毂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制备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姜超  陈林  黄国杰 《金属热处理》2007,32(12):35-41
介绍了汽车轮毂材料发展现状及其制备工艺,并对各种材料的应用情况做了分析比较.提出轮毂材料的发展趋势基于轻量化,对汽车节能减排、安全及操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制备工艺针对材料的进步在不断的完善中.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小波网络的砂轮状态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砂轮状态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磨削加工过程中有关砂轮状态的声发射信号和功率信号,利用小波神经网络,实现砂轮状态的在线智能化监测;针对多输入输出带来的网络规模增大、收敛速度缓慢等问题,提出采用尺度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法及平移参数的寻优搜索法,寻找最优小波基元,同时采用模糊自适应BP算法对训练速率系数η和惯性系数α进行在线调整,从而简化了小波网络,减少了学习次数,加快了网络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Robocup F-180全方位小型足球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型足球机器人两个前轮之间安装踢球器、控球器等装置不仅会对车体各部分的布局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使小车的运动性能发生变化。本文建立了三轮和四轮全方位小型足球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分析了主动轮速度和从动滚子速度随两前轮夹角不同而产生的变化,讨论了车体沿任意方向直线运动时夹角的变化对车体运动性能的影响,对车体机构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根据成型磨削工艺,结合不同规格钻头外径和钻芯厚度的差异,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到了砂轮的截形数据,给出了用一种规格砂轮磨削多种规格槽钻的数学模型。此工艺可显著降低成本,产品精度高,符合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995.
As one of the cost-effective machining methods for advanced ceramics, rotary ultrasonic machining (RUM)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nd there exist numerous publications on the process. However, few investigations on tool wear in the RUM process have been reported. This pap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literature,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n tool wear in RUM of silicon carbide (SiC). It first reviews some related wear mechanisms for grinding wheels and some techniques for studying the wheel wear mechanisms. After describing the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it presents and discusses the results on tool wear and cutting forces in RUM of SiC. It also discusses som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996.
双级时效工艺对低压铸造A356合金轮毂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双级时效工艺对A356铝合金低压铸造轮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时效温度100℃~120℃,预时效时间12 h~14 h使合金的抗拉强度由原来的280 N/mm2提高到308 N/mm2,提高幅度10%;屈服强度由180N/mm2提高到248 N/mm2,提高幅度38%;伸长率在8%以上,最高达到13.5%。该性能达到了ASTM锻造6061-T6合金轮毂的标准,与ZL107液态模锻铝合金轮毂的力学性能相当,接近或达到普通锻件力学性能的要求。研究认为,双级时效工艺引起合金-αAl的晶格常数增大,Si相和Mg2Si相析出量增加是合金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某风电齿轮箱在运行3年6个月后监测到运行异常,拆解后发现其中一个行星轮发生断齿失效。实验通过对行星轮断口宏微观形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分析、金相组织分析、残余应力分析和晶粒分布分析等,确定了行星轮轮齿的断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行星轮材料母材各化学元素含量及轮齿表面碳元素含量均满足标准规范要求。行星轮轮齿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规范要求,轮齿渗碳层金相组织和行星轮母材金相组织均未见异常,表明行星轮渗碳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均满足材料使用要求。轮齿断口起裂源区存在大尺寸非金属夹杂物的聚集是运行过程中在该处萌生裂纹并扩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8.
陶瓷结合剂白刚玉磨具会出现白里显红、红黄、青灰色调,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本文主要是从制造白刚玉磨具的原材料、烧成气氛等方面着手,来探讨影响白刚玉磨具色泽变化的因素,并提出防止白刚玉磨具色泽变化所采取的措施。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实验,得出主要结论是:①白刚玉磨具色泽的变化主要是由结合剂中杂质含量的多少和烧成气氛来决定的。若在氧化性气氛下烧成,当结合剂中(TiO2+Fe2O3)含量<0.55%时,白刚玉磨具不会显红、红黄色调。随着结合剂中Fe2O3和TiO2含量的增加,白刚玉磨具白中显红、红黄色调逐渐加重,因此,若结合剂中(TiO2 +Fe2O3)含量>0.55%时,白刚玉磨具烧成时不宜采用氧化性气氛,最好采用中性气氛或弱氧化性气氛烧成。②在陶瓷结合剂白刚玉磨具结合剂中加入滑石粉、石英粉、氧化镁粉,能消除白刚玉磨具呈红色,但对磨具强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飞轮铸件铸造工艺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薄、宽的内浇道和冷铁工艺消除了飞轮铸件的缩孔缺陷,铸造工艺出品率提高3%;根据大孔出流理论设计的浇注系统符合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000.
类金刚石纤维砂轮的开发及其磨削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获得高精度加工表面,最近磨具市场上有一种Al2O3纤维砂轮问世^[1]。该砂轮克服了磨粒砂轮中磨粒易于脱落的缺点,但其硬度仍受到一定限制。近十年来,由于类金刚石薄膜具有接近金刚石的硬度、高耐磨性和很低的摩擦系数等优良的机械、物理、化学和光电特性,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精密零部件和涂附刃具的制造^[2]。如果能将类金刚石薄膜形成类金刚石纤维,然后将其代替Al2O3纤维作为磨料,就可以满足纤维砂轮的硬度要求。因此,1999年以来,日本山口胜美教授和中国魏源迁教授成功地将类金刚石纤维植入基体并与树脂结合剂结合,开发了一种类金刚石纤维砂轮^[3-5]。该砂轮中的类金刚石纤维按同一方向排列且与砂轮磨削面相垂直,纤维的端部可用作为切削刃。为了考察这种新型砂轮的磨削特性,本文作者对难加工材料如模具钢SKD11及硬脆材料如硅片、光学玻璃、石英和大理石进行了大量的磨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能获得纳米级加工表面,例如被磨硅片和模具钢的表面粗糙度分别为Ra2nm(Ryl5nm)和Ra2nm(Ry23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