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29篇
  免费   3475篇
  国内免费   1696篇
电工技术   3487篇
综合类   3533篇
化学工业   15542篇
金属工艺   1042篇
机械仪表   1923篇
建筑科学   4600篇
矿业工程   7050篇
能源动力   864篇
轻工业   5072篇
水利工程   1916篇
石油天然气   6130篇
武器工业   171篇
无线电   13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77篇
冶金工业   1795篇
原子能技术   724篇
自动化技术   1822篇
  2024年   470篇
  2023年   1844篇
  2022年   2019篇
  2021年   2047篇
  2020年   2037篇
  2019年   2284篇
  2018年   959篇
  2017年   1571篇
  2016年   1860篇
  2015年   2172篇
  2014年   4097篇
  2013年   3131篇
  2012年   3574篇
  2011年   3384篇
  2010年   2934篇
  2009年   2886篇
  2008年   2890篇
  2007年   2592篇
  2006年   2382篇
  2005年   2162篇
  2004年   2039篇
  2003年   1826篇
  2002年   1565篇
  2001年   1351篇
  2000年   1210篇
  1999年   956篇
  1998年   786篇
  1997年   755篇
  1996年   683篇
  1995年   622篇
  1994年   574篇
  1993年   483篇
  1992年   423篇
  1991年   376篇
  1990年   328篇
  1989年   302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将废弃物石莼与褐煤进行低温共热解,再将共热解半焦用KOH活化制备高性能活性炭材料,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碱炭比、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2个二次多元模型方程均具有极高的显著性,失拟项不显著,方程的确定性系数高。由模型得出理论最佳工艺条件为碱炭比2.95、活化时间59.09 min、活化温度812.9℃。活性炭吸附废水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方程。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电子技术》2020,(2):64-66
传统的通信网络传输系统性能较差,造成用户信息传输准确率较低等问题。为此,设计基于混合加密算法的通信网络密文防丢失传输系统。首先,在硬件平台搭建成功的基础上对加密终端的基带芯片进行选择,并将对称加密算法中的分组密码进行计算,建立RAS密码体制对传输系统进行混合加密,从而实现用户信息数据的防丢失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传输系统信息传输准确率与传统的通信网络传输系统相比具有明显提升,有效避免了用户重要数据信息的丢失。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烟气脱硫技术在烧结厂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活性炭的高温再生过程中,会形成单质S。单质S被洗涤时,会形成S胶体进入制酸废水。S胶体因具有强粘结性,若不去除,易导致设备堵塞。因此,需系统分析单质S的形态特征,并开发针对性的去除技术。本文采用Raman、FTIR等方法分析单质S的形态,利用浊度法分析S在废水中的变化特征。基于电荷中和的原理,利用S胶体与废旧活性炭粉的复合实现快速分离,S胶体去除率可达99%以上。新方法的应用避免了S胶体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和后续制酸系统,且分离后的活性炭粉复合物可返烧结做燃料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气勘探在Xt1井等取得重大突破,拓展了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但致密气储层含气性实验分析技术及评价相对薄弱。利用岩石纳米级样品制备装置和纳米吸附气提取装置,开展致密砂砾岩储层纳米吸附气提取、色谱检测条件及优化实验,确定了岩石纳米级样品最佳制样时间为20 min,纳米吸附气提取的最佳质量为20 g、时间为20 min、温度为80℃;气相色谱检测的最佳分析柱为OV-1填充柱,载气流速为40 mL/min,柱温50℃恒温0.5 min、以10℃/min升温到100℃恒温5 min,实验分析技术具有精确度高、快速等特点。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纳米吸附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总烃质量体积为233.21~10 487.38μL/kg,不同井纳米吸附气烃组分特征差别明显,致密气具有近源成藏特征,源岩发育区为致密气有利探区,与致密砂砾岩储层压裂试气结果一致性好,为致密气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勘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某石化公司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在大型化后,生产运行两年来先后遇到:细粉收集器D-117下料不畅、再生负荷低导致再生器操作困难、脱硫困难导致产品硫含量持续超标等问题;通过仔细分析各运行参数,最终将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各项问题逐一解决。  相似文献   
18.
《石油机械》2020,(7):19-24
为解决易漏失砂岩地层频发的井漏问题,采用巴西劈裂试验研究方法,测试不同粒径组合方式下防井漏材料对于井壁抗拉强度的强化效果。通过对比岩样孔喉尺寸和钻井液中防井漏材料的颗粒粒径,分析砂岩经不同粒径防井漏材料钻井液处理后的岩样抗拉强度测试结果,得到以下结论:相较于水润岩样的抗拉强度,防井漏材料明显起到强化井壁的效果,从而提高地层承压能力;未经粒径优化设计的防井漏材料有可能无法强化井壁,从而造成井漏问题无法缓解和钻井材料资源浪费等问题;钻井液中防井漏材料颗粒粒径范围越广,井壁强化效果越明显;若要达到最佳防井漏效果,使得地层承压能力最高,建议钻井液在进行防井漏材料粒径组合优化设计时,应考虑将防井漏材料的平均颗粒粒径约等于岩样平均孔喉尺寸。研究结果可为维持易漏失砂岩地层的井壁稳定、缩短非生产时间和安全高效钻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向健宇  茅靳丰  余南田 《建筑科学》2020,36(2):119-125,147
地下密闭空间发生火灾,危害极大。采取策略对密闭空间火场烟气进行净化,研制了新型火场消烟净化设备。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火源强度和节流强度下消烟设备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该设备对火场烟气降温、CO_2的净化效果显著。降温效果与火源强度、节流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温降百分比大约在40%到65%之间。比较出口温度和出口CO_2浓度,火源强度越大,人员安全性越低,过大的节流强度会导致CO_2的净化效果变差,增加人员危险性。最后提出了消烟净化设备的实际运行使用策略,研究结果为地下密闭空间防排烟系统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