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86篇
电工技术   62篇
综合类   63篇
化学工业   77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87篇
建筑科学   145篇
矿业工程   27篇
能源动力   44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40篇
石油天然气   310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132篇
自动化技术   4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不同网络负载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对一种表驱动路由协议(DSDV)以及其中两种按需式路由协议(DSR和AODV)协议的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利用NS-2仿真软件,设计了基于不同网络负载的多组仿真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仿真.之后从分组投递率、时延和路由负荷三个性能指标参数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按需式路由协议DSR和AODV要优于基于表驱动的路由协议DSDV;在两种按需式路由协议之间,随着不同网络负载的加重,AODV协议比DSR协议的性能优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分析了造成不同协议之间性能差距的原因,针对AODV协议提出了今后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2.
标识T-网中同步距离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丽  吴哲辉  方欢 《计算机科学》2008,35(10):100-103
同步距离是刻画事件之间同步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定量分析手段.由于同步距离的求解不仅和网的结构特征有关系,而且和网的初始标识也存在关系,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很简洁易行的算法来求解一般Petri网的同步距离.然而,一些特殊的Petri网子类,如标识T-图、标识S-图的同步距离的计算已经有了较简洁的求解方法.对另一个Petri网子类--标识T-网给出了其同步距离的计算方法.标识T-网也可以直接通过网的结构和初始标识分布情况来得到变迁之间的同步距离,不需要考察网系统的运行,这就使得同步距离的求解简单易行.文中给出了相应的求解定理.  相似文献   
43.
通过分析数据源配置注册表数据库信息,给出了两种数据源自动配置的方法,包括数据源REG文件注册方法、数据源程序注册方法,从而解决数据库敷据源自动化配置问题,提高了数据库软件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44.
白平衡是照片处理过程中决定性的一步,它根据不同的光源消除色偏,确保原始的图像能够再现。现有白平衡算法中最为经典有效的有灰色世界法和RGB最大值法,它们都是在单光源的前提下进行白平衡处理的,可是很多情况下照片是在双光源或者混合光源的情况下拍摄的。因此,本文在研究单光源白平衡算法的基础上,直接对RAW格式的图片进行白平衡处理,提出了基于RAW格式的图像双光源白平衡算法。实验表明我们的算法能获得满意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DSR协议进行局部改进,提出有限半径内的洪泛与半径区域间依靠最短地理位置来选择最优下一跳中转节点的机制。改进后的协议减少了路由发现过程的开销和端到端分组传输的平均时延,更适合实时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46.
介绍联合信源信道算术码添加禁用符号的编码方法,以实例方式引入联合信源信道算术码的检错原理。综述联合信源信道算术码的检错时延分布、几何分布,分析各种解码方法、序列解码方法及其各种改进,研究基于有限状态机的解码方法与其他信道码构成的迭代式联合解码方法,并展望目前联合信源信道算术码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47.
张品  孙岩 《计算机工程》2011,37(17):55-57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的DSR协议——P-DSR.引入智能代理作为粒子,将求解Ad hoc网络的最优路由问题等效为0-1组合优化问题,将链路稳定因子作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适应值函数.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DSR协议相比,P-DSR协议具有较低的端到端时廷及较高的数据包投递率.  相似文献   
48.
This paper deals with an invers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a source term in the one-dimensional fractional ad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 (FADE) with a Dirichlet boundary condition on a finite domain, using final observ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shifted Grünwald formula, a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for the forward problem of the FADE is given, by means of which the source magnitude depending upon the space variable is reconstructed numerically by applying an optimal perturbation regularization algorithm. Numerical inversions with noisy data are carried out for the unknowns taking three functional forms: polynomials, trigonometric functions and index functions. The reconstru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version algorithm is efficient for the invers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source terms in a FADE, and the algorithm is also stable for additional data having random noises.  相似文献   
49.
A new approach for the source quantific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real air pollutant hourly concentrations of SO2, measured by three monitoring stations, during 9 h, around a group of three industrial sources. This inverse problem has been solved by coupling a direct model of diffusion (Pasquill’s Gaussian model) with a genetic algorithm, to search solutions leading to a minimum error between model outputs and measurements. The inversion performance depend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ind field and the configuration sources–receptors: good results are obtained when the monitoring stations are downwind from the sources, and in these cases,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emissions is retrieved, sometimes with less than 10% error for at least two sources; there are some configurations (wind direction versus source and receptor locations) which do not permit to restore emissions. The latter situations reveal the need to conceive a specific network of sensor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ource locations and the most frequent weather patterns.  相似文献   
50.
Although function points (FP) are considered superior to source lines of code (SLOC) for estimating software size and monitoring developer productivity, practitioners still commonly use SLOC. On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individuals who fill different roles on a development team, such as managers and developers, may perceive the benefits of FP differently. We conducted a survey to determine whether a perception gap exists between managers and developers for FP and SLOC across several desirable properties of software measures. Results suggest managers and developers perceive the benefits of FP differently and indicate that develop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benefits of using FP than manag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