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34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6篇
轻工业   28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21.
为了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Ultrasonic-Assisted Enzymatic, UAE)提取沙棘果油工艺,增加单位原料经济价值,本实验以沙棘果油得油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筛选复合酶制剂的最佳配比,利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沙棘果油的UAE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然后采用气相色谱技术(GC)对沙棘果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同时测定沙棘果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复合酶最佳添加量比例为果胶酶∶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0.675%∶0.424%∶0.508%(基于沙棘原浆的质量百分比)。最优的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125 W、超声酶解时间3 h、pH 3.5和复合酶总添加量1.2%,超声酶解温度50℃,该条件下沙棘果油得油率为(3.494±0.025)%,提取率为83.9%。运用GC对UAE提取沙棘果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共检测出13种脂肪酸,棕榈酸、棕榈油酸和亚油酸是3种主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0.5961%,同时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沙棘果油清除羟自由基(·O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ate) radical,ABTS~+·)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为179.33μg/mL、5.54 mg/mL,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为UAE提取高品质的沙棘果油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2.
采用先加热浸提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玉米须多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玉米须多酚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试验,并对玉米须多酚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2(g/mL),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时间32min,超声温度60℃,该条件下玉米须多酚提取率为(6.49±0.23)%。玉米须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相当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量分别为0.917,0.809,0.881mg/mg。  相似文献   
323.
以木槿花为材料,在常规热水浸提基础上辅助超声波破碎提取木槿花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工艺对木槿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建立多糖提取率与提取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常规热水辅助超声波破碎提取木槿花多糖时,在超声时间20min、超声功率473W、料液比为1∶25(g/mL)时木槿花多糖提取率达到(6.36±0.12)%。体外抗氧化实验初步验证了木槿花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24.
通过比较未施加超声场和超声强化对醋酸酯淀粉取代度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法(TG)和差热分析(DTA)技术对所制得的黄姜醋酸酯淀粉的形貌,颗粒大小,结晶性及热稳定性进行的表征,探讨超声辅助法制备黄姜淀粉醋酸酯的特点及产物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制备醋酸酯淀粉的过程中,超声强化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减少催化剂用量。根据SEM、XRD、TG和DTA分析结果说明,超声强化作用引起淀粉降解,破坏了淀粉的非结晶区,增加了乙酰剂与淀粉颗粒的接触位点;对淀粉的结晶区影响甚微,所以超声强化对产品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25.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串联(GC-MS)同步检测PET食品包装中6种小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对二氯甲烷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苯酚/四氯乙烷混合溶液溶解法进行了对比和优化,萃取液经HP-5MS色谱柱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标准品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表明二氯甲烷超声辅助提取法在料液比(m:V)为1:15,萃取时长为30 min,次数为1次时萃取效果较好,6种小分子化合物在0.05~2 m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判定系数R2均大于0.9980,检出限为0.1~20μg/L,定量限为1~25μg/L,加标浓度为200、500、1000μg/L的回收率为71.99%~109.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1~8.20%,日内精密度均≤4.74%,日间精密度均≤5.86%。用该方法对市售的25种PET食品包装进行了检测,共有5个样品被检出目标物质甲苯、BHT或DEHP,最高含量分别为308.11 mg/kg、500.31 mg/kg和482.57 mg/kg。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分离度好,分析灵敏度高,适用于PET中6种小分子化合物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326.
张汇文  崔炜  闫久春 《焊接学报》2015,36(1):101-104
为了研究铜/铝异种金属钎焊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组织结构对接头性能的影响,从化合物结构出发,提出了一种预涂敷钎料的超声波辅助钎焊复合工艺.结果表明,采用Sn-9Zn共晶钎料,得到细小金属间化合物弥散地分布在铜表面的界面结构,增强了界面强度,其接头抗拉强度甚至超过传统工艺下将金属间化合物层减薄到极限厚度(1~2μm)时的强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预涂敷工艺的界面化合物结构调控方法,研究了化合物在钎焊过程中的演变规律,以及金属间化合物层在不同结构和分布情况下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索了铜/铝异种金属低温焊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27.
以干制红枣为材料,研究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大位阻农药三唑锡的最佳条件。考察超声提取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次数5 个单因素对三唑锡提取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三唑锡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 ℃、频率45 kHz、料液比1∶12(g/mL)、提取6 次、提取时间50 min、超声提取功率70 W,经验证,此条件下三唑锡含量为0.15 mg/kg。  相似文献   
328.
魏征  赵雅娇  黄羽  张雅丽  卢江 《食品科学》2015,36(12):29-35
以圆叶葡萄Noble皮和籽为原料,使用丙酮提取溶剂(丙酮-水-盐酸体积比70∶29∶1),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圆叶葡萄中以鞣花酸为主的多酚类化合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圆叶葡萄皮中鞣花酸和总酚提取工艺,建立数学回归模型,并分析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影响圆叶葡萄皮中鞣花酸和总酚含量的显著因素为料液比、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28 min、超声功率616 W,此条件下鞣花酸和总酚含量分别为616.21 μg/g和15.06 mg/g(以没食子酸当量计,鲜质量)。用响应面试验对圆叶葡萄中鞣花酸和总酚提取进行优化,可得到最佳工艺条件,验证结果与理论预测拟合度高,可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9.
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柚皮纤维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柚皮为原料研究超声辅助提取纤维素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氢氧化钠质量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过氧化氢体积分数对柚皮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氢氧化钠质量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三者两两交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确定了柚皮纤维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纤维素含量影响的显著性表现为提取温度>氢氧化钠质量浓度>提取时间,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9.4 g/100 mL、提取温度为84 ℃、提取时间为77 min,在此条件下柚皮纤维素含量为63.12%。  相似文献   
330.
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萝芙木中育亨宾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产萝芙木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育亨宾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粒度、提取液pH值、提取时间、液料比作为自变量,以育亨宾提取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对育亨宾提取量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超声波辅助提取萝芙木中育亨宾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粒度120 目、液料比(溶液体积与干药材质量比)18∶1(mL/g)、提取液pH 1、提取时间59.75 min。在此条件下育亨宾实测平均提取量为3.841 mg/g,与模型的预测值3.903 8 mg/g基本吻合,说明响应面优化所得参数可靠,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