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7篇
  免费   586篇
  国内免费   353篇
电工技术   86篇
综合类   280篇
化学工业   1443篇
金属工艺   1181篇
机械仪表   297篇
建筑科学   484篇
矿业工程   63篇
能源动力   49篇
轻工业   135篇
水利工程   47篇
石油天然气   83篇
武器工业   65篇
无线电   8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00篇
冶金工业   227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15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杨川  刘世楷  雷廷权 《铸造》2002,51(12):750-752
测定了Al2 O3 /Al基复合材料与基体材料间的结合强度 ,探讨了结合强度的物理意义。其物理意义是 :界面抗拉强度与试样达到断裂应变时基体中的应力分别与纤维体积分数和基体体积分数的加权平均值。并根据测定的结合强度的值结合有限元分析得出几种Al2 O3 /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抗拉强度值  相似文献   
122.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分析了薄膜结合界面应力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薄膜界面结合状态的检测,建立了X衍射法测量薄膜界面结合强度的原理、方法与过程。其检测界面结合强度方法可对薄膜试样进行非接触检测,适用于晶体或多晶体薄膜的界面结合强度测量,是一种研究无损检测薄膜结合强度的试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3.
Fe3A1/18-8扩散焊界面不均匀地分布着第二相析出物,特别是交界面处连续分布的析出相族可能直接诱发裂纹,是引起接头失效的重要因素.对Fe3A1/18-8扩散焊接头进行再加热,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对析出相及界面相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再加热后界面析出相细化且形状规则,均匀分布于Fe3A1/18-8界面,析出相族消失.界面附近的显微硬度降低,不存在高硬度脆性相.  相似文献   
124.
采用Ti/Cu/Ni中间层对Si3N4陶瓷进行二次部分瞬间液相(PTLP)连接,研究连接工艺参数对Si3N4/Ti/Cu/Ni连接强度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连接强度随试验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室温连接强度随着二次连接温度的提高和二次保温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改变连接工艺参数对Si3N4/Ti/Cu/Ni二次PTLP连接界面反应层厚度无明显影响;连接强度在试验温度400℃时达到最大,随后随试验温度升高,连接强度降低,但在800℃前,其高温强度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5.
The brazing of Al2O3 to Nb was achieved by the method of transient liquid phase (TLP) bonding. Ti foil and Ni-5V alloy foil were used as interlayers for the bonding. The base materials were brazed at 1423-1573 K for 1-120 m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joint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holding time and brazing temperature. The joint interface microstructure and elements distribution were investigated.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 composite structure, in which the base metals are solid solution Nb(V) and Nb(Ti) reinforced by Ni3Ti, is formed when the brazing temperature is 1473 K and holding time 15 min, and a satisfactory joint strength can be achieved. The interaction of Ti foil and Ni-5V foil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liquid eutectic phase with low melting poin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bination of Ti come from the interlayer with O atoms from Al2O3 results in the bonding of Al2O3 and Nb.  相似文献   
126.
分别选取500,530,560 ℃焊接温度,进行2A14铝合金真空扩散焊,保温时间为60 min,焊接压力为4 MPa,真空压力低于3.4×10-3 Pa.焊后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接头的焊合率、界面和母材组织形貌.结果表明,在500 ℃固溶线以下温度进行2A14铝合金扩散焊时,主要是界面微区塑性变形破碎氧化膜,实现局部微量的金属之间连接,焊合率很低.温度继续升高到530 ℃,超过固溶线温度,但小于Al-Cu共晶温度时,增加了界面CuAl2相结合机理,焊合率有明显提高.焊接温度在Al-Cu共晶温度以上,达到560 ℃时,CuAl2相完全溶解并在晶界生成共晶液相.该液相挤压、破碎界面氧化膜,并填充界面微孔,焊接接头界面呈正弦波状界面形貌,因而焊合率显著提高.根据这一分析结果,建立了晶界液相生成与界面氧化膜的破碎模型.  相似文献   
127.
研究用合金化Ag-Cu-Ti粉、Ti粉、C粉组成的混合粉末真空无压钎焊再结晶SiC陶瓷和Ti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接头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67.6%Ag-26.4%Cu-6%Ti(质量分数)粉末中加入相当于15%~30%TiC(体积分数)的(Ti C)粉末(Ti与C摩尔比为1:1),经920℃,30 min真空钎焊,Ti和C原位合成TiC,形成以TiC晶粒强化的连接良好的复合接头;形成的TiC分布于Ag相、Cu-Ti相中;TiC的形成明显降低了接头的热应力.过量的(Ti C)粉末则导致反应不完全,容易在连接层中产生孔洞,影响接头强度;焊接过程中,Ti由钛合金扩散进入连接层,Cu也有部分从连接层中扩散进入钛合金.  相似文献   
128.
1 INTRODUCTIONAseveryoneknows ,aluminumandstainlesssteelaredifficulttoweldtogether[16 ] .Inthepast,braz ing ,projectionweldingaswellasaluminizingwereused .Nowadays ,anewmethodisputforward ,inwhichthealuminumsheetandstainlesssteelsheetheatedbyinductionheaterareconnectedbypressureofascrew press .Notonlycanthismethodimprovebondingbehaviorofthecompositesheet,butalsocanitraisetheproductivity greatly .Thistechnologyiscalleddeformationjoining ,i.e .pressjoining .InChi na ,ithasbeensuccessfully…  相似文献   
129.
吕爽  王快社  张兵  尹娟 《热加工工艺》2007,36(22):48-51
采用累积叠轧焊方法在室温下对1060纯铝进行剧烈塑性变形,并分析1060纯铝变形前后内部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累积叠轧道次的增加,层界面复合越来越紧密,5道次后出现母材基体的相互渗透;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伸长率在1道次时急剧下降,然后基本保持不变;晶粒尺寸急剧细化,等效真应变为6.4的条件下得到了平均晶粒尺寸为400nm的超细晶组织。  相似文献   
130.
对冷压烧结结合热挤压工艺制备的SiC/Cu复合材料,选用Ti和AgCuTi为钎料,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真空钎焊试验.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母材和钎焊接头的剪切断口形貌进行分析,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钎焊接头进行抗剪强度测试,将接头抗剪强度与母材抗剪强度进行对比以评判钎缝质量.结果表明,用Ti为钎料连接SiCp/Cu复合材料的连接状况要优于AgCuTi钎料,且连接温度850℃,保温时间为20 min时,抗剪强度最大为70.5 MPa,与母材抗剪强度相当;随着铜基复合材料中SiCp含量不断增加,钎焊接头室温抗剪强度不断下降,当SiCp含量超过10%时,抗剪强度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