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41篇
  免费   2998篇
  国内免费   2081篇
电工技术   126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398篇
化学工业   2711篇
金属工艺   5130篇
机械仪表   2041篇
建筑科学   8302篇
矿业工程   6139篇
能源动力   809篇
轻工业   1872篇
水利工程   3993篇
石油天然气   3577篇
武器工业   409篇
无线电   21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14篇
冶金工业   2543篇
原子能技术   362篇
自动化技术   1449篇
  2024年   350篇
  2023年   1215篇
  2022年   1215篇
  2021年   1491篇
  2020年   1451篇
  2019年   1463篇
  2018年   648篇
  2017年   1079篇
  2016年   1252篇
  2015年   1688篇
  2014年   3076篇
  2013年   2188篇
  2012年   2625篇
  2011年   2422篇
  2010年   2139篇
  2009年   2369篇
  2008年   2789篇
  2007年   2384篇
  2006年   2013篇
  2005年   2074篇
  2004年   1697篇
  2003年   1622篇
  2002年   1299篇
  2001年   1119篇
  2000年   956篇
  1999年   860篇
  1998年   749篇
  1997年   706篇
  1996年   651篇
  1995年   587篇
  1994年   565篇
  1993年   422篇
  1992年   467篇
  1991年   429篇
  1990年   408篇
  1989年   379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准确选择井下水文观测孔的位置,减少无效钻探工程量和时间,利用井下直流电法技术查明钻孔备选区域下方岩层的赋水性状况,综合分析直流电法勘探结论和水文地质等资料,科学确定水文观测孔的位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2.
对AP1000压水堆核电站安全壳贯穿件的非径向管板焊接接头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分析其超声检测工艺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建立统一的缺陷定位坐标系并结合被检构件的几何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推导得出了h值(缺陷回波最高点距套管外壁的距离)的计算方法。为超声检测对这类焊接接头缺陷的准确识别和定位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为解决这类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技术受限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3.
史雅欣 《中州煤炭》2020,(8):122-126
汾西矿务局水峪矿部分工作面现已面临带压开采问题,受下伏奥陶系灰岩水害影响,工作面安全回采过程中的防治水工作难度增加,尤其是带压开采工作面底板灰岩水的有效探测变得异常紧迫与重要。为了解决底板带压开采工作面富水区的探测问题,水峪矿引入了并行电透视技术,并对相应工作面进行了探测应用。并行电透视技术相对于传统音频电透视技术具有仪器智能化控制发射接收切换、一发射点并行对应多接收点、仪器智能快速高效跑极施工的3项技术优势,可体现应用现场施工高效、实际探测效果可靠的技术特点。经过对并行电透视技术及探测应用效果分析研究,证明该方法技术领先,现场施工高效,实际探测结果可靠,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34.
35.
地质特征认识对煤层气开发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在资源特征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发现煤层气相邻井的产量差异仍较大。排除工程因素后,通过选取8类地质参数,细致比对了保德区块低产井与邻井的参数特征,筛查出其关键因素为煤层微幅构造与顶板封盖条件,其中以微幅构造为主。据此,重新认识并划分出区块新的次生褶皱背斜单元、向斜单元和斜坡单元,获得了不同次生褶皱构造单元的开发特征。结果表明,高、低产井分布与次生褶皱背斜、向斜相关性高达92%。其中:高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背斜变化较缓、呈隆起状的“平台”,且煤层顶板以泥岩、碳质泥岩为主,封盖性较好;低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向斜,同一井台各井开发效果差异表现为从向斜条带轴部—向斜条带内—向斜条带外的煤层气井平均单井产量不断增加,到向斜轴部的距离大于向斜曲率半径73.5%的范围为主力产气区,小于向斜曲率半径40.0%范围为产水主力区。这对煤层气新井部署、生产管理、开发调整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栖霞—大柳行地区位于胶东中部栖霞—蓬莱金矿成矿带内,是胶东重要的金成矿区,成矿条件优越。为了对圈定靶区进行优选分类,通过对该区地质背景、找矿靶区评价、找矿靶区优选方面展开综合研究,并结合勘查工作程度和矿业权设置情况,划分出3类预测区,选定了5个靶区为今后优先部署勘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37.
基于电流的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s,MoM)和物理光学法(physical optics,PO)的混合算法是目前求解电中尺度和多尺度目标电磁散射和辐射的主要方法,在计算MoM区和PO区的耦合作用时需要对PO区域进行亮区判断.传统纯CPU亮区判断方法时间复杂度为O(N2),时间消耗随着面片数量N增加而急剧增大.文中通过GPU渲染功能及对深度缓冲区(zbuffer)的利用,对PO亮区判断过程进行加速,亮区消耗时间与面片数量无直接联系,在面片数量达到105数量级以上加速优势明显.将加速的MoM-PO混合方法应用于复杂目标与粗糙面的组合情况,对比多层快速多级子(multi level fastmultipole method,MLFMA)方法,相比于纯PO方法,获得较高的精度.相比于单一算法,混合算法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8.
39.
以平煤股份六矿北二进风石门软弱破碎巷道围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形态特征,研究侧压系数、内聚力与内摩擦角对塑性区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塑性区主要存在圆形、椭圆形、圆角矩形和蝶形4种分布形态,侧压系数、内聚力与内摩擦角共同影响塑性区的分布形态及其范围;内聚力与内摩擦角对圆形和椭圆形塑性区的影响较小,而蝶形塑性区对内聚力与内摩擦角非常敏感,主要表现为4个蝶叶随内聚力与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快速退化,蝶叶尺寸越大,蝶叶的退化速度越快;提高内聚力与内摩擦角在减小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的同时,可促使蝶形塑性区向圆角矩形转化。工程实践结果表明,以中空注浆锚索为核心的"锚网喷+全断面中空注浆锚索"分步联合巷道修复支护技术能够保持软弱破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保障巷道的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40.
李兆生 《山东煤炭科技》2015,(1):112-113,118
对2320隐蔽老火区首先通过灌注泥浆对火区进行治理,同时对部分裂隙通道进行堵漏,然后对泥浆不能到达的区域注入高倍数三相泡沫灭火材料泡沫,瞬间将火源处覆盖,火源因隔绝氧气而窒息灭火。三相泡沫具有良好的堆积性和流动性,对煤体具有保水保湿,惰化遗煤氧化空间,并能够对松散煤体进行化学阻化,从本质上降低遗煤自然氧化速率,消灭了隐蔽老火区的火灾隐患,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