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19篇
  免费   1393篇
  国内免费   971篇
电工技术   637篇
综合类   2207篇
化学工业   2661篇
金属工艺   1511篇
机械仪表   2348篇
建筑科学   2091篇
矿业工程   810篇
能源动力   600篇
轻工业   998篇
水利工程   791篇
石油天然气   1412篇
武器工业   290篇
无线电   10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75篇
冶金工业   650篇
原子能技术   361篇
自动化技术   149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505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411篇
  2017年   619篇
  2016年   685篇
  2015年   806篇
  2014年   1150篇
  2013年   1068篇
  2012年   1444篇
  2011年   1641篇
  2010年   1184篇
  2009年   1219篇
  2008年   1055篇
  2007年   1359篇
  2006年   1247篇
  2005年   1017篇
  2004年   860篇
  2003年   748篇
  2002年   588篇
  2001年   499篇
  2000年   399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82.
蒸汽热采条件下支撑剂性能评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蒸汽热采条件下,支撑剂处于比较苛刻的应力、温度、化学环境中,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除了与通常酸性环境中的闭合压力、支撑剂破碎率等因素有关外,还与蒸汽冷凝水和回采液碱蚀、高温所造成的物理化学变化有关.通过静、动态试验,研究和分析了在蒸汽热采条件下影响支撑剂性能的各种因素,同时给出了蒸汽热采稠油井水力压裂、压裂防砂支撑剂优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3.
本文通过实验并运用未确知数学的方法确定气体常数R,此法不仅给出R所在的区间,而且可根据可信度密度确定最可靠的R值  相似文献   
84.
重金属污染物动态吸附试验及数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泥沙动力学中Rouse等人用来研究泥沙浓度沿垂线分布的装置。对泥沙吸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了动态模拟。试验分有底泥和无底泥两种情况。研究中发现在Rouse装置的水力、泥沙条件下泥沙吸附重金属污染物达到平衡状态需要6小时以上,由极坐标下的重金属迁移转化数学模型方程,在本文具体试验条件下进行数值求解,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合良好,说明数学模型是正确合理的试验是可靠的。计算时依据室内静态试验结果,对动态  相似文献   
85.
低渗透挥发性油藏注烃类气驱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注烃类气驱实验研究,了解文留油田低渗透挥发性油藏注气开发的一般机理和开发特点。采用PVT分析方法分析地层流体的物理性质、注入溶剂的组份;通过细管实验研究地层流体同注入溶剂在130℃时的最小混相压力;长岩心驱替实验分析气驱、水驱、水气交替注气的采收率、压力的变化规律。细管实验研究表明,最小混相压力为47.1MPa,长岩心注天然气驱替实验表现出近混相的特征。天然气驱注气压力低,采收率高,适合于文南油田低渗透挥发性油藏。  相似文献   
86.
桌面式天线虚拟实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刚  谢慧  屈晓旭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0):264-265,268
将天线数值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构建一个桌面式天线虚拟实验系统,可以解决天线实验课开设成本高、场地受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87.
Human urine -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ored human urine had pH values of 8.9 and was composed of eight main ionic species (> 0.1 meq L–1), the cations Na, K, NH4, Ca and the anions, Cl, SO4, PO4 and HCO3. Nitrogen was mainly (> 90%) present as ammoniacal N, with ammonium bicarbonate being the dominant compound. Urea and urate decomposed during storag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urine samples were low compared with other organic fertilizers, but copper, mercury, nickel and zinc were 10–500 times higher in urine than in precipitation and surface waters. In a pot experiment with15N labelled human urine, higher gaseous losses and lower crop uptake (barley) of urine N than of labelled ammonium nitrate were found. Phosphorus present in urine was utilized at a higher rate than soluble phosphate, showing that urine P is at least as available to crops as soluble P fertilizers.  相似文献   
88.
低噪声GaAs FET和功率GaAs FET经中子辐射都未发生致命性的通或断失效,直流偏置伏态下,其失效模式仅仅表现为源漏饱和电流IDSS的退化降低,据此提出了IDSS退化失效与快中子注量φn之间的解析关键式lny=a+blnφ。  相似文献   
89.
A clean benchmark experiment on beryllium was performed with D-T neutrons at the FNS facility of the Japan Atomic Energy Agency. The main objective was to verify the integral data related to the tritium production on lithium isotopes. Tritium production rates, as well as activation reaction rates were measured inside the beryllium assembly that was shaped as a pseudo-cylindrical slab with an area-equivalent diameter of 628 mm and a thickness of 355 mm.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analyzed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Monte Carlo transport code MCNP-4C and FENDL/MC-2.0, JENDL-3.2/3.3 neutron transport libraries. Evaluation of reaction rates was based on the cross section data taken from the JENDL Dosimetry File and ENDF B-VI data libraries. Analysis shows that all calculation combinations (transport and activation cross section libraries) used for evaluation of reaction rates give data that is agreeable with measured values within 10%.  相似文献   
90.
石子和秸秆覆盖条件下降雨水量转化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利用蒸渗仪、TDR(时域反射仪)和翻斗式自计流量测定仪,对石子和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地下渗流过程进行了连续监测,并对不同下垫面条件下水量转化的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土壤表层的水分变异不大,而土壤深层的水分变异较大,这主要是由于覆盖降低了雨滴对土壤表层结构的破坏程度,以及石子在地表构建了许多个微型拦水坝,从而促进了土壤水分的快速下渗;(2)覆盖具有增加地下渗流的效果,特别是坡地上覆盖小石子在防止土壤侵蚀,增加地下渗流方面效果最为显著,地下渗流系数达到了37.44%;(3)小石子覆盖有利于山地降水资源的高效转化利用,其中在水平地上进行覆盖处理有助于降水资源的就地利用,而在“上覆土壤、下伏岩石”为结构特征的坡地上进行覆盖处理有助于坡地岩土界面渗流的产生,而从提高降水资源的异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